↑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12 题,作图题 3 题,计算题 1 题,实验题 7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放大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家用普通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30℃ B.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56cm

    C.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 D.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

    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

    C.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医用“B超机” C.验钞机 D.夜视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位同学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游动,对此现象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人看见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人看见的水中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D.人看见的水中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正常的人眼,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一直变大

    D.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关于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D.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向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图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D.以甲火车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2 题
  1. 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___,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研究碘的升华现象,如图两种加热方式中应该选择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不选择另外一种方法的原因是:_____.(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碘的沸点为184.2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太阳光下看一张红纸,它呈现_____色,因为它只能反射_____光;将它置于只有绿色光源的屋子中时,它将呈现_____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铅笔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_____(选填“偏向”或“偏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铅笔的虚像在真实铅笔的_____(选填“上”或“下”)方,所以铅笔看起来向上“弯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1m,此时像的大小_____(变大/变小/不变)。如果该同学在岸边散步,此时他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正立/倒立)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个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在自制显微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水滴(相当于凸透镜)观察下方的黑色箭头(如图a),调节黑色箭头与水滴间的距离,使之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水滴透镜的焦距,此时可观察到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再用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作为目镜,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如图b),就会看到箭头更为放大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一束来自某物体的光经人眼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这个人是_____(选填 “近视眼”或“远视眼”)患者。需要用_____透镜矫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机械秒表的读数为_____s;电子秒表的读数为9min_____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G7145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南京

    镇江

    丹阳

    无锡

    苏州

    昆山

    上海

    到站时间

    17:12

    17:33

    18:00

    18:17

    18:29

    18:52

    发车时间

    16:52

    17:20

    17:35

    18:02

    18:19

    18:31

    里程/km

    64

    91

    175

    217

    253

    301

    (1)在17:33至17:40间,火车做_____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列车由丹阳驶往昆山的这段路中用时多少小时_____?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照射在长方形玻璃砖的左侧,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玻璃砖的光路.

    (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2100m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60s。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7 题
  1.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4

    96

    98

    98

    98

    98

    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_____℃,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_____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色的方格纸,玻璃板与桌面垂直;两个相同的棋子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白纸上,以A棋子为成像物体.

    (1)为了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可用手电筒对着_____(A/B)棋子照射;此外,采用茶色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将A棋子固定,小心地移动B棋子,直到与A棋子的像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个棋子在方格纸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3)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答:_____.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棋子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时屏上呈现最小极亮的一点,然后他开始实验:

    (1)先将蜡烛、_____和_____依次放在桌面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这是为了使像_____。

    (2)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_____cm至_____cm之间移动。光屏在其中的某一位置上会呈现出一个_____、_____的清晰的实像。

    (3)当烛焰离凸透镜15cm时,光屏应向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光屏在某一位置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

    (4)当蜡烛逐渐消耗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上升/下降)。如果要使像仍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上/下)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探究音调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

    (2)如图所示,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后,拨动钢尺,小华清晰地听到了钢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她逐步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中,小华的眼睛应该注意观察_____,耳朵应该注意聆听_____,小华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华本次实验探究的结论应该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E、F是两块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平面镜M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通过测量发现∠BON_____∠AON,若增大AO与镜面间的夹角,则反射角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让光线沿纸板F逆着B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E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_____方向射出,这一现象表明_____。

    (2)如图乙,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转折,不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在_____(同一 / 不同)平面内;此时,反射光_____(选填“依然存在”或“不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项被称作“可调式眼镜”(如图甲)的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不用通过眼科医生就可以矫正自己的视力.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液体,通过调节此液体的含量,镜片的形状会随之改变(如图乙所示,改变滑块的位置就可实现镜片形状的变化).

    (1)其实可调式眼镜的想法也是一种仿生学研究的成果,通过眼部肌肉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功能是______.

    A.帮助我们看清不同亮度的物体

    B.帮助我们看清不同颜色的物体

    C.帮助我们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D.帮助我们看清不同大小的物体

    (2)图丙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____(填“远视眼”或“近视眼”),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填“前”或“后”)方,此时如果用“可调式眼镜”加以矫正,应将滑块从中间逐渐向_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看清物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让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如图。

    (1)测量的原理是_____;

    (2)为防止下落时间太短,不便测量,应选择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或从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高度开始下落;

    (3)小明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时测量时间。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

    下落距离s/m

    下落时间t1/s

    下落时间t2/s

    下落时间t3/s

    下落时间平均值t/s

    ①_____

    1.80

    1.4

    1.6

    1.5

    ②_____

    ③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