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B.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C.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

    D.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取Na、Mg、Al三种金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若某碱性溶液的焰色呈黄色,则该溶液的溶质一定为NaOH

    D. 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1.5NA

    B.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4.0 g CH4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D.在含Al3+总数为NA的AlCl3溶液中,Cl-总数为3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用过量石灰乳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 Ca2++2OH-+SO2=CaSO3 ↓+ H2O

    B. 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2Mn2++5O2 ↑+8H2O

    C. 用铜做电极电解NaCl溶液:2C1—+2H2OH2↑+Cl2↑+2OH-

    D. 将 Fe2O3加入到 HI 溶液中:Fe2O3+ 6H+=2Fe3+ +3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Ba2+、Al3+、NO3—、Cl-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1 mol·L-1的溶液:Na+、Mg2+、Cl-、NO3—

    C.0.2 mol·L-1的NaNO3溶液:H+、Fe2+、SO42—、Cl-

    D.与Fe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K+、SO42—、C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水热法制备Fe(FeO2)2纳米颗粒的反应3Fe2++2S2O32-+O2+xOH-=Fe(FeO2)2+S4O62-+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每生成1molFe(FeO2)2转移4mol电子

    B.该反应中Fe2+和S2O32-都是还原剂

    C.3molFe2+被氧化时有1molO2被还原

    D.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x=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 g 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 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l13、Al14互为同位素

    B. Al13超原子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 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D. 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A.装置①: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

    B.装置②:用铜和稀硝酸制NO

    C.装置③: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D.装置④: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7.84 L的气体

    B.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 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

    D. 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 mol·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 原子半径:T>Q>R

    D. 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和强碱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特征。其中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重要举措之一。以下两种兴奋剂的结构分别为:

        

    ①利尿酸                       ②兴奋剂X

    则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尿酸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六个峰

    B.1 mol兴奋剂X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

    C.两种兴奋剂最多都能和含3molNaOH的溶液反应

    D.两种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不可能共平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是25℃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AgCl

    Ag2CrO4

    Ka或Ksp

    Ka=1.8×10﹣5

    Ka1=4.1×10﹣7

    Ka2=5.6×10﹣11

    Ksp=1.8×10﹣10

    Ksp=2.0×10﹣12

    A. 常温下,相同浓度①CH3COONH4 ②NH4HCO3 ③(NH4)2CO3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

    B. 向饱和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至溶液刚好为中性时,c(Na+)=2c(ClO﹣)+c(HClO)

    C. AgCl 易溶于氨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在氨水中的Ksp 大于水中的 Ksp

    D. 向浓度均为1×10﹣3mol•L﹣1的KCl 和K2CrO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1 的AgNO3溶液,CrO42﹣先形成沉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约等于1.11×10-5

    B.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D.当=3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2(g)与3.00molH2(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g)的平衡浓度如图所示.其中温度为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

    ①该反应的焓变△H__0.(填“>”或“<”)

    ②该反应在T1温度下5.00min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

    ③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______.

    (2)科学家采用质子高导电性的SCY陶瓷(可传递H+)实现了低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化学合成氨,其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3)已知某些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25℃)如表:

    弱电解质

    H2CO3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

    Ka1=4.30×10﹣7 Ka2=5.61×10﹣11

    Kb=1.77×10﹣5

    现有常温下0.1mol•L﹣1的(NH4)2CO3溶液,

    ①该溶液呈__性(填“酸”、“中”、“碱”),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NH4)2CO3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__.

    A.c(NH4+)>c(CO32﹣)>c(HCO3﹣)>c(NH3•H2O)

    B.c(NH4+)+c(H+)=c(HCO3﹣)+c(OH﹣)+c(CO32﹣)

    C.c(CO32﹣)+c(HCO3﹣)+c(H2CO3)=0.1mol/L

    D.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

    E.c(H+)+c(HCO3﹣)+c(H2CO3)=c(OH﹣)+c(NH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其中包含颗粒物(包括PM2.5在内)、氮氧化物(NOx)、CO、SO2等。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 -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 的ΔH=        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字母)

    a.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5,则平衡常数K=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3)一种用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如下图:

    ①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H2O和      (填化学式)。

    ②当消耗1 mol NH3和0.5 molO2时,除去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NO直接催化分解(生成N2和O2)也是一种脱硝途径。在不同条件下,NO的分解产物不同。在高压下,NO在40℃下分解生成两种化合物,反应物与生成物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比3: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若用稀硫酸,则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室实现“步骤Ⅰ”中分离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中应选用_____试剂调节溶液的pH(填字母编号).

    A.稀硝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高锰酸钾溶液    D.氨水

    (3)步骤Ⅳ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Ⅳ中,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9.5,c(Fe2+)=1×10﹣6 mol/L.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是否含有Fe(OH)2,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Fe(OH)2]=4.9×10﹣17).

    (6)欲测定硫铁矿矿渣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5.6 克样品,充分“酸溶”、“水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充分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至不再继续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至固体恒重,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4.2克,测得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已知:ICl的熔点为13.9℃,沸点为97.4℃,易水解,且能发生反应:ICl(l) + Cl2(g) == ICl3(l)。(图中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不能用装置F代替装置E,理由           

    (3)所制得的ICl中溶有少量ICl3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标号)。

    A.过滤    B.蒸发结晶    C.蒸馏     D.分液

    (4)用ICl的冰醋酸溶液测定某油脂的不饱和度。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为:

    ②ICl+KI=I2+KCl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实验1:将5.00g该油脂样品溶于四氯化碳后形成100mL溶液,从中取出十分之一,加入20mL某ICl的冰醋酸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加入足量KI溶液,生成的碘单质用a mol/L的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经平行实验,测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1mL。

    实验2(空白实验):不加油脂样品,其它操作步骤、所用试剂及用量与实验1完全相同,测得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2mL。

    ①滴定过程中可用         作指示剂。

    ②滴定过程中需要不断振荡,否则会导致V1       (填“偏大”或“偏小)。

    ③5.00g该油脂样品所消耗的ICl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此数据经换算即可求得该油脂的不饱和度。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