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1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据统计,998年至1126年,朝中显要官僚,武人出身仅占官僚总数百分之四点五,科举出身者则占总数百分之三十九点九。这说明宋代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B.尚武轻文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重文轻武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水稻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明作出的重要献、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A.北京人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岷江导江书禹,江流蹴山山为动、鸣呼守信豪杰,千年遗人犹语,”诗句赞誉的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刘秀 B.刘邦 C.刘备 D.刘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马陵之战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澶州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上海轮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此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洋务运动 D.公车上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百日维新后,新学之风既昌,民智渐开,风气渐开,已有不可压抑之势。”材料反映出变法

    A.提高军事水平 B.促进思想启蒙 C.推动经济发展 D.扩大对外交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最能体现“武汉是座英雄城市”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建国初期士地改革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开始于1950年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苹法》

    C.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观察下图,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深圳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开放昆明等内地城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新发展理念 D.构建开放型新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指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理概要》 D.《拿破仑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萨拉托加大捷 C.攻占巴士底狱 D.萨拉热窝事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重大变化。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材料表明

    A.贫富加剧 B.环境恶化 C.人口增长 D.人口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是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甘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13年后,美国的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汽车逐渐成为普通大众家庭的代步工具。其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 B.新材料的应用 C.流水线生产的使用 D.城市化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德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痛苦和屈辱的心理,造成“半个欧洲忧虑,半个欧洲仇恨。”这说明条约

    A.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B.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C.解决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D.播下复仇和战争的种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观察下列三幅农民起义示意图,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

    (1)三幅示意图是按起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2)在图1所示的起义中,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3)图2中的农民起义军在A处建立政权

    (4)图3中的农民起义军攻占B处,并将此作为都城。

    (5)示意图反映的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显示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人口的迁徙)

    材料一: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主要是指日耳曼人从公元4世纪末到6世纪来,持续20年之久向着罗马帝国境内的大规模迁徙。……民族大迁徙结束之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度墟上出现了十几个“蛮族”家。……民族大迁徙使古典的奴隶制社会形态一去不复返,人类历史由此进入一个更成熟的发展阶段--封建社会。

    ——摘编自张五钢《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

    (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族大迁徙”的影响。请列举一例典型的“蛮族”国家及其建立者。

    材料二:西晋永嚞年间,黄河流域广大人民……被迫大规模迁徙到江淮流域。这次南迁使泰汉以表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标志性事件。安史之乱使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战为重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笫一次达到均街。

    ——摘编纪录片《菱角观潮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上述两次迁徙的共同点。

    (近现代人口的迁徙)

    材料三:在世界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全球性的大规模的国际移民高潮,它是伴随着“地理大发现”,即欧洲人发现了以前不为他们所知的许多新土地而开始的。这个移民高湖几乎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同时进行的,它对于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有着重大的作用,“……(二十世纪初)由战争中断的移民浪潮又一度趋于高潮,但为时短暂,随着二十年代末期世界性经济危机冲击,新大陆各国纷纷采取立法措施、限制移民入坑,……(二十世纪中期)曾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是由于战争后果所造成的,如有150万被德国停虏和服苦役的人回归祖国……

    ——摘编自孙敬之郭振淮《试论战后世界人口迁徙和移动的若干特点》

    (3)文中提及的三次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其中的第一次迁徙有什么作用?

    材料四: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大多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

    (4)依据材料四分别指出近、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方向。比较文中“70年代”前后海外移民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社会原因。

    材料五: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和平与发展虽然是主律,但战争和冲突依然不断,带来后果是难民问题日趋尖锐,……时至今日,难民问题愈演愈烈,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茜《当今世界难民间题初探》

    (5)材料五中的“特殊迁徙”指什么?为此提出你的一例应对方法。

    (6)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人口迁徒的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观察下列图示,撰写历史短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从图示中任选六个方面的史实(各一例)对主题进行论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和认识

    (3)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6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