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30 题
  1. 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应当是

    A. 由闭关走向开放

    B. 由专制走向共和

    C. 由落后走向富强

    D. 由愚昧走向科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D.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礼记·乐记》云:“礼乐政刑,其极一也。”它表现在婚丧、祭祀等一系列活动上,要按规定的“礼仪”办事,等级不同的阶层所享受的“礼乐”待遇也是不同的。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

    B. 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

    C. 团结和凝聚家族亲情

    D. 稳定和巩固统治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观察下图,这是我国山东省出版发行的报纸。与此报纸的得名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神权与王权结合

    B. 中央集权制形成

    C.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 “家天下”局面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①中央和地方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马克斯·韦伯指出:“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俸禄与官职,因而使他们无法连成一气地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在他看来,该制度有利于

    ①公平公正选拔人才

    ②保证官员文化素养

    ③提高行政效率

    ④防止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如下图),这一制度的执行机构是

    ①六部

    ②门下省

    ③尚书省

    ④中书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宋代均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因而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 地方自治权利加强

    D. 地方管理日趋混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C. 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D.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些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这说明

    A. 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曾出现反弹

    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C. 国王违背法律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D. 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为英国政治制度机构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首相是政府首脑

    B. 国王是国家“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C.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首相

    D. 内阁全体成员对议会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该图的卡通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共和制

    B. 实行联邦制

    C. 推行两党制

    D. 确立三权分立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政治就是与魔鬼结盟,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由此看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与核心是

    A. 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B.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C.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革命的彻底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悲哀的是,《南京条约》仅仅意味着休战,而不是中英两国矛盾的彻底了结。这主要是因为

    A. 《南京条约》没有打开中国市场

    B. 中国人民顽强地抗击英国的侵略

    C. 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要求不断膨胀

    D. 清政府未能履行《南京条约》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且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䜣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 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 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 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D. 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A. 英军割占香港岛

    B.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D. 太平军进行北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面是一位同学历史课堂笔记所写的中国近代某一次战争的历史影响。据此推断这次战争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中法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鸦片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下面老照片记录的是1900年法国远征军经过卢沟桥的情景。它反映的历史事件中

    A. 英法联军大肆焚毁圆明园

    B. 清朝利用义和团对抗联军

    C.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被割让

    D. 中国逐步开始全民族抗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

    A. 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

    B. 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

    C. 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

    D. 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学者冯天瑜认为某一历史事件“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国民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种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

    A.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 保障三权分立制度

    C. 体现主权在民

    D. 制约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面为某校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制作的资料卡片。通过研读卡片,他们从中能得出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正确结论是

    A. 民众广泛参与

    B. 得到政府支持

    C. 上海首先发起

    D. 以学生为主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五四运动所体现的“更新的时代烙印”是指

    A. 首次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织领导

    C.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土墙上残留着革命时代的标语:“消灭新旧军阀战争!”“消灭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红旗飘扬高举起,白匪土豪大恐慌”。这种历史场景出现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歌颂了

    A. 八七会议

    B. 三湾改编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八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历史因素是

    ①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④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对下列1937-1945年期间丰子恺的漫画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表达了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谴责

    B. 寄托了对世界和平的愿望

    C. 展现了抗战胜利的喜悦

    D. 控诉了日本侵华的暴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

    B. 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

    C. 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

    D. 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言辞刀笔取人”的做法存在什么弊端?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的君主自此失去了它的专制色彩……然而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摘编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美国开国者们设计的这样一种精巧的制度安排,将政府内部的行为时时处于互相制约的状态之中,从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同时,政府时时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从而也确保了人民的权利。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有了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而在政府中,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又相互分立,彼此制约,约束政府的行为。这样,政府就不可以轻易的干涉甚至剥夺人民的权利,保护了人民的自由不受侵犯,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宣言》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力制衡机制不仅为美国政府的良好运转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也维护了美国开国之父们的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幸福的宗旨,保证了人民的天赋权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权力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材料二中“精巧的制度安排”指的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美两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有哪些基本特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摘编于《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确定这一主题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完善表格,在答题纸上写出其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领导

    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E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