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匮乏

    B.明清时期手工业技术落后

    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民营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进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

    C.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D.调节贵族与平民的经济纠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近代西方代议制实行直接民主制      B.美国总统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英强首相无权解散议会和重新选举   D.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选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内燃轨——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C.确立其在东亚的领等地位          D.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C.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D.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位学者评论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视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选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存在对旧义化的传承与创新       B.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83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以税代利”政策。大中型企业要求将其55%的利润交作税收,小企业则按照分成八个等级的税则表纳税,这样就切断了国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材料中的举措推动了

    A.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       D.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43年l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B.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概括材料一中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3分)

    材料二  1901年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据统计,到1901年全国兴办的各类学堂已有42444所。全国学生人数……到辛亥革命前夕,增至156万余人。……但新学堂讲授的科目主要是包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某些社会科学在内的“西学”。

    1900年全国留日学生不过百多人,l901年清政府令各省派游学后,留日学生激增,……到1906年前后,又增至8000余人。……新型知识分子群体视野开阔,不仅易于感受民族危机,产生强烈的救国责任感;而且易于感受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潮流,产生变革社会的自觉意识。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2)指出材料二中清政府推行的“新政”中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政策所产生的客观影响。(9分)

    材料三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材料四  1855年文官改革令在英国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择优取士的崭新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因而也是不列颠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起点。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5年英国实行文官制度的背景和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举制度的认识。(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2分)资产阶级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方针,反映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把货币看做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都强调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时,各国有不同的侧重点。西班牙和葡萄牙最重视控制金银的贸易。英国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重商主义政策最明显的体现是实行对外扩张,为此,政府进行商业战争和颁布一系列航海法令。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指出材料一中重商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国家在15—17世纪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实行重商主义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二  亚当·斯密基于自由放任的原则认为在国内经济生活方面的自由竞争和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自由贸易同样重要。……英国是19世纪最早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第一,19世纪60年代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国际贸易取得异乎寻常的增长。……第四,对殖民地的自由贸易政策损害了殖民地国家的利益。在欧洲与东方的贸易中,很多贸易条约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条件下签订的。……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原则和政策;并说明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6分)

    材抖三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3)指出材料三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4分)

    材料四  但是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钒恩斯主义一筹莫展。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的表现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6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从1939年下半年,共产党人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自己关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其中主要有1940年2月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纲领是:……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时代背景和目的。(6分)

    (2)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本题摘抄原文不得分)(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2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