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填空题 8 题,单选题 12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4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8 题
  1. 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___m  , 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其声带的_______产生,并通过_______传到学生耳朵里的;物理课上,老师让大家玩一个游戏,某同学说“猜猜我是谁?”,其他闭着眼的同学立即说出了他的名字,同学们是根据_______来辨别的;用抽气设备将真空罩内气体逐渐抽出,听到的罩内电铃发出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这是因为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丁烷,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利用纸锅烧水,可以将水加热到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原因: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也说明水的沸点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合而成,其中的红、_____、蓝为光的三原色.太阳光照射到蓝色的物理课本上,_______色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穿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灯丝的像,这是_____现象。这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若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当严寒即将来临时,为了预防果实结冰,果农会用水喷洒果树,请你解释这种做法的道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是小明估计的一些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本次考试所在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6.8℃

    D.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山的“倒影”

    B. 日食

    C. 汽车观后镜

    D. 雨后彩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改变杯内的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波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明戴上绿色镜片的眼镜看白纸,白纸变成了绿色,这是由于

    A.白纸反射绿色光

    B.绿色镜片只能让白纸反射光中的绿光透过

    C.白纸反射的光通过绿色镜片时,被染了绿色

    D.通过绿色镜片看一切颜色的物体都是绿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白屏上,屏上标出了三个区域,其中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的区域和能识别人民币真伪的区域应该是(  )

    A.区域①能升温,区域③能识币

    B.区域③能升温,区域①能识币

    C.区域②既能升温,又能识币

    D.区域①既能升温,又能识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升华

    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C.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汽化

    D.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蒸发后沸腾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条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现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反射光线转过(  )

    A.20° B.40° C.80° D.12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情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靠近平面镜

    D.眼睛看到的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也可成在光屏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图:

    (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______________)

    (3)图中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试完成光路。

    (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晃动;人们利用超声波钻孔机和切割机,对坚硬的玻璃、 宝石、陶瓷等进行加工.这些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2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 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_______________.

    (4)如图3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 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除了图示器材外,实验时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

    (2)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实验时小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 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__。

    (2)实验时,他应在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他再拿来一根与A完全一样的蜡烛C,放在B侧移动,可以让蜡烛C与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B完全重合,由此表明_______。

    (3)为了判断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他拿走蜡烛C,在B位置放置一张白纸,眼睛在____(填A或B)侧观察,根据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特点是否可靠,应进行多次实验,你认为下一步应该(_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_____(选填“A” 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得出数据如下表,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15°

    30°

    70°

    反射角

    15°

    30°

    70°

    (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此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甲图所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波长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如乙图所示,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并且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在同步地球卫星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每个角落。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产生振动,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______)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4)某一声波的波长为10m,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该声波的频率为_____Hz。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