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丝织业的规模扩大

    C. 生产部门分工细致

    D. 机器生产成为新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 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 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铁器使用

    B. 牛耕的使用

    C. 筒车的使用

    D. 水排的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

    A.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B. 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C. 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D.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

    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A. 对农民的控制

    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减轻农民负担

    D. 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的弊端

    B. 对外贸易无利可图

    C. “海禁”政策的恶果

    D. 国家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 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 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 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 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驱使庄户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使唤他们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 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 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C. 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

    D. 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北魏创立的均田制,隋朝到唐初一直沿用,这一制度旨在

    A. 确立土地私有制

    B. 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官僚地主的势力

    D. 杜绝土地兼并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这是一次国际贸易的巨大调整,是国际经济财富的转移……亚平宁半岛(意大利)诸城市迅速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城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区域集团化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个双面碑亭,其正面刻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下列与此相关的选项是

    A. 到达好望角   B. 发现美洲   C. 直达印度   D. 环球旅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

    A. 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B. 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D. 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5世纪欧洲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依靠香料,所以人们对香料需求量十分大,但利润丰富的香料贸易先被阿拉伯商人垄断,后被奥斯曼士耳其帝国阻断,于是,欧洲人开始焦躁不安了。这说明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动因是

    A. 扭转中西贸易逆差

    B. 打破土耳其帝国的垄断

    C. 重建开辟新的贸易通道

    D. 工业文明扩张的必然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

    B. 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

    C. 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D. 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

    A. 价格革命的发生

    B. 东方商品的输入

    C. 经济危机的爆发

    D. 资产阶级的剥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结合相关史实解读这番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亚非拉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 进一步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各大洲之间的经济交流已经取代了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据史学家考证,唐代来华传播“大秦景教”者屈指可数。元代来华的传教士人数较唐代虽有增加,但远不能与1552~1800年相比,这两个半世纪来华的著名的欧洲耶稣会士就达920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A. 我国古代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传教士是西方国家侵华的先锋

    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D. 古代中国理性地对待西方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威尼斯在14--15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16世纪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价格革命的影响

    B. 商业革命的影响

    C. 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D. 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C.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清史稿》记载了徽商捐赠白银给清王朝,清王朝则用“赐产”“入籍”“赐职”以及特许经营等方法予以回报的史实。可此可见,当时徽商的发展

    A. 加快了清朝统治的没落趋势

    B. 与清政府有相互借力的一面

    C. 表明清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D. 使商人与政府经济利益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 草市

    B. 夜市

    C. 晓市

    D. 街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圈地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593—1595年,西班牙国王三度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上限。这一政策出台主要是因为

    A. 西、葡两国殖民地争夺愈演愈烈

    B.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联系

    C. 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 荷兰日益成为海上贸易强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占据吕宋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白银输入量,梁方仲估计为1亿两。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著《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

    材料二  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美洲第一次被卷入了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規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

    ——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欧洲在“早期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经济“近代”性,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全球史”发展中的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回答中国近代主要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