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5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常说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其中有三千年与运河有关。

    中国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以运河的延伸长度而言,在秦代,运河已经连通了五大水系。曹魏时代,运河的北端已向北延伸至今河北省北部的滦河下游。隋唐时代,大运河全长约2300公里。元明清时代,运河全长2000余公里,如果将浙东运河计算在内,为世界之最。以运河维持时间之久而言,公元前5世纪开凿的邗沟运河,至今仍然是江淮之间的水运干道,历时2500余年。以运河工程之伟大和艰巨而言,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越岭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山东运河段,所经的地势是中间高,南北低,全线最多时建50余闸;又因水源缺乏,将沿运地区数百眼泉水,开挖明渠输送入运河,并建四大水库以供蓄泄。其工程之浩大、艰巨堪称世界运河工程之最。

    漕运制度成为我国秦朝以后历史上特有的国家基本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军事征伐和政治、经济交流的需要,出现了沟通南北的人工运河。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所建立的统一王朝占了我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作为全国的首都,大都建立在黄河流域。此后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和国防前线所需要的各种物资,都需要从经济重心地区缴纳、输送。因此,作为运送各种物资供应京师和边防的漕运制度,成为我国秦朝以后历史上特有的国家基本制度。漕运自产生之日起,便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经济活动,触及社会的许多领域,尤其是封建社会中期以后,漕运实则已经转变为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此外,漕运还起着十分积极的社会作用,诸如促进商品的流通,刺激商业城市区的繁荣,促进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加强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运河不仅仅是一种交通载体,还在客观上巩固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隋炀帝敕穿江南河,为的是加强中原与南方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巩固新建的统一政权。隋炀帝大业四年开永济渠至涿郡,将从全国征集来的兵员、军械、粮食及有关物资,集中运送于北方重镇涿郡,是为了保卫北方的边陲。唐代首都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唐朝人对运河的社会功能有不同看法。但认为运河对唐王朝的重要性却是一致的。明代永乐年间定都北平后,朝廷对其依赖更甚于前代。几乎江南所产的各种物品都通过大运河输送至京师。可见大运河是明代京师的生命线。清代对漕粮的需要超过历朝历代。

    自秦汉以来,中华文明能久盛不衰,没有统一巩固的政治局面和发展,是不行的。而这种局面的巩固和发展,运河曾起了很大的作用,故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厥功至伟。

    (摘编自邹逸麟《运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厥功至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邗沟运河开凿于公元前5世纪,历时久远;灵渠工程伟大艰巨,是世界上最早的越岭运河。

    B.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所建立的统一王朝,他们的首都,都建立在黄河流域。

    C.在历史不同时期,运河不仅是一种交通载体,还在客观上巩固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为了保卫北方的边陲隋炀帝大业四年开永济渠至涿郡,运送兵员粮食等至涿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运河的延伸、维持时间、工程伟大艰巨三方面论述中国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的独特地位。

    B.文章在论证清运制度成为我国秦朝以后历史上特有的国家基本制度时,运用了举例论证。

    C.文章举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的例子,为的是论证当时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联系十分紧密。

    D.文章从运河的独特地位、漕运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论证其对中华文明的功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明清时代的京杭大运河,从北京至杭州,将浙东运河计算在内,全长2000余公里,是世界之最。

    B.漕运是指用运河运送各种物资供应京师和边防等的制度,能促进商品的流通刺激商业城市区的繁荣等。

    C.自产生之日起,漕运便是一项经济活动,触及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同时也是统治者手中的调节器。

    D.自秦汉以来,运河对于我国统一的政治局面曾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能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心还处于发育期。作为父母,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习惯,合理区分。对不应当出现的错误行为,不能任其发展,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和榜样。再者,随着学科知识量的积累,孩子开始从单纯感性认知逐渐向理性思考过渡。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家长一定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要努力为其创设独立思考的环境空间,鼓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各自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互补作用,教育好孩子不仅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也是共同的目标。因此,双方应该是合作者。作为家长,在孩子求学期间,与孩子日常接触时间减少,更加有必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从不同方面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变化,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选自《让良好的家庭教育助推孩子走向成功》)

    材料二:

    学生认为家长最关注的方面

    (选自《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

    材料三:

    主持人: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开始了。各位老师怎么看?

    傅国亮: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不教而教,不学而学”。例如,父母带孩子上街,与路人相撞,父母是与人争执,还是与人谦让?父母虽然不是在“教”孩子如何为人处世,但已是“不教”而“教”。孩子在一旁仿佛心不在焉,已然“不学”而“学”。今后,孩子遇到类似事情,会效仿父母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孙云晓;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当今时代,社会变迁速度异常之快,不仅儿童面临着发展问题,成年人也面临着完善自我、迎接社会选择的挑战。

    主持人:那么,父母该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呢?

    朱永新:有几个元素是至关重要的,理想是成长之魂,阅读是成长之基,习惯是成长之本,敬业是成长之道,家庭是成长之源。

    傅国亮:家长的主体责任可以概括成八个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以科学的育儿观、成人观、成才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选自《家庭教育:父母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专家访谈录》)

    材料四:

    在尊重儿童权益方面,西方起步较早。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张美英主编的《当代未成年人法律译丛》介绍了德国、挪威、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更值得借鉴的是,瑞典颁布了《父亲法》对家庭教育具有直接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中国在1990年才签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并于1991年在本国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

    西方在家庭与独立两者之间更重视独立,而中国在家庭与独立之间更重视家庭。这实际上是两个极端,需要互补才能彼此受益。《家哲学》一书作者笑思博士认为,西方文化对个人独立性有很深的认识,创造了各种文化条件来满足其发展与实现。与此相反,大多数中国青少年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显然与父母的溺爱和包办代替密切相关。

    (选自《中西家庭教育比较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因为孩子的身心还处在发育期,其心智并不成熟。

    B.当下,大多数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他们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师生关系却不够在意。

    C.专家傅国亮认为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这说明父母与其对孩子进行说教,不如以身作则,用行为来影响孩子。

    D.在独立性与家庭之间,西方与中国对孩子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只有彻底改变当前家庭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真正独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虽然在孩子的成长方面目标一致,但其作用却不可互相替代,家长完全有必要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

    B.从材料二的调查来看,四年级与八年级的学生在认为家长最关注的方面上排位顺序,除兴趣爱好和特长一项外,其他方面基本变化不大。

    C.材料三通过专家访谈形式,从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以及父母与孩子需要共同成长等方面来解说现代家庭教育的特征。

    D.中国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起步虽较迟,但从1990年开始相继签约《儿童权利公约》和颁布法律,其力度比西方国家更大。

    3.根据材料,谈谈当前应从哪些方面加强我国家庭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土鸡蛋

    欧阳明

    何四不明白,母亲为啥突然心血来潮,养了两只鸡。

    母亲一直住在老家乡下,始终不愿进城,借口城里空气不好,其实是不想给他和弟弟增添负担,毕竟城里喝口水都要钱哩。

    母亲不进城,何四和弟弟就只得回去看她,何四的弟弟也在县城,做水果生意。

    以前,何四每月回去一次。弟弟忙,每月一次做不到,有时三个月,有时半年。后来,何四也做不到每月一次了。自从当上局长后,工作忙了,应酬的也多了,双体日弄得比上班还忙,很难再抽出时间。每当想到母亲经常孤零一个人,何四心里总是酸酸的。

    何四不想母亲养鸡。鸡是好动的家伙,桌上,椅子上,台上,四处乱飞,还拉屎,得时刻着赶。而母亲有骨质增生,腿脚不利索。何四担心母亲哪天万一不小心跌倒,就麻烦了。

    养来干啥呀,何四说。

    下蛋,你们从小就喜欢吃鸡蛋。母嘿嘿一笑。

    何四和弟弟喜欢吃鸡蛋,是小时候吃得太少。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穷,吃了上顿愁下顿,哪有粮来喂鸡。就算喂了,也就一两只,还是放任自流,让鸡自己去地里找吃的,所以下蛋少,少还不能自己吃,得拿去換煤油盐巴等。只有到了生日那天,母オ会煮一个鸡蛋给何四和弟弟。

    何四有几年都没吃鸡蛋了。不是不想,是不敢。

    何四想吃的是土鸡蛋,农村粮食喂的鸡下的那种。那种蛋,超市买不到。小区门口那些提着竹篮卖的,连人都和那些卖菜的一样,都是贩子假扮的,卖的自然也不是土鸡蛋,全是养鸡场的鸡下的。养鸡场的鸡,喂的全是加了激素的饲料,不补人,还害人。何四在乡下工作时,去过很多次养鸡场,知道那鸡是怎么喂的。

    要吃我们自己去买就是了,何四说。

    自己养的鸡下的蛋才放心,母亲说。

    找农民去买,何四回道。

    现在农民养鸡也喂饲料,吃了要得病的。母亲一脸认真的样子。

    何四知道,母亲决定要做的事,谁劝也没用,就不再说。回到城里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

    何四已经两月多没回去看望母亲了。一个周末,他正陪领导打牌,母来了电话。领导经常叫他打牌。

    四啊,忙吧?家里的鸡下蛋了,有空就回来拿点吧。母亲说。

    正在加班,等会说。何四怕领导怪,急忙挂了电语。

    又一个周末,星期六。领导又叫打牌,母亲又来了电话。

    四啊,今天回来不?我怕鸡蛋放坏了。母亲说。

    何四不好意思再让母亲催促。星期天,领导又叫打牌,他硬着头皮谎说母亲突发疾病,就赶了回去。母亲见到他,如看到阴雨连绵后的太阳,乐呵呵的。

    返城的时候,母亲给何四装了三十个鸡蛋。

    留些你吃吧。何四说。

    不用,鸡还会下的,吃完了记得回来拿。母亲说完,接着又补了一句,你瘦了,要多休息。

    一天,和弟弟在一起,无意中说起鸡蛋的事。

    我也每月回去拿三十个呀,弟弟说。

    是么?何四很惊讶。心想,两只鸡,每月能下那么多蛋吗?

    弟弟也很惊讶,说,是啊,哪有那么能下蛋的鸡?

    也许是粮食喂得多吧,何四说。

    春节的时候,何四和弟弟都回到了老家。老屋热闹起来,母亲忙里忙外,脸上始终挂着笑。

    听到动静,邻居秦二嫂也过来了,她招呼了何四和弟弟后,转头对母亲说,儿孙们都回来了,还要些鸡蛋不?我那儿还有。

    我自己有鸡下,要你的干哈?母亲的脸一下子拉长了,慌忙拉住秦二嫂,就往院坝外面拽。

    母亲在院坝外和泰二嫂说了好大一会儿话才回来。但脸上没了笑,看儿子们的眼神也变了,怯怯的,像做错了什么事。

    何四突然明白了母亲养鸡的用意,愧疚像洪水一样上涨,他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说,是我们做得不好,今后我们每月都回来看你。话刚出口,泪水就涌了出来。母亲直点头,急忙抬起衣去擦自己的眼睛。

    (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何四想吃土鸡蛋,但不放心,他认为市面上卖的鸡蛋吃了不养人还会害人,只有母亲养的鸡下的蛋吃了才最安全、最放心。

    B. 文中用插叙的手法叙述了何四与弟弟小时候家庭条件很差,只有在生日时才能吃上鸡蛋的事情,这也正是母亲要养鸡的原因。

    C. 文章善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但脸上没了笑,看儿子们的眼神也变了,怯怯的”,反映出母亲说谎话欺骗儿子后的自责懊悔。

    D. 小说中,邻居秦二嫂的出现使上文何四和弟弟对鸡蛋的来历的“疑问”得以解答,使小说情节有一定的波澜,避免了平铺直叙。

    2.小说中的何四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一段在结构上、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广少孤贫,亲执家苦。长大,随辈入郡为散吏。太守法雄之子真,从家来省其父。真颇知人。会岁终应举,雄敕真助其求才。雄因大会诸吏,真自于牖间密占察之,乃指广以白雄,遂察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旬月拜尚书郎,五迁尚书仆射。

    顺帝欲立皇后,而贵人有宠者四人,莫知所建,议欲探筹①,以神定选。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谏。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时,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限年四十以上,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广复与敞、虔上书驳之,帝不从。时,陈留郡缺职,尚书史敞等荐广。曰:“窃见尚书仆射胡广,谦虚温雅,博物洽闻,不矜其能,不伐其劳。陈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汉安元年,迁司徒。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诛,广与司徒韩演、司空孙朗坐不卫宫,皆减死一等,夺爵土,免为庶人。九年,复拜司徒。灵帝立,与太傅陈蕃参录尚书事,复封故国。以病自乞。会蕃被诛,代为太傅,总录如故。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谥文恭侯,拜家一人为郎中。故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皆缞绖殡位,自终及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熹平六年,灵帝思感旧德,乃图画广及太尉黄琼于省内,诏议郎蔡邕为其颂云。

    (选自《后汉书·胡广列传》)

    [注]探筹:用抽签方式决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B.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C.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D.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继母在堂/朝夕瞻省/傍无几杖/言不称老/及母卒/居丧尽哀/率礼无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

    B. 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C. 庶人,文中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古代也可用“黎首”“黔首”来泛指百姓。

    D. 谥,古代帝王、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广历经清苦,受到太守举荐。胡广少年丧父家中贫穷,后到郡里做散吏,太守法雄之子法真向父亲推举了胡广,于是胡广被推选为孝廉。

    B. 胡广极力劝谏,改变朝中决议。顺帝想立皇后,朝议决定用抽签方式来决定,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书劝谏,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C. 胡广护卫不力,被贬成为庶人。延熹二年,大将军梁冀被诛杀,胡广因平叛不力而获罪,免去死罪减罪一等,削除爵位土地,免为庶人。

    D. 胡广历经六帝,死后哀荣备至。胡广在公台任职三十余年,共侍奉六位皇帝,胡广死后,数百官员都穿丧服守在灵枢旁,直至下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见尚书仆射胡广,谦虚温雅,博物洽闻,不矜其能,不伐其劳。

    (2)广典机事十年,出为济阴太守,以举吏不实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至永乐文长老①院,文时卧病退院②

    苏轼

    愁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

    往事过年如昨日,此身未死得重论。

    老非怀土情相得,病不开堂道益尊。

    惟有孤栖旧时鹤,举头见客似长言。

    [注]①文长老,即蜀僧文及。②退院,病退不再主持禅院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听闻文长老生病,不顾一路辛劳,虽已三更,还前往探视,体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B. 颔联前句写一年之别,往事还历历在目;后句写回到眼前,言自己所幸未死,得以重温旧情。

    C. 颈联前句说他们友情很深,并非只因同怀乡土,而是因情投意合。这是否定一面以突出另一面。

    D. “病不开堂道益尊”是对文长老的赞美之词,说他虽然卧病不能开堂讲法,人们对他的称道却更多。

    2.梅圣俞评价本诗时认为尾联极妙。请简要赏析该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出高度自信,认为自己是人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3)陆游的《书愤》一诗中写自己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蜀相》一诗中写自己对诸葛亮的惋惜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浙江警方近日侦破史上最大规模的用户数据窃取案。黑产公司从电信运营商处非法截流、窃取30亿条用户个人信息,国内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均被波及。虽然盗取数据的黑产公司是窃取用户数据的________,但该起案件暴露出一贯对用户数据保护高度重视的电信运营商管理上的严重缺失,(     )。警方通过数据反查发现,电信运营商均未对具体项目进行必要的约束、监督,才让犯罪团伙________。

    通信行业专家陈志刚认为,作为保护用户信息更为基础和底层的一环,运营商有责任和义务加强与上下游的协同,强化内部业务的规范管理。否则,一旦有人打着正规合作的幌子,从运营商的网络获取各种用户行为数据和信息,运营商就会成为最薄弱的一环。

    此次事件,电信运营商再成________。当用户信息被盗时,直接的反应是找平台要说法,这使众多互联网平台在为网络黑产背黑锅中诚信受损。此次案件中存在严重疏漏的电信运营商,在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这件事上却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始作俑者    趁火打劫    众矢之的    倾巢出动

    B.始作俑者    有机可乘    过街老鼠    倾巢出动

    C.罪魁祸首    有机可乘    众矢之的    不遗余力

    D.罪魁祸首    趁火打劫    过街老鼠    不遗余力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公众对整个产业链诚信度的怀疑加重了

    B.加重了公众对整个产业链诚信度的怀疑

    C.公众更加怀疑整个产业链的诚信度

    D.整个产业链诚信度被公众严重怀疑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用户信息被盗时,直接的反应是找平台要说法,这使众多互联网平台为网络黑产背黑锅的诚信受损。

    B.当用户信息被盗时,直接的反应是找平台要说法,这使众多互联网平台为网络黑产背黑锅,诚信受损。

    C.信息被盗时,用户直接的反应是找平台要说法,这使众多互联网平台在为网络黑产背黑锅中受损诚信。

    D.信息被盗时,用户直接的反应是找平台要说法,这使众多互联网平台为网络黑产背黑锅,诚信受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缦(màn)立      逦迤(yǐ)      蜀山兀(wù)       辇(niǎn)车

    B.妃嫔(pín)      鼎铛(dàng)     囷囷(jūn)      剽(piāo)

    C.鬟(huán)      呕哑(yā)      锱(zī)铢      在庾(yù)

    D.椽(chuán)头   不霁(qí)      珠砾(lì)      横槛(jià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B.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D.亦足王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左,乃陷大泽中 B.项王军壁垓下

    C.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D.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   )

    A.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身七十余战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歌数阕,美人和之

    C.令诸君知天亡我           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马童面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梦想是什么?梦想是黑暗中的一盏灯,梦想是大海上的指南针----对于我们来说,梦想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心中有梦想,脚下才能有力量!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作文,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之外),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