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非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通过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研究者发现古希腊的神族谱系简单而清晰;古代中国的神族谱系则相对复杂而混乱。该差异主要反映了古代东西方

    A. 政治制度的巨大差异

    B. 中国更重视现实社会

    C. 民族文化与传统不同

    D. 古希腊历史更加悠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重农抑商政策的政治文化核心便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路,而现代的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民主的价值规范。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然提出了民为国之本,但却从未提及人民自身的政治权利。材料主要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A. 是现代政治和封建传统政治的根本区别

    B. 使民主的价值规范缺乏历史的积淀

    C. 对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D. 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10年:1978-1988年的探索试点阶段;1988-1998年在全国逐步推开和深化阶段;1998年开始实行的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住房保障制度阶段。在我国逐步推开和深化住房改革阶段,采取发展经济的举措有

    A.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公元前594年,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实行改革。”这反映了当时

    A. 民主政治的趋势

    B. 建立了工农联盟

    C. 贵族统治的动摇

    D. 民主政治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代英国国王财力不足,这在宫廷服饰上有明显的表现,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英国王室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展开

    B. 英国国教建立

    C. 君主立宪制确立

    D. 受到法国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这表明,在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发展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各国普遍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B.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两极格局解体后无障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世纪中后期,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很少种植棉花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在这些地区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 传统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三次事件所产生共同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 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成书于西汉中期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史记》关于秦朝历史的记载不够准确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D.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反映的是汉、唐时期不同地区设置的地方机构的数目,该表反映了

    A. 皇帝的个人意志影响到地方行政区划

    B. 国家对北方重视程度出现了下降趋势

    C. 经济重心的变化影响到地方机构设置

    D. 减少地方行政区数量是历史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同学在复习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时,为了线索清晰,将知识进行了整理。其中解放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 《论联合政府》

    B.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 《论持久战》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观察下图信息,最能准确体现箭头内涵所示的主题是

    A. 启蒙思想的传播

    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新航路的开辟

    D. 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文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文献是其中的代表

    《理想国》、《九章算术》、《十日谈》、《哈姆雷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论法的精神》、《共产党宣言》、《狂人日记》、《地质力学概论》

    请围绕“历史文献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部文献,提炼出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文献,以这四项文献的主要内容为材料,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文献选择完整、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广大群众要求下,我党应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

    在运动中及土地问题解决后,应注意巩固与发展农会和民兵,发展党的组织,培养提拔干部,改造区乡政权,并教育群众为保卫已得的土地和民主政权而斗争,为国家民主化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1946年5月6日)

    材料二:乡村中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这种情况,仍然是很严重的。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们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土地改革法草案第一条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6月14日)

    (1)材料一、二都涉及土地改革的重大政策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其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土地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做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国家对于主要农产品的收购和主要工业品的加工订货、大量收购,批发商的业务已经逐渐缩小。一九五三年下半年到现在,国家对粮食、油料、棉花、布匹实行了统购统销,对绝大部分工业品从出厂到零售,一般不让批发商掌握货源,这样,就使许多供不应求的商品避免了批发商的投机囤积。

    ——1955年7月《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材料二:全国已经有三千二百九十八个市镇先后实行了粮食定量供应制度。这些市镇包括大、中城市,各省县城和一些较大的集市.各地都有很多材料证明,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制度,不但可以节约粮食,而且能进一步保证粮食的合理供应。

    ——1955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统购统销”政策,并概括实行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第二天,苏维埃政权通过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建议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协约国拒绝了这一建议。1918年,苏俄同德奥集团签署《布列斯特合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协约国打着防止德国入侵和保护侨民利益的旗号,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1919年1月,巴黎和会向“俄国一切政治团体”发出呼吁:建议“俄国一切政治团体”各派3名代表,在战胜国的参与下举行谈判,签订停战协定和停止军事行动。2月,苏维埃政府在复文中指出:只要各资本主义国家停止资助俄国的反动势力,各自召回进入俄国领土的军队,俄国内战即可停止。但是巴黎和会仍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并剥夺了其参加巴黎和会的权利。直到1934年,在国际联盟各成员国的邀请下,苏联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重新回到世界政治舞台。凡尔赛体系封锁社会主义苏联的初衷和职能彻底破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协约国将苏俄排除出世界政治舞台的手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联盟接纳苏联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唐太宗十分重视对官吏的管理,以此营造廉洁的社会风气。唐太宗强调“廉洁兴国,贪奢丧邦”,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并要百官“深思此言”。唐太宗对魏徵的褒扬几乎家喻户晓。魏徵死后,唐太宗“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唐太宗思念魏徵,常常到凌烟阁去看他的画像,叹息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鉴矣!”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注重道德教化,并以身作则。他患有气疾,不适合住在潮湿的地方,但他却在隋朝比较阴潮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他多次对太子和大臣们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贞观十一年(637)颁行的《唐律》,根据唐太宗“按举不法,震肃权豪”的意志,制定了一些约束权豪恣意横行的刑律,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一份宝贵的法学遗产。

    因此,贞观年间统治集团成员一般都能做到洁身自好、清廉自重、勤俭自持,涌现出魏徵、马周、王珪等一批清官,上层人物几乎没发生过一件严重的贪污案件,并带动全社会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

    ——摘编自赵克尧、许道勋著《唐太宗传》

    (1)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整顿吏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整顿吏治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