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 控制农业生产区

    B. 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 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防止地方离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资治通鉴》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佣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安史之乱),所在赋敛,迫趣(促)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各立色吕,新故相仍,不知纪极,遂作两税法。上述材料表明两税法的设立

    A. 为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人

    B. 为缓解吏治腐败,减轻农民负担

    C. 为建立较为稳定的户籍和土地管理机制

    D. 保障农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 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认为,隋文帝开创了统一局面,又成功巩固了统一局面。隋文帝致力于提高儒学思想的地位,以维护统一。他认为治乱世必须用法,同时吸取了北周武帝灭佛引起的百姓反感,倡导乐善好施。这体现了隋文帝

    A. 以儒学作为维护统一的意识形态

    B. 厉行节俭,减轻百姓负担

    C. 轻摇薄赋,与民休息

    D. 注重发挥混合意识形态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罗马征服歧视和虐待被征服的凯尔特人,于是强烈的不满弥漫于被征服者全境,统治阶级中有些人已经开始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完善是由于

    A. 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B. 统治阶级对民众权利的关注

    C. 被征服者的不满与抗争

    D. 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公司达272个,资本达117434500元。主要以面粉业和纺织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最快。上述变化说明

    A. 此时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来力量制约明显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D. 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经济欠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力量和智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新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借鉴。下列现象与材料相符的是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伏尔泰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是投向耶稣会和一切宗教迷信的一把利剑,因此中国就成为他猛烈地、不倦地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他怀着极大的热情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伦理道德。材料表明启蒙思想家

    A.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更有适用性

    B. 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曲解中国文化

    C. 借助中华优秀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D.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深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市场经济要求由独立、明确的所有权,否则无法进入市场交换并获得收益。17世纪,一系列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独立的所有权,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1624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专利保护条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社会

    A.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产权意识和专利意识增强

    C. 公司制管理模式的确立

    D. 试图扩张世界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于2018年11月3o日去世,他创造了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记录,退休后的26年间,布什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下列现象发生在布什任期内的是

    A. 受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B. 美国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新纪录

    C. 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在纽约会晤

    D. 美国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得I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即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冰山原则”这种手法

    A. 寓含着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

    B. 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批判

    C. 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

    D. 彰显了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学特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愚蠢的时代,也是智慧的时代”。这一观点描述的社会现象是

    A.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B.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C. 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

    D.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花是中国所认识的最古老疾病之一。16世纪下半叶,人痘接种开始在长江中下游施行;18世纪时,一位痘医声称:“中土高贵之家的子女80%都经过人痘接种”。这一时期,政府通过惠民药局等向贫民提供医疗帮助的传统最终消失,施方上的慈善家组织起施医局,给一方乡里提供药品和医疗照顾。中国人对隔离检疫缺乏兴趣,道学家宣称:当一个人冒着被传染的危险留下来照顾病人时,表现出来的道德力量会使疫气不敢近身。17-18世纪,天花对英国的侵袭程度增强。与腺鼠疫的长期斗争使英国人懂得检疫和隔离的价值,各地建立了用于隔离天花病人的传染病院。在理性化思潮的刺激下,一批具有社会良知的中产阶级涌现出来,由私人慈善组织资助的门诊医院和小诊所相继问世,致力于提升公共卫生水平。1760年以后,由君士坦丁堡传入的人疽接种技术在罗伯特・萨顿的革新下变得更加简化、安全,得到广泛接受。18世纪90年代,杰出科学家爱德华・居纳开始推介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落并通过广东传入中国,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天花发病率仍高达200/10万。

    ——摘编自(美)肯尼思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英两国在应对天花时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相对于中国的有效应对措施,并简析其施行的历史背景。

    (3)英国的应对方式对当代中国的流行病防治工作有哪些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I: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晋统治者将江南贵族当作比自己低一等的阶层来对待;而与皇家一同南下的官僚垄断了中央政府要职,个人的仕途也完全由门第决定;与当地居民的“黄籍”相区别,南渡北民的户籍被称为“白籍”,他们拥有的土地被免去租税。掌握兵权的刘裕参与朝政后,将白籍编入本地户籍,对之前“置身于国家权力之外的土地和人民课以税役”。之后挥师北上,占领洛阳、进遇长安,但故都的荒废景象最终促使他放弃北伐、回师篡晋建宋。之后,他表面上尊重贵族的既得利益,原样保留了曹魏以来设立的顾问机构“中书”。但又任命寒士担任其属官中书舍人,将他们召入宫中谋划政治上的机密事宜,再将决定传达给中书长官加以实施。宋在统治了六十年后被大臣萧道成所灭。

    ——摘编自(日)宫崎市定《中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裕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曾担任晚清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同治十二年,母亲去世,他回籍丁忧,一些官员如曹国荃、丁日昌、高心燮等人均先后向他赠银,他认为受之有愧,坚决不要;对侄辈、侄孙辈严格管教,家中子弟之事,从不请托他人,教导子弟认真做人、谨慎为官,注意操守;刑部主事朱寿锗因受麟被人告发,革职永不叙用,朱氏有恩于翁家,求翁帮忙,翁同龢认为不能因私害公,让朱氏认真反省,好好做人。

    ——《翁同龢:一位清廉的政治家》

    材料二  翁同龢和李鸿章有隙,翁为清流派领袖,李鸿章则为后党重臣,翁、李之争是同、光年间党争的重要体现。翁同龢六十年为官,终其一生所涉重大事件,有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莱的冤假错案,为晚清中国法制体系自我完善之典范;有支持盛宣怀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康梁等维浙主张亦皆由翁氏极力向光绪推荐,又密奏光绪“教育为自强之本,未可遇阻,使天下寒心”,复亲自起草成立京师大学堂的奏章,主张度除科举,开经济特科,采纳康有为等汰冗员、停捐纳、修则例、裁绿营、练新军、办学堂、荐人才、修铁路、开银行等十二遗新政,自是打开晚清政改新局面,翁本人更代光绪拟《明定国是诏》,是诏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撤开戊戌变法一页。

    (1)根据材料一,概括翁同龢被称为“廉洁政治家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思考翁、李党争的实质是什么?归纳翁同龢为光绪年间社会变革的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7年,全国财政支出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教育支出30259亿、社保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4600亿元,毫无悬念地成为“前三甲”。

    材料能够反映我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趋势,原因分析须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