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4 题,单选题 12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材料:梅汝璈出生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小山村,大学就读于清华大学,后来又到美国留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法学博士。1946年5月至1948年12月,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他向前来采访的记者慷慨吐露心迹:“审判日本战犯是人道正义的胜利,我有幸受国人之托,作为庄严国际法庭的法官,决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那些扰乱世界、残害中国的战争元凶逃脱法网。”当得知法庭把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立即对这一安排提出强烈抗议:“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因为他的据理力争,终于为国家争取到了应该有的座位。为了伸张正义,梅汝璈在审判过程中大量公布了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证据,例如在南京大屠杀中就用了砍头、挖心、剖腹、碾压、水溺、火烧、砍去四肢等令人发指的暴行,经过激烈的争辨,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梅汝璈参加的东京审判异常艰难,不论如何努力,还是有很多罪恶累累的日本战犯逃脱了法网,这让梅汝璈异常气愤和无奈,回到祖国后他拒绝国际上的全部邀请。

    ——摘编自廉颖婷《东京审判法官梅汝璈的家国情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汝璈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东京审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汝璈在东京审判中的贡献及审判艰难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两汉地域辽阔,行政官员众多,汉代帝王对巡视监察高度重视,亲自出巡是帝王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统治者临时派遣使臣到地方巡视检查工作,也是汉代巡视制度类型之一。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撤销了原有的监察御史,将全国划分十三个监察区(部),各部设立刺史。刺史品秩约为中下等县令,虽为六百石小官,但根据《六条问事》相关规定,刺史的主要监察对象是地方官中的二千石官员。除纠察地方豪强是否为非作歹之外,刺史的主要职责是巡察二千石官吏中鱼肉百姓、司法不公、任人唯亲、勾结豪强等不法行为,然后上报中央处分。在巡视方式上,刺史一方面受理吏民日常举报,另一方面也定期巡视所管辖的监察区。在完善中央巡视制度的同时,郡、县、乡各级政府的巡视制度也逐步确立起来。

    ——摘编自田振洪《汉代巡视制度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巡视制度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两代农耕在西北推广,黄河两岸的草地被清除。为满足都城的木材需要,温带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使黄河河床升高,不时泛滥。汉朝时,黄河每9-16年决堤一次,到了唐朝后期变成了10年一次,北宋中期3.6年一次。12世纪后期黄河改道更是常见。在清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压力迫使人们在黄河中游重新开垦脆弱的黄土地,导致黄河南河道每1.89年出现一班灾情。而在其他领域,利益驱使对资源的掠夺也愈演愈烈。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明清时期,伐木出售成为大宗买卖。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荷兰殖民者的到来,鹿皮成为出口商品,致使鹿在台湾南部基本绝迹。

    ——摘编自(英)伊懋可《大象的退却——部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美国西进运动之后,人们纷纷移民开发西部土地,在干旱丰干旱的草原地区使用先进的犁地工具开垦耕地,让原本缺水的西部更加干旱,生态环境也是加脆弱。此外,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也疏于管理。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修建对枕木的需求教增,大量森林被砍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19世纪末1亿英亩土地被虚弃。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19世纪束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开辟,矿产、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规划管理,联邦政府开始认识到林业资源的重要经济价值,制定出相关法律制度,承担起对其保护开发的主要责任。第二次环保高潮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期间设立农业调整管理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夸在一起,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破环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概括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正当独裁者们兴凤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之下摆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意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和平主义还另有其他根源,这在法国最为明显。……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是要节省人力。如果发生战争,法国人希望主要是在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马奇诺防线内进行战斗。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认识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和平主义”思潮产生的后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1222年成立时,只有宗教法、民法、医学三种科目。1399年帕多瓦大学分化为两所大学:UniversitasIuristarum (主要教授民法、宗教法和神学)和 Un iversitas ARtistarum(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神学不再占据统治地位

    B. 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C. 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

    D. 人文精神开始勃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58年4月,当英法联军抵达天津时,咸丰帝为准备出面的交涉人员制订了“详尽”外交方略:对俄表示和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告,对英严词诘问。这说明当时

    A. 俄美为获取利益而支持清廷

    B. 英国极力对华进行侵略

    C. 清政府对列强缺乏清醒认识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的工业和电器工业,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生活日用必需物品,经济部“随时分别种类地域,直接经营之”。这一规定意在

    A. 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强化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局面

    D. 消除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此举意在

    A. 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

    B. 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

    C. 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

    D. 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宋孝宗年间,有大臣上书指出:临安府风俗,“(民)效异方之习”,“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奏请禁之惩之。这一奏议折射出当时

    A. 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 民族文化交融增强

    C. 中原文化影响扩大

    D. 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60年前后,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情况下,其他国家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来获得足够的美元;而美元的持续性流出,又势必削弱并危及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特里芬两难”实际上说明

    A. 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不能动摇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美国长期外贸逆差

    C. 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合实际

    D.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有利于货币体系稳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 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

    A. 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B. 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

    C. 主张维护礼乐制度

    D. 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传统解决民事纠纷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出现后,才扮演法官角色。但到了明清,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A. 古代中国法制意识淡薄

    B. 社会发展提升法律的作用

    C. 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理念

    D. 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54年1月1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在电报里开列了10种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二)1918年苏俄宪法;(三)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四)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五)法国1946年宪法。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订

    A. 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

    B. 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

    C. 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D. 主要受社会主义宪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不满土地、债务、政治权利等问题,集体撤离罗马城。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保民官的设立

    A. 取代了元老院的权力

    B. 体现了贵族与平民政治平等

    C. 促进了共和政体发展

    D. 推动了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一幅苏联海报。列宁身旁左右是农民和工人,举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帜。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

    A. 苏维埃政权巩固

    B. 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

    C. 农业集体化完成

    D. 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是大清银行1910年设计的“大龙票”  图二是中国银行1912年设计的“黄帝票”。

        票面上人物是摄政王载沣         票面上的人物是轩辕黄帝图案

    内容是八旗劲旅、金汤永固图案        内容是园林凉亭、纪念碑亭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