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小作文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天津大学“样式雷”研究专家王其亨教授说:“大量清代的皇家建筑,包括对世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国林建筑,都和‘样式雷’的名字相关联。可以这样说,我国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单位,有五分之一是‘样式雷’世家的建筑作品,这在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因此,世称半部清代建筑史系由“样式雷”建筑世家谱写而成,当不为过。

    曾经有人认为,中国没有所谓的科学建筑,中国系建筑缺少规划,主要凭借工匠的丰富经验。但实际上,“样式雷”家族,以及他们亲手设计流传的烫样却能很好地证明,那种说法才是“不科学”。

    烫样是“样式雷”最有特点的工艺,是他们的一种创造。在施工前,作为建筑设计师的 “样式雷”需要先进行平面设计,画出建筑草图——图样,图样上有亭台楼阁、庭院山石的样貌,也有桥梁、水流的布局走向。图样经皇帝认可后,为了让皇族更直观地看到建筑建成后的样子,“样式雷”家族成员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用草纸板、秫秸、油蜡和木料等材料加工制作出建筑模型,其形象生动逼真。因制作工艺中有一道熨烫工序,故称烫样。

    虽然烫样只是小样,但它像一个立体的微缩景观,极为精致,各种构件可以灵活拆卸使用。内部的彩画、家具样式、梁架结构也都按照精确的比例进行复制,使建筑布局和空间形象一目了然。这些部件既可以组合,又可以随意拆分,各个建筑细部有所联系又不失独立。烫样还附加各种建筑数据,大多数能与实际建筑遗存的实物相对应,十分精致。

    现保存在国家图书馆及故宫博物院等处的“样式雷”图样包括投影透视图、正面图、侧面图、平面图、旋转图、等高线图等类型。此外,“样式雷”图档还存有现场活计图,体现了建筑施工的系统程序,而且图样中由于经纬格网而采用确定的模数、标记相关的高程数据、推敲建筑平面布局、安排竖向设计的“平格”网绘制方式,类似于现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原理及其运用,凸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卓越智慧及别具一格的建筑工程图科学绘制方法。

    “样式雷”图档不仅有大量的设计图纸,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字档案,包括随工日记、家信、略节、旨意档和司谕档等内容。随工日记多是反映建筑工程进展的,几乎每天都有翔实的记述。家信从多个侧面记录了“样式雷”的真实生活,略节多提以汇报为目的,简要叙述建筑工程、勘察、测量等事的折单或整理汇总折单的簿册。旨意档和司谕档是样式房保存的帝后谕旨和内务府的指令。“样式雷”文档也是今人研究“样式雷”世家和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文献资料。

    “样式雷”建筑图档形神兼备,不仅是表达其建筑设计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其设计思想的手段,更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图学空间思维融形象性与数理逻辑性有机统一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在世界建筑史乃至世界图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堪称华夏建筑意匠的历史绝响。

    (取材于网络)

    材料二

    “法天象地”“紫薇金銮”的故宫以及“天国地方”“崇天祭祖”的天坛等建筑始建于明代,“样式雷”对此只是有补充、改造、完善之功绩。原真的“样式雷”建筑范例,最重要的是园林与陵寝建筑。圆明园、颐和园、景山、天坛、北海、中南海,乃至北京城外的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这些至今仍在造福人民、多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设计,皆出自雷氏之手。

    “样式雷”设计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充分显示了皇家园林移天缩地在君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灿烂”、因地制宜的园林构想。

    颐和园地处北京西北郊,自古有瓮山、西湖、清漪园等自然景致。“样式雷”利用原有的山水地形、地貌,大胆地进行整合改造,开挖水沟,疏通水系,使得园区水流绕山麓而转,变瓮山为万寿山、化西湖为昆明湖,再连接北麓开挖后湖,使得整个水系与山体形山环水绕的有机整体,同时又自然分成万寿山东部宫室景区、万寿山前山前湖景区、万寿山后山后湖景区、昆明湖与南湖及后湖景区等四个组成部分。颐和园以昆明湖大面积“虚”的浩瀚湖面水景,环绕衬托万寿山小面积的“实”的山体建筑,再将远处西山的景色巧妙地借入园区。颐和园以自然山水景致为主体以人工造景为辅助综合而成的皇家园林,气势恢弘地呈现出山明水秀的自然生态美。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这里峰峦起伏、沟壑城精。“样式雷”充分用地形设计修建相应的建筑物以突出峰峦沟壑的突兀之美。避暑山庄的东部是平原,平原的南部是大大小小的湖泊。“样式雷”在平原区修建万树园,在这里可以进行赛马、摔跤、骑射、篝火、痛饮、欢歌等草原救歌式的活动。“样式雷”在湖泊区修建桥、亭、榭、舟楫等玲珑剔透的小木作建筑来强化水域灵动的活力,并将江南水多的建构形式融化其中。山岳、平原、湖泊错落之美交相辉映,并自然成趣。这种趣味相较于颐和园的雅致,则是呈现一种自然天成的粗犷、豪迈、苍劲的野趣之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言极是。

    相形之下,圆明园没有颐和园、避暑山庄那样的自然山水条件,得在地势低洼的平地造园,“样式雷”匠心独运地充分利用低洼多泉水的地质资源开凿出占全园一半以上面积的水域,聚而构成西面的后湖、东部的福海,散漫成为蜿蜒流畅的溪流,回环萦绕,将整个园区组成完整而错综复杂的水系。圆明园以水作为中心和主体,将全园分成40余处洲渚岛屿,各洲渚岛屿相应地设置汇聚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建筑、山石、树木、花草、禽兽等活化物。乾隆皇帝为40美景欣然题名赋诗。此外尚有增建的近10处园林风景群以及长春园、绮春园也分别修建了二三十处风景群。可惜这些美景均因八国联军火烧而成废墟。

    这样的诗情画意的意境,诚如美学家叶郎所言:“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建筑园林艺术中得到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的内涵,在建筑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门类艺术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从而也更为容易把握。”“样式雷”设计的建筑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取材于网络)

    1.下列对材料一中第③④两段“烫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烫样是“样式雷”创造的一种最有特点的建筑类工艺品。

    B. 烫样是按照比例缩小加工制作出的形象逼真的建筑模型。

    C. 烫样清楚显示建筑布局和空间形象,像精致的微缩景观。

    D. 烫样附加的建筑数据大多与实际建筑遗存的实物相对应。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清代“样式雷”家族200多年间主持的皇家建筑设计,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B. “样式雷”家族的设计证明中国建筑并非凭借工匠的丰富经验,而是有规划的科学建筑。

    C. “样式雷”全部图档资料凸现了中国古代别具一格的建筑工程图科学绘制方法。

    D. 大量的设计图纸和各种文档是研究“样式雷”世家及清代皇家建筑的重要文献资料。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清代的雷姓建筑设计世家因为多年主持皇家建筑而被誉称为“样式雷”。

    B. 为了得到皇帝的认可,“样式雷”制作了生动精致的建筑模型——烫样。

    C. 存世的各类视图程序图及数据等体现了“样式雷”建筑设计的卓越智慧。

    D. “样式雷”建筑图档以其科学性享誉世界,是华夏建筑意匠的历史绝响。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形神兼备:指形貌和神情同时具备。

    B. 绝无仅有:形容极其少有,非常珍贵。

    C. 玲珑剔透:形容结构新奇,大气美观。

    D.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样式雷”家族的宫殿、皇家园林及陵寝等最重要的建筑范例,多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B. 颐和园山环水绕,气势恢弘,以自然山水景致为主体呈现出山明水秀的自然生态美。

    C. 修建避暑山庄,“样式雷”因地制宜,在峰峦沟壑处、平原区、湖泊区有着不同的设计。

    D. 圆明园是平地造园,利用低洼多泉水的地质资源开凿出一个以水为主体的美丽园林。

    6.根据材料二,下列设计理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故宫的建筑设计体现“法天象地”“紫薇金銮”,天坛的建筑设计体现“天圆地方”“崇天祭祖”,强调天人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B. 颐和园以昆明湖大面积“虚”的浩瀚湖面水景,环绕衬托万寿山小面积的“实”的山体建筑,再将远处西山景色巧妙地借入园区。

    C. 避暑山庄在湖泊区则修建桥、亭、榭、舟楫等玲珑剔透的小木作建筑来强化水域灵动的活力,并将江南水乡的建构形式融化其中。

    D. 圆明园以水为中心和主体,将全园分成40余处洲渚岛屿,并相应设置汇聚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建筑、山石、树木、禽兽等活化物。

    7.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了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而研究“样式雷”的材料有哪些?

    ②从建筑史学、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角度,说明“样式雷”这一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穿多少条巷子才能到家

    ①巷子既是小城的表现形式,也是它的真实内容。

    ②在这座小城镇的末端,我心怀忐忑地走进巷子,像走进古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的弥诺斯迷宫。巷子都是有了些年纪的,名字以两字居多,文巷,武巷,米巷,夏巷,吴巷,像是以某户人家的姓而拟名。巷子里的人三三两两从黄昏走进去,走进夜晚,又从黎明里走出来。

    ③我只是小城慕名过客中的一个,和巷子有过几日之欢。从小城的地图看,你会以为自己在看一幅蜻蜓飞舞图。那些密密麻麻,弯弯曲曲,重重叠叠,又杂乱不堪的十字,丁字,回字,凹字,凸字,令你眼花缭乱。它们各自代表的只是巷子。

    ④女孩年轻,活泼,十分快乐地跳跃在前面,不时回过头与我说话。她说,巷子有多长,回家的路有多远。不是吗?她带着我闲适地行走,随时随地地走进一条巷子,又随时随地地走出一条巷子。这里宽的巷子,一辆东风汽车能驶过还绰绰有余,窄的,仅容一人侧身穿过。多年以前的青砖、大块麻石堆砌成巷子的路和两边的墙壁。墙壁直平而且高,在窄小的巷子,视觉上的误导,能高到目力尽头那片泛白的天空。

    ⑤小城居民的家就隐藏在巷子的某个地方。深色的,两扇大木门,打开,是另一条巷子。关上,是一户有欢乐与忧伤的人家。木门的大铁门环,在几辈人众多时光的打磨下,亮。亮是形容它的唯一词汇。你把五个手指搭在门环里,像是搭着冥冥中神的臂膀,能感受到的是沧桑与重量。你此时举重若轻,扣动门环的动作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上演。环在木门脸上烙下一个深深的酒窝。酒窝里盛得下时间,醉倒门里门外的人。

    ⑥夜晚的巷子,万籁俱寂。静谧如一张刻薄的宣纸,一点墨,能浸透纸里纸外,能蔓延至纸的角落。对于每一个初次站在其中的人,心中布满惊恐,不敢挪动微小的身体,连脚步也是轻,轻到无声。其实是害怕重,害怕捅破那张纸。巷子在夜里晃动,入眠,醒来,又晃动。女孩说,巷子没有睡眠。那巷子只有“晃动”存在。晃动着一双温柔祥和的眼睛,像一只内存无限大的电子眼,记录着从巷子进进出出的人们的喜怒哀乐与一切生活言语。

    ⑦巷子还是风的归宿地。风像是一个撒开脚丫子奔跑的少年,有着初生牛犊的疯劲儿,撞,撞在墙上,撞在木门上。一切都那般严密,找不到钻的缝,就只有跑。巷路上人的情绪,纸片,树叶和偶尔的一只塑料袋被轻轻卷起,旋转上升,高不过巷子的墙。又轻轻撂下,跑不出巷子曲折的路。

    ⑧在巷子的第二天午后,阳光在巷子里时隐时现。在一条巷子与另一条接头的拐弯处,我们遇到一位推着手推车的老头,硬长方形纸盒很深,不会轻易看见里面的东西。车上立着一块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红漆木牌,写着“张氏姜糖”四个遒劲的魏碑字,一看就知道字是有来头的,老头咧开嘴,一口牙齿清晰整齐,保养极好。他笑了,递给我四包纸袋装好的姜糖,又从我手中接过一块钱。

    ⑨姜糖有上百年历史的,这老头一家人就是吃着姜糖活在世上的。女孩说。

    ⑩老头就是这张氏的后人,而他家里只剩下一个很小时因高烧变傻的儿子,妻子因病早逝。家传手艺到这一代是戛然而止还是另授外人这个问题扑朔迷离。这些当然是后来听说的。我所见到的是姜糖一锅一锅熬出来,每天只有一锅,然后卖掉。张老头就推着一锅姜糖,绕着巷子转,即使卖完了他也还习惯转,转到天暮回家。

    ⑪老头推车在前面,我们不远不近地尾随。他喊着“姜——糖——,张氏姜糖——”朝巷子的另一头走去,他走得慢,我们也很慢。他叫卖的声音顺着巷子的路和墙爬,爬到更广袤的空气里,爬到午睡醒来肚子空泛了的耳里。不时有一张门,几张门同时打开,钻出一个小脑袋或者是中年妇女梳着发髻的头,走过来唤一声“张爷爷”或“张叔”,然后拿着纸袋喜滋滋地走进了门,互相说话的声音,清脆地击破巷子的沉静,带来片刻生机和活力。

    ⑫女孩点点头,缓缓又说,这巷子里其实藏着许多有手艺的人有绝活的人。

    ⑬诸多手艺人我未能见识,但在小城的角落里能目睹他们的痕迹。镂空雕花的木窗,一方蜡染的布,一幅悬挂厅堂的书画,一对刺绣的鞋垫甚至一双草鞋。它们淡然地守候在小城安排好的位置,空气里游荡着手艺人的影子。还说那张老头,叫唤着转悠着,刚刚在这条巷子分手,隔支烟功夫又逢在另个巷口。这些巷子四通八达而又独立,有自己的名字和方位。张老头是在巷子里长大的变老的,巷子的故事里躲藏着他的一生。他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在巷子里穿梭,到底他一生穿过多少条巷子无人计数,包括自己。他的家也在一张木门里,有浓厚的姜糖散发的甜味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他呼出和吸入的空气里有着姜糖的气味。他的傻儿子在这种味道里流着涎水,无所事事地摆弄所有能到手的物什。那模样让人理解“津津有味”这个词。有时候他难得开心地走在老父亲身后,嘿嘿嘿地望着买姜糖的妇女小孩笑。巷子里多了另一种生命状态的人的声音。傻少年没读过一天学,但他对巷子的熟悉令人惊讶。还有众多人与事物的关系,他能缓慢地清楚表达,像是数着自己的手指。在他眼中,巷子是欢乐场,是他亲自布下的迷宫,是一个陪伴他阅历生命的处所。少年不像老人容易见到,他说不定躲在你身边的某个角落里趁你思想溜差时冒现,又从你面前渐渐走远,消失在巷子尽头,融进另一条巷子。

    ⑭张老头有些蹒跚的身影,还有傻少年一摇一晃走路的模样,在这个我离开巷子的晚上,在几盏淡黄的灯火里浮现,打湿我的情感。

    ⑮在这座小城里,巷子,老人,少年是浑然一体的,互不突出互不影响,是原生态的存在。

    ⑯生命悄无声息地在巷子里延续,可没有人能说出这样一个答案,穿多少条巷子才能到家?

    (取材于沈念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或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你眼花缭乱               眼花缭乱:错综纷繁,令人头晕目眩

    B. 你此时举重若轻              重:指厚重的历史文化

    C. 这个问题扑朔迷离             扑朔迷离:事情复杂,不易看清结果

    D. 生命悄无声息地在巷子里延续      悄:读作“qiǎo”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巷子既是小城的表现形式,也是它的真实内容,见证了小城的沧桑历史,记录着小城人的喜怒哀乐。

    B. 巷子里到处充满了手艺人的痕迹,这是巷子的特有文化,如今,这些传统文化痕迹正在巷子里消失。

    C. 张老头是巷子里普通居民的代表,他的生活状态充分地表现出小城人对巷子的无限热爱与深情依赖。

    D. 我慕名而来,近距离接触小城的日常生活,领略了它浓郁的文化气息,被它的原生态存在深深感动。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的画线语句。

    4.作者在结尾说“穿过多少条巷子才能回家”。请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5.在傻少年心中巷子“是一个陪伴他阅历生命的处所”。我们读过的名著中的人物,也大多会有个“陪伴他阅历生命的处所”。请从《边城》《呐喊》《老人与海》这几部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陪伴他阅历生命的处所”是什么样的,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1)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取材于《国语·楚语》)

    (2)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貳,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貳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取材于《左传》)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顺道其欲恶      欲:喜好

    B. 有不虞之备      虞:预料

    C. 夫诸侯之贿      贿:贿赂

    D. 无亦是务乎      务:致力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未尝为宝         范宣子为政下

    B. 楚之所宝者       则子之家坏

    C. 以叙百物         恕思以明德

    D. 何宝之焉         将焉用贿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简子鸣玉以相

    赵简子主持礼仪,他的佩玉叮当作响

    B. 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

    因成天阿谀奉承而失信于敝国国君

    C. 是以远至迩安

    因此远方诸侯来归附,近邻诸侯能安心

    D. 而谓子‘浚我以生’乎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

    ②宣子说,乃轻币

    5.下列与子产“德,国家之基也”一句所体现的思想,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B. 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C.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D. 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6.请分别概括王孙圉与子产的观点,并选取其中一人的观点,结合现实,谈谈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以问句形式开篇,意谓: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

    B.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这一句是对首联中“节物”的具体描绘。

    C. “包羞”一词表明了诗人羞于过这种食厚禄但却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

    D. “鹿车”喻回归田园,诗人以此“贤者避世”之想表现对权贵的蔑视。

    2.下列诗句对景色的描写手法与本诗颔联最相似的一项是

    A.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B.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

    C.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D. 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晏几道《鹧鸪天》)

    3.《文公语录》写道“欧阳公文字好者,只是靠实而有条理也”,“有条理”也是本诗的突出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对这一特点作简要阐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等几句对归耕后生活的描写,极尽铺排能事。

    ②《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见到秦伯后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门见山,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

    ③陆游的《书愤》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仍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志向。

    ④《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作了形象化的表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教育家魏书生曾妙解“人”字。他说,只有两划,一撇一捺。一撇代表长处,一捺代表短处。它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字上部合并,下部分叉。它告诉我们:人生之路有岔道,有的通向光明,有的通向黑暗,有的通向成功,有的通向失败。“人”字形状告诉我们,人的一生既有上坡路,也有下坡路,不会总在高点上。“人”字一撇一捺还可以表示要相互扶助,相互支持……

    请你任选一个汉字(“人”字除外)写一段“妙解”的话。要求:适度想象,合理解说。

    ②从下面《红楼梦》名言警句中任选三句写一段话。要求:主题明确,语意连贯。

    A.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E.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F.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③“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请你从成岗、刘思扬,孙少平、田晓霞等《红岩》《平凡的世界》青年人中任选一人或几人为材料,写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小诗或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于文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唐代王维的“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一句,写出了春天扑面而来的生机活力,一如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