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范仲淹直抒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慷慨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千百年来传诵不断的励志名言,均可推许为古代“国士”情操与境界的代表作。他们反映出中国古代“国士”

    A. 励志入世救民

    B. 批判重利轻义

    C. 固守儒学传统

    D. 倡行经世致用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说:“人的发现,便是敢于尽量地生活着,敢于丰富地生活着。宇宙的发现,却是智识的加添和科学及地理上的种种发现,它们大抵也是人的发现的效果。”材料意在强调

    A. 智者运动的意义

    B. 文艺复兴的意义

    C. 宗教改革的意义

    D. 启蒙运动的意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

    B. 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史记》记载:商代自中丁以后,废嫡而立其他弟子,“弟子或争相代位”,商朝出现了九世之乱,同时也出现了“诸侯莫朝”的局面。这从侧面说明

    A. 商未注重对嫡长子才德的培养   B. 商朝王位继承未形成固定制度

    C. 嫡长子继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社会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的著作是

    A. 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D.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学家黄克武认为,对于中国传统下思索解决专制问题的士大夫来说,(清末民初)西方民主制度的传入,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制度来实现固有的“民本论”、“上下一体”与“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可队让中国重返有如三代之盛世。材料说明

    A.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民主思想

    B. 晚清立宪人士敢于构想一种崭新的制度

    C. 国人接纳西方民主有传统渊源

    D. 明清进步思潮与西方民主思想本质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西方学者认为自然现象应该是统一的,如法拉弟认为既然电能生磁,磁就极可能生电,沿着这一思路探索,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新的能源。而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天人合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的阶段,妨碍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这说明妨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是

    A. 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B. 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

    C.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D.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周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礼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朝丞相李斯在峄山的纪功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攻战日作,流血於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秦朝实行

    A. 三公九卿制

    B. 郡县制

    C. 什伍连坐制

    D. 焚书坑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宋时期,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宰相通过,加盖印章,方能成为一道合法的诏令而生效,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会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主要说明了

    A. 科举制使得官僚参政水平提高

    B. 君主失去了独裁地位

    C. 三省体制主观上是为了限制君权

    D. 最高决策程序的制度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科教兴国    C.启动“希望工程”   D. 尊师重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晚期,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信息时代

    D. 知识经济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源自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作品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使画面辉煌瑰丽,其名称是

    A. 《播种者》   B. 《泉》

    C. 《拾穗者》   D. 《自由引导人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集中批判的是

    A. 专制主义

    B. 人文主义

    C. 霸权主义

    D. 理性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物理学理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这一物理学理论是

    A. 量子论

    B. 相对论

    C. 经典力学理论

    D. 电磁感应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句歌词表达了广大华人热爱祖国的共同心声。“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是在

    A.鸦片战争以后      B.辛亥革命以后 

    C.新文化运动以后     D.新中国成立以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思想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含义一致的是

    A. 三民主义

    B. 新民主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D. 凯恩斯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其特点是

    A. 想象瑰丽,手法夸张

    B. 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C. 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

    D. 推崇理性,歌颂君主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这一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是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

    C. 《渔光曲》

    D. 《风云儿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到:”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以此文的发表为开端的运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维新变法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83年《申报》记载:“上海为通商大埠,西人之处此者最多,华人类多效其所为……至于坐马车、登轮舟,华人亦皆以为乐,甚至雪茄之烟衔于口中,弹子之房游于暇日,大餐之馆座客常满,左手持叉右手执刀,以恣大嚼者,皆华人也。……酒则香饼(槟)、茶则加非(咖啡),日用之物皆以一洋字者为佳。”这反映出

    A.物质生活方面“以洋为尚”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百姓物质生活普遍西化

    D.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作用》-文中强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据此可知,此时的毛泽东十分重视

    A. 执政党的思想建设

    B.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党的群众路线思想

    D. 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学者郭廷以谈到宋明理学时,提出一观点:宋代一反汉唐之道,遂由动态转入静态,由开放转入封闭。……南渡之后,朝不保夕,而观念不变,益讲求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的向里工夫,必须做到“存天理,灭人欲”,才算是道统,也是治统。郭廷以认为宋明理学发展的原因是

    A. 社会环境

    B. 汉唐教训

    C. 政权变迁

    D. 锁国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24年,林语堂走出北京的哈德门(即崇文门),过了护城河,就觉得“立刻退化一千年”。这种感觉折射出

    A. 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

    B. 城市化进程下的城乡鸿沟

    C. 中华文明只延续于乡间

    D. 新文化运动走不出北京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53《中山靖王传》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汉初分封诸侯王给西汉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赏识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2: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请回答:

    (1)材料1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

    (3)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

    (2)材料二体现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