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4 题,材料作文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反对“一把手”领导事必躬亲,并不是说就可以当________,美其名曰“无为而治”。有的________,上项目怕被人怀疑,搞改革怕惹是非,该管的事情不管,该负的责任不负,当起了________的“公堂木偶”。不管怎么“伪装”和“铺陈”,都丝毫掩盖不了这种行为敷衍塞责的实质。当“班长”就要敢担当,怕担当就不要当“班长”。

    A. 后台老板  滥竽充数  明哲保身

    B. 甩手掌柜  滥竽充数  独善其身

    C. 后台老板  尸位素餐  独善其身

    D. 甩手掌柜  尸位素餐  明哲保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 除夕全家人围坐一桌,作为高三学生的小李端起热茶说:“我进步不大,大家还得海涵。”

    B. 2018年表彰大会,某公司经理激动地说:“今年,承蒙我们的努力,公司走上了快车道”

    C.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男生宿舍管理报告》,及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 诗词协会第一次活动时,刚毕业的大学生说:“今天群贤毕至,我忝列其中,重在学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两条平行直线般的友谊,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B. 父子之间争执不休,父亲撂下一句“我这辈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便拂袖而去。

    C. 参加完运动会,他很疲劳,睡了一晚就觉得身体里碎屑卷成的疲倦都给睡眠熨平了。

    D. 夏夜月光照不到的黑处,几星萤火飞来飞去,忽明忽暗,如同孩童的眼睛眨呀眨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生活的教科书决不像学校的课本那样单纯,它教人成长的方式往往是严酷的。生活往往是不平衡的,它常常让人丧失一些最宝贵的支撑。但生活又往往是平衡的﹣﹣当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后,说不定又有新的东西从另外的地方弥补。

    A. 生活的教科书教人的东西较真实

    B. 学校的课本的内容不利于人成长

    C. 失去和弥补对成长有特别的意义

    D. 生活常常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博望坡出奇制胜,以九千人马击退夏侯惇的十万大军,使得对他冷眼旁观的关羽、张飞不得不刮目相看。

    B. 《边城》中写到的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过年,尤其“端午节”是小说发展的主要时间线索,篇幅占作品的大部分。

    C. “这交易划得来”是葛朗台的口头禅,“幸福在天上”是葛朗台的遗言,“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是葛朗台的遗言。

    D. 《老人与海》中老人长时间没捕到鱼时,曾对自己产生怀疑“我不再有好运了”,却用“谁知道呢,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啊”鼓励自己。

    E. 《茶馆》第三幕中常四爷、王利发、秦仲义三人一起回忆过去,秦仲义感叹自己做了一辈子顺民后发出了无奈的惨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前历试卷自序

    [明]艾南英

    余以童试受知于李养白先生,为诸生者二十年,试于乡闱者七年,饩于二十人中者,十有四年。于是先后应试之文,积若干卷……乃取而寿之梓,而序所以梓之之意曰:

    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旧制,诸生取其士什之一而校之,名为观风。予又以懒慢成癖,辄不与试。

    试之日,衙鼓三通,虽冰霜冻结,诸生露立门外,督学衣绯坐堂上,灯烛闱炉,轻暖自如,诸生解衣露立,听郡县有司唱名,以次立甬道。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诸生什伯为群,数百人夹坐,汗流浃背。虽设有供茶吏,然卒不敢饮,饮必朱钤其牍,疑以为弊,文虽工,降一等。盖受困于寒暑者如此。

    既就席命题,一以教官宣读,便短视者,一书牌上,吏执而下巡,便重听者。而予目短视,不能咫尺。必屏气询旁舍生,问所目,诸生无敢仰视、四顾、离立倚语者。有则又朱钤其牍,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用是腰脊拘困,虽溲溺不得自由,盖所以絷其手足便利者又如此。

    比阅卷,大率督学以一人阅数千人之文。文有平奇虚实,烦简浓淡之异,而督学之好尚亦如之。取必于一流之材,则虽宿学不能以无恐。高下既定,督学复衣绯坐堂上,诸生俯行,以次至几案前,跪而受教,噤不放发声,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而予七试七挫,改弦易辙,智尽能索。而予以积学二十余年,无所不究,始则为秦汉子、史之文,而闱中目之为野;改而从震泽、毗陵成弘先正之体,而闱中又目之为老,无所不习,而顾不得与空疏庸腐、稚拙鄙陋者为伍。每一念至,欲弃举业不事,杜门著书,考古今治乱兴衰以自见于世。而又念不能为逸民以终老。嗟乎,备尝诸生之苦,未有若予者也。

    古之君子,有所成就,则必追原其敭历勤苦之状,以自警上。予虽事无所成就,试卷然皆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况数先生者,又皆今世名人巨公,予以一日之艺,附弟子之列。语有之:知己重于感恩。今有人于此,衣我以文绣,食人以稻粱,以其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又有存知己之感,此试卷之所为刻也。若敷科闱中所试,则世皆以成败论人,不欲尘世人之耳目,又类好自表见,形主司短长,放匿之。终不能忘其姓名。騊儿五岁,能读书,且使騊儿读而鉴,鉴而为诡遇之文以逢时,无学乃父之拙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序所以梓之之意曰       梓:刻板

    B. 诸生取其士什之一而校之     校:考察

    C. 而闱中又目之为老         老:陈旧

    D. 食人以稻粱             食:喂养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勤奋刻苦好学的艾南英曾经受知于李养白先生,但举业不顺,为诸生、试于乡闱多年。

    B. 无论是学习、考试、看题、阅卷,作者都深切感受到艰难,生理、心理上都饱受折磨。

    C. 作者七试七挫,于是决定改弦易辙,杜门著书,避世隐居终老一生研究古今治乱兴衰。

    D. 文章写了作者举业路上的见闻感受,有苦痛有不安,更有不满,让儿子不学自己之拙。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遇天暑酷烈,督学轻绮荫凉,诸生什伯为群,数百人夹坐,汗流浃背。

    ②当是时,其面不可以语妻孥,盖所为拘牵文法以困折其气者又如此。

    4.以作者为代表的诸生的生活和学习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所以舞法曲大曲者,必须以指尖应节,俟拍然后转步,欲合均数故也。法曲之拍,与大曲相类,每片不同,其声字疾徐,拍以应之。如大曲降黄龙、花十六,当用十六拍。前衮、中衮,六字一拍。要停声待拍,取气轻巧。煞衮则三字一拍,盖其曲将终也。至曲尾数句使声字悠扬有不忍绝响之意似余音绕梁为佳惟法曲散序无拍,至歌头始拍。若唱法曲大曲慢曲,当以手拍,缠令则用拍板。

    (节选自张炎《词源》)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中国古代音乐中,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    、商、角、      

    3.根据材料概括舞曲者、唱曲者应学会的技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利州南渡①

    温 庭 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1.诗句中未出现“渡”,实则每联皆与“渡”有关,请简要分析。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泉香而酒洌,_______,杂然而前陈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4)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_______,无则加勉。(朱熹《集注》)

    (7)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论语•子路》)

    (8)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_______。(《孟子•尽心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一座很像大脑的建筑

    毕淑敏

    瑞士歌德大殿,据称是一座很像大脑的建筑。我当过医生,知道人类大脑的解剖,想不通一个冰冷建筑,何以比拟大脑?有脑积液?有脑沟回?有神经中枢和网状纤维?

    人们多以为这座建筑,得名于歌德。其实他老人家根本不知道大殿的存在。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生卒年是1749年8月28日到1832年3月22日,活了83岁。大殿完工于1928年,不但距歌德逝世96年,就连大殿的设计者﹣﹣鲁道夫•斯坦纳先生,也已去世多年。

    1882年,21岁的斯坦纳,意气风发地编写了一本关于歌德科学研究内容的《歌德科学》。歌德成为斯坦纳建构自我世界的精神导师,他想修建一座建筑,向自己引路人致敬。

    斯坦纳的建筑哲学被称为“有机建筑”,它包括硬结构、心理氛围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之活动诸方面。歌德大殿的不规则外形,特立独行的外立面,惊世骇俗。这里至今还是斯坦纳一手创立的人智学工作总部。

    迈上台阶,人们鱼贯地从大殿敞开的“嘴巴”进入其内。它的外形,完全模拟人类头骨框架。正确地讲,是一具剔掉了所有皮肤肌肉和筋膜的头骷髅。

    大殿匀称分为左右两部分,在相应比例位置,有代表人类眼睛耳朵的空洞,装饰成窗户。大殿毫不隐晦地象征﹣﹣我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巨型人头。人一旦进入,瞬间被它吞咽,进入神秘怪诞的世界。

    这个奇异造型以强烈震慑感,完全摧毁了人们对于庄严殿堂的常识。不过进入之后,并不恐怖。它内部雄伟坚实,布局规整,让被吞咽进来的人们,不由自主安静下来。扑面而来的色调,是温馨的粉色鹅黄等暖色(模拟人的口腔和咽喉粘膜吗?),灯光柔和地面雅洁,十分宜人(口腔卫生很不错啊)。

    我在世界各地,凡看到建筑物,都要尝试判定它的方位。不过依山傍水的外国建筑,常常端不端正不正,歌德大殿是一个例外。它正门朝西,殿内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各呈半球状,代表着人的大脑结构,也象征地球的东西半球。

    斯坦纳天才地把建筑变成了富有象征意义的童话。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了强烈暗示:人类是紧密连接的整体,东西方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在歌德大殿的漫步,像沿着人的脑回路,在巨人的神经中枢游走。楼梯最上层,经过暗红的彩色玻璃窗构成的空间,意味着从这里你离开自然开始进入心灵世界。和随处可见的精雕细刻和色彩精心搭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侧主门厅和通往二层的主楼梯室内面,直接以混凝土的本灰白色示人。细看似乎还遗有工匠涂抹水泥时不均匀的毛糙擦痕。

    我悄声问工作人员,是否大殿修建到这儿,经费不足,改用清水混凝土,以节约成本?

    陪同是位热心大妈,耸耸浅淡眉毛,说,不是经费的问题,是特地留下这种质朴的原生态。这与斯坦纳对空间色彩的定位有关。他认为色彩与宇宙结构和人类心灵,都有直接关联。色彩能够激发人们的心灵力量,从而加强对更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当时,在建筑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工业化的包豪斯学派,清冷理性硬邦邦,直线条硬着陆,千篇一律。歌德大殿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室内家具,灯具,门窗,楼梯扶手等,基本上都是折线和曲线,流露情绪表达温暖。这样才能让人放松,进入思考。

    斯坦纳和他的追随者们,力图用歌德大殿的结构和一切细节传输这样的理念﹣﹣人与自然之间,地球东西方之间,人的头脑与身体之间,要找到有完美结合的平衡支点。

    遥想那时,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不过,上帝死了之后,人还要继续活着。那么,人该如何活下去?当时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认为自然科学只能研究物质世界,而任何涉及精神生活的研究只能是宗教信仰,科学无缘置喙。

    斯坦纳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精神领域。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是精神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自我改造,最终可以培养出具有完全开放的胸襟,既不盲从也不随意拒绝的新人。当人的内心有所需求,知识和智慧就会涌现,获得精神世界的共鸣,获得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找到自我定位和人生方向。

    斯坦纳一手设计的脑型建筑,便是为这个理念所做的形象注脚。我轻轻抚过大殿中的木雕,它们温热而光滑,好像斯坦纳的灵魂注入其内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作者曾对很像大脑的瑞士歌德大殿充满疑惑,但参观拜访后油然而生无穷敬意和联想。

    B. 文章按照参观的顺序,依次写出所见之景,显得很有层次感,这为直接抒情作了铺垫。

    C. 作者将歌德大殿与依山傍水端不端正不正的外国建筑对比,主要突出歌德大殿的方正。

    D. 文章叙述时跳跃性强,充满智慧,这既因为写作对象的特别,又因为作者的深入思考。

    2.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画线部分的作用。

    3.请结合全文,探究文章标题中“很像大脑”的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杂谈小品文

    鲁迅

    自从“小品文”这一个名目流行以来,看看书店广告,连信札,论文,都排在小品文里了,这自然只是生意经,不足为据。一般的意见,第一是在篇幅短。

    但篇幅短并不是小品文的特征。一条几何定理不过数十字,一部《老子》只有五千言,都不能说是小品。这该像佛经的小乘似的,先看内容,然后讲篇幅。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至于有骨力的文章,恐不如谓之“短文”,短当然不及长,寥寥几句,也说不尽森罗万象,然而它并不“小”。

    《史记》里的《伯夷列传》和《屈原贾谊列传》除去了引用的骚赋,其实也不过是小品,只因为他是“太史公”之作,又常见,所以没有人来选出,翻印。由晋至唐,也很有几个作家;宋文我不知道,但“江湖派”诗,却确是我所谓的小品。现在大家所提倡的,是明清,据说“抒写性灵”是它的特色。那时有一些人,确也只能够抒写性灵的,风气和环境,加上作者的出身和生活,也只能有这样的意思,写这样的文章。虽说抒写性灵,其实后来仍落了窠臼,不过是“赋得性灵”,照例写出那么一套来。当然也有人预感到危难,后来是身历了危难的,所以小品文中,有时也夹着感愤,但在文字狱时,都被销毁,于是我们所见,就只剩了“天马行空”似的超然的性灵。

    这经过清朝检选的“性灵”,到得现在,却刚刚相宜,有明末的洒脱,无清初的所谓“悖谬”,有国时是高人,没国时还不失为逸士。逸士也得有资格,首先即在“超然”,“士”所以超庸奴,“逸”所以超责任:现在的特重明清小品,其实是大有理由,毫不足怪的。

    不过“高人兼逸士梦”恐怕也不长久。近一年来,就露了大破绽,自以为高一点的,已经满纸空言,甚而至于胡说八道,下流的却成为打诨,和猥鄙丑角,并无不同,主意只在挖公子哥儿们的跳舞之资,和舞女们争生意,可怜之状,已经下于五四运动前后的鸳鸯蝴蝶派数等了。为了这小品文的盛行,今年就又有翻印所谓“珍本”的事。有些论者,也以为可虑。我却觉得这是并非无用的。原本价贵,大抵无力购买,现在只用了一元或数角,就可以看见现代名人的祖师,以及先前的性灵,怎样叠床架屋,现在的性灵,怎样看人学样,啃过一堆牛骨头,即使是牛骨头,不也有了识见,可以不再被生炒牛角尖骗去了吗?

    不过“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为它无聊,没有人要看,这才日就灭亡,少下去;因为少,所以“珍”起来。就是旧书店里必讨大价的所谓“禁书”,也并非都是慷慨激昂,令人奋起的作品,清初,单为了作者也会禁,往往和内容简直不相干。这一层,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

    (注):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七日上海《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署名旅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品文”在一般人的眼里,包罗万象,主要不是从文学的角度,而是从生意的角度。

    B. “抒写性灵”不同于“赋得性灵”,因为它不落窠臼,抒写的是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情感。

    C. 作者不满于当时一些人所抒发的“性灵”不真实,不满于所写作的题材堕落庸俗猥琐。

    D. 对于“珍本”,作者情有独钟,认为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还能从中学到抒发性灵的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多处用对比、举例、打比方等方法,全都论证了“短”不是小品文最重要的特征。

    B. 作者所举作品较多,上下年代跨度也大,看起来较散较杂,其实都是紧紧围绕小品文。

    C. 文章谈古都是为了说今,对小品文首先要看重内容,要看重情感,不要被“短”迷惑。

    D. 作者把古代所谓的“珍本”称作“牛骨头”,客观又幽默地表现出它存在一定的作用。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鲁迅先生认为小品文并不“小”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史蒂芬•威廉•霍金,他的成就毋庸置疑:创建弯曲时空中的量子场论,发展了黑洞理论,写下《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一系列著作,被誉为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宇宙是一口幽深的矿井,那些黑暗中闪耀的宝石,从来只留给最勇敢最执著的人。霍金的右眼珠勉强能转动,每分钟只能表达一个字母。他的身体里仿佛藏着一个黑洞,唯有零星的字母像逃逸的光子,向人们揭开一角黑洞的信息。

    为了描述黑洞理论,霍金讲过一个故事:Bob和Alice是一对情侣宇航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两人接近了一个黑洞。突然间,Alice的助推器失控了,她被黑洞的引力吸引,飞向黑洞的边缘(视界)。由于越接近视界,时间流逝得越慢,Bob看到,Alice缓缓地转过头来,朝着他微笑。那笑容又慢慢凝固,定格成一张照片。

    而Alice面临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引力的作用下,她飞向黑洞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被巨大的潮汐力(引力差)撕裂成基本粒子,消失在最深的黑暗中。

    与其说人们热爱霍金,不如说,他们热衷于谈论霍金。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关心他的黑洞理论,只津津乐道于他的花边新闻。霍金成为大众媒体的宠儿,《时间简史》卖了超过1000万册,被称为“读不懂的畅销书”,这不由地让人感慨,知名度大半来自于误解。

    (摘编自《与其说人们热爱霍金,不如说他们热衷于谈论霍金》,2018年3月15日《文汇报》)

    材料二:

    霍金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关于他自由的灵魂、浪漫的“舞姿”,以及他言论的探讨甚至争论,或许现在才刚刚开始。

    在一些人眼中,霍金是二十世纪后期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更多人眼中,虽然他的身体不适,可他的灵魂无比自由,宛若浪漫的舞者。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他,在轮椅上坐了四十年,1985年还因肺炎而逐渐丧失说话的能力,近乎全身瘫痪,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言合成器来完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却写出浪漫的诗篇:学术上,他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生活上,他结婚两次,子女三人。这也成为学界公认的霍金的浪漫。

    尽管如此,霍金并没有走我们熟悉的“身残志坚”、“可歌可泣”路线。相反,他总能以另一种方式吸引公众的眼球。他逛夜总会,和脱衣舞娘愉快地合影。他在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拯救剧中的女孩;在《星际迷航》中扮演自己,和牛顿、爱因斯坦一起打桥牌。《生活大爆炸》第五季,高冷的谢耳朵为了见他一面,不惜大庭广众下穿上小短裙。英国老牌乐队PinkFloyd的专辑中,他献唱一曲《Talkin'Hawkin》(通过声音合成器)。1974年,霍金和另一位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打赌,赌注是色情杂志《阁楼》。16年后,霍金承认他输了,为索恩订了一年的《阁楼》,一点也不考虑索恩夫人的感受。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不怀好意地提问,如何生育了三个孩子?霍金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比你想象的更美妙”。

    (摘编自哲远《霍金:没有身体的舞》)

    材料三:

    英国已故科学家斯蒂芬•霍金的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定于16日发售。《星期日泰晤士报》14日透露著作内容。

    按照报纸说法,霍金在书中暗示,富人不久可以选择编辑他们自己和孩子的DNA,让自己和孩子变成拥有更强记忆力、抗病力、智力和更长寿命的“超人”。

    “法律可能会禁止对人类做基因改造,但是一些人可能抵挡不住改善记忆、抗病力、寿命等人类特征的诱惑。”霍金写道。他预计人类21世纪就能发现通过改造基因提高智力的技术。

    霍金担心,一旦出现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没得到改造的人类”可能无法竞争,逐渐绝迹,或者变得“不重要”,人类会展开“自我设计”的竞争。

    霍金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留下一批围绕他所说的“大问题”写的文章和论文,成就了《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这本著作。

    这些“大问题”包括人工智能会比人类聪明吗?宇宙里有其他智慧生命吗?上帝存在吗?“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地球未来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摘编自《霍金遗作将发售,书中表达对“超人”担忧》,2018年10月18日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霍金是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创建了一些理论,发展了一些理论,完成了一些著作,留下了一些较难回答的问题。

    B. 霍金的知名度大多源于他独特而卓越的物理贡献,源于关于他的一些花边新闻,源于人们对他的书籍及相关方面的误解。

    C. 虽然霍金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关于他自由的灵魂、浪漫的“舞姿”以及他相关言论的探讨甚至争论也许才刚刚开始。

    D. 《星期日泰晤士报》透露霍金在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暗示,富人不久可选择编辑DNA,让自己和孩子变成“超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最勇敢最执著的霍金靠勉强能转动的右眼珠来表达字母,为人们揭开幽深宇宙的信息。

    B. 霍金因为爱情婚姻浪漫、演技浪漫、回答问题浪漫,所以被世人称为最浪漫的“舞者”。

    C. 人类可通过改造基因变得越来越聪明,但霍金也担心会由此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D. 霍金的人生启迪人们:科学家要有卓越的科学贡献、要有丰富的生活以及必要的担当。

    3.三则材料都写人们“热衷于谈论霍金”,但角度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听惯了“抬轿子式”的文艺评论,真实真诚的思想交锋之声,自然显得尤为珍贵。

    如今,文艺创作繁荣,文坛和舞台均新作涌现。一些评论人反倒有些“招架不住”,相比于沉下心来写一篇文艺批评,他们更倾向于在各类研讨会间来回赶场。一本数十万字的小说尚未读完,虽能凭借“自身积累”和“长期观察”谈上一二,可其准确性与真诚度难免要打问号。“标签式评论”也屡见不鲜。一部新作甫一问世,评论人便急于贴上“当代红楼梦”“围城2.0”等标签。这样的标签自然夺人眼球,且不论作品水准能否与经典相媲美,时代的变化、作者的匠心,都被淹没在简单类比之中。

    当然也不乏有“批评”的。可难免有人小心翼翼地拿捏着“好话”与“坏话”的比例,九句好话过后,奉上一句“挠痒痒”式的意见。拿某部舞台作品来说,问题的核心在于对文本内涵挖掘与人物表演塑造的关切少了,可是在那些“挠痒痒”的意见里,这里服装换一换,那里舞美色调亮一点等表面问题反倒频繁被提及。凡是建议,自有其道理,可其作为文艺批评的含金量无疑打了折扣。

    长期被油腻的、应酬式的赞美包裹,创作者听不到真实有深度的文艺批评,自然对其日后发展无所助益。而缺乏掷地有声、言之有物的“声音”,无疑将文艺作品的价值拱手让位于市场营销语境的商品属性。一本新书出版后,在店家或书封等醒目位置永远绕不开成名作家、学者、商人甚至不相干网红的“联袂推荐”。精英对文学作品的推荐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被“畅销榜单”“知识付费产品”所替代。内容推介上,自媒体青睐“呕心沥血数十年”的励志故事,而展现一代人的精神风貌与深入体察时代特质的内容却不常有。

    1.结合文本内容,请简要概括“‘抬轿子式’的文艺评论”的特点。

    2.请简析“标签式评论”屡见不鲜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分析文艺评论者如何才能有言之有物的“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无论今天是怎样的,明天会更好。

    有人说:明天好不好,主要看怎样把握今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简答题

    (1)《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贾元春说:“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政说:“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这两句话分别流露出父女什么样的心理?

    (2)《呐喊》中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就使得“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请简要分析各类人“快活”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