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初参加政事堂会议的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该做法的作用是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C. 限制了皇帝特权

    D. 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政府采取的制约措施是

    A. 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 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C. 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D. 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抗战期间,侵华日军曾在一份《会战指导方策》中指出,“在最短期间内作好准备,大概在5月上旬开始攻势。首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在宜昌附近彻底该河右岸之敌核心部队。”该“指导方策”针对于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枣宜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美国史学家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能够战胜途中大自然好像决意要阻挠他们前进而向他们提出的一切挑战…...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

    A.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

    B. 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C. 促进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

    D. 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周恩来曾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中国提出这一“原则”是因为

    A. 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

    B. 朝鲜停战,冷战对抗结束

    C. 中国需要发挥世界大国的作用

    D.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该评论

    A. 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

    B. 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

    C. 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 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初,美国政治家查尔斯・休斯在某次演讲中感慨道:“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行政权与司法权间难以协调

    B. 最高法院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

    C. 法官掌握着对司法的解释权

    D. 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农历甲午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B. 公元前2世纪前期秦统一中国

    C. 乾隆五十年时乾隆皇帝50岁了

    D.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不包括

    A. 发展本国资本主义

    B. 加快中国开放进程

    C. 打开中国的市场

    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广为人知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中,毛泽东这样赞扬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战期间,彭大将军纵横驰奔在中国华北战场,亲自指挥了一场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斗志的战役。这场战役是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为解决“国有殇”,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

    A. 改革开放

    B. 多党合作

    C. 一国两制

    D. 和平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古罗马攻占希腊后,曾经有这么一句话,“罗马军队征服了希腊,希腊文明征服了罗马”,“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这个“辉煌”应该是:

    ①实行直接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源头

    ②颁布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

    ③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④民主政治促进学术、文艺多元发展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

    A.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 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

    C. 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B.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是

    A.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B.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

    C.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D.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 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 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D. 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公元前2世纪,希腊大史学家波利比阿认为:“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每一部分都有权利阻碍其他部分或与其合作,他们联合起来足以应付一切紧急情况,因此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好的政治制度。”公元前1世纪,西塞罗心目中的理想政体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与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理想政体形式分别相符的是

    A. 法国共和制美国三权分立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三权分立制英国君主立宪制

    D. 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与会国一致要求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同意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宗旨,支持为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各国,要求撤除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把世界划分为集团和冷战的政策。这次会议

    A. 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

    B. 讨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

    C. 推动了亚非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

    D.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设置经历了长期变迁,下图的地方行政区划应出现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朝

    D. 明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

    A. 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

    B.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C.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D. 两岸“一国两制”的认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13年2月中国新闻网《美日在美本土举行联合登陆演习模拟夺岛作战》报道:“此次联合演习于上月22日开始,2月中旬结束……有观察人士认为,美国通过军演来训练日本登陆和夺岛作战的能力,有为钓鱼岛局势埋下‘伏笔’的可能……此次是日本一个月内的第三次目标性极强的军演。”历史上美日勾结以针对中国的事件是

    A. 1894年日本悬挂美国国旗突然发动黄海海战

    B.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

    C. 七七事变后美国继续保持与日本的贸易往来

    D. 二战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项政治制度。关于他们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B. 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C. 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 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战争引发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治保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阶段。

    军事关键

    抗战开始时,红军总数3.2万人,结束时仅八路军、新四军有127万人,各解放区民兵近269万人。

    经济后盾

    抗日时期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使解放区渡过了难关,保存了革命实力。

    ——节选自《抗日战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1)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并用史实说明两者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崭新的阶段”是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回答俄国所爆发的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情况表: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朝中后期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法定的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行政官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差异。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的权限及其影响。

    (3)据材料指出明朝内阁是什么性质的机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先生在1921年10月10日发表了一场演说,题目叫“辛亥革命之意义”。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非常伟大的革命:第一场是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结束了黄帝、尧舜以来的部落政治时代;第二场是秦汉革命,也即结束了三代贵族的革命;第三场就是辛亥革命,唤起了中国人的自觉。所谓“自觉”包括两点:第一,凡是中国人都要管中国事;第二,凡不是中国人就不能管中国事。前一点可称为民主精神,后一点就是民族主义了。

    ——王康《世纪大讲堂:从富强到文雅》

    材料二  “不管各种‘文明’豺狼现在切齿痛恨的伟大的中华民国的命运如何,但是,世界上的任何力量也不能恢复亚洲的旧的农奴制度,也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觉醒了起来,参加了政治生活。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

    ——列宁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5)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所说的“汤武革命”和“秦汉革命”的具体含义。材料一和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