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5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戈壁绝尘

    严风华

    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么样子。

    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

    飞机下面全是山,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

    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

    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

    四周环顾,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条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死亡这样的词义。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颤栗。

    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命名的。想必当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绸缎拖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残骨或木炭。

    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急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

    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凉。

    建元三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脚印。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城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

    张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运行,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

    很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经受住风沙的冲刷,留下了足迹。玉门关玉树临风,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的戈壁之旅最强烈的印象。

    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于公元前121—107年间下令修建的。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日月侵蚀,已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巍然不动。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益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

    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西域行军司马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的无法记入史册的无名小卒。他们当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也有一些掠夺者、破坏者。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

    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脚步了。谁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茫,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璧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

    苍凉是戈璧的神。

    (节选自《2011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文脉清晰,形散而神不散。

    B. “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绝望的心情。

    C. 文章运用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达得淋漓尽致。

    D. 文章结尾寥寥数字将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练写出,收束有力,词简意丰,含义隽永,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2.文章使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题目“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要以先导性应用为引领,组织开展创新应用示范,逐步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实施路径与应用模式。在智能联网产品应用方面,重点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融合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满足高精度定位、安全可信运维等典型需求。政府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加强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家居产业中的应用,将有力推动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入局者众多,为自主研发的产品设置的接口、通讯等标准不尽相同,不同品牌之间往往难以顺畅连接。这种各立标准的行为自然是为了让自身在产业内形成垄断,然而现实却并不遂人愿,反而造成严重的碎片化现象,阻碍着智能家居整个产业前进的步伐。一些大企业已经有所觉悟,宣布共组物联网联盟阵线,透过信息共享加快物联网通用标准制定的进程,物联网技术标准有望整合统一。

    以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享受人生内涵为消费特征的80后、90后成为职场的主力军,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是各个行业争相抢夺的消费主体。这些年轻的客户对建材、家装、家居产品的需求绝不将就,而且他们更加青睐高端、个性化、智能化的家装家居品牌,智能家居在这股主流消费驱动力带动之下开始成为家居行业的主旋律。

    (摘编自中国传动网《中国智能家居行业未来5年发展预测及分析》)

    材料二: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

    2018-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摘编自新浪地产网《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三:

    目前国内智能家居主要的市场还是一些高端市场:别墅(零售、工程)、智能小区(工程),增长最快的市场是:智慧酒店(工程)和智能办公(工程),但是普通住宅智能家居(零售)市场却发展很慢。

    当前,智能家居难以进入普通住宅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价格太高,目前家居智能化一般在10万元以上,大众是较难接受这一价格的。如智能家居价格能降到3-5万这个水平,每平米花费500-1000元,这样的智能家居产品就更具现实意义,也能兼具可靠、稳定的常规功能。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的供需矛盾主要是体现在智能家居设备的功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产品的易用性和可靠性,而不是产品的科技含量到底有多高。就如美国苹果公司的产品一样,易用性和实用性才是智能家居设备成功的关键。智能家居设备的功能与需求的脱节,严重影响智能家居设备市场的发展与推广。

    (摘编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预测》)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经历了2013-2017年“增速下降-销售回暖-快速增长”的过程,其市场规模的年度增长率趋于平稳。

    B.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2015年增长率达到41.78%,和前两年的增长率相比,增长速度变化不大。

    C.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呈现增长的趋势,预测到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D. 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预测的数据与2013年的数据相比,增量巨大,可见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为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智能家居各大企业各自制定了不同的物联网标准,这种做法表面上维护了企业自身的利益,实际却严重阻碍了整个产业前进的步伐。

    C. 目前家居智能化价格太高,一般在10万元以上,大众难以接受这一价格,导致智能家居不能进入普通住宅,应将价格降到3-5万元。

    D. 很多智能家居虽然融合了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但设备的功能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严重影响了智能家居行业市场的发展与推广。

    3.中国智能家居行业要想在2021年达到预测的市场规模,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午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B.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C.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D.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杜甫《登岳阳楼》一诗,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B. 颔联写登楼所见,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令人玩索不尽。

    C.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D. 全诗的意境开阔宏丽,这与诗人的思想感情固然有关,但主要还是由于诗人采用了一纵一收的笔法,形成了顿挫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马燧,字洵美。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忠臣之兵溃而西。燧军顿荥泽,郑人震骇。忠臣将遂归,燧止之,忠臣乃还收亡卒,复振。忠臣行汴南,燧行汴北,败贼于西梁固。灵耀以锐卒八千,号“饿狼军”,燧独战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迁河东节度留后,进节度使。太原承鲍防之败,兵力衰单,燧募厮役,得数千人,悉补骑士,教之战,数月成精卒。造铠必短长三制,称士所衣,以便进趋。为战车,冒以狻猊象,列戟于后,行以载兵,止则为阵,遇险则制冲冒。器用完锐。居一年,辟广场,罗兵三万以肄,威震北方。建中二年,朝京师,封豳国公,还军。李怀光反河中,诏燧为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与浑瑊、骆元光合兵讨之。于时天下蝗,兵艰食,物货翔踊,中朝臣多请宥怀光者,帝未决。燧以“怀光逆计久,反覆不可信。河中近甸,舍之屈威灵,无以示天下”,乃舍军入朝,为天子自言之:“且得三十日粮,足平河中。”许之。贼将徐廷光守长春宫城。燧度长春不下,则怀光固守,久攻所伤必众,乃挺身至城下见廷光。廷光惮燧威,拜城上。燧顾其心已屈,徐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廷光再拜。燧曰:“公等朔方士,自禄山以来,功高天下,奈何弃之为族灭计?若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遂也。”未对,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廷光感泣,一军皆流涕,即率众降。燧以数骑入其城,众大呼曰:“吾等更为王人矣!”浑瑊亦自以为不及也,叹曰:“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节选自《新唐书·马燧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B.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C.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D. 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淮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灵耀多张旗帜以犯王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此处意思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相同。

    B. 迁:古代指官职的晋升、调动或贬谪。根据语境,在文中是“晋升”的意思。

    C.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D. 王人:古代指国君、天子的使臣或君王的臣民。根据语境,文中意为“国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燧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是独当一面,打败李灵耀率领的八千“饿狼军”;后来又出奇制胜,歼灭缺乏战斗力的田悦大军,最终平定了汴州。

    B. 马燧练兵有方,完成边防重任。他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招募厮役,将其训练成精锐部队;制造铠甲、战车,非常精巧实用,完备了军需,震慑了敌人。

    C. 马燧思虑深远,认识时局清醒。李怀光谋反,因蝗灾导致军粮匮乏,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宽恕,他却坚决主张讨伐,并入朝进谏,主动请缨,要求平定河中。

    D. 马燧胆略过人,善于争取敌人。他考虑攻打李怀光难度大,亲临长春宫城下,对不敢下城的徐廷光晓以大义,待其投降之后,仅率领数骑入城,折服对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燧曰:“尔以吾为欺邪?今不远数步,可射我。”披而示之心。

    (2)尝疑马公能窘田悦,今观其制敌,固有过人者,吾不逮远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列:通“裂”,分裂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汀:岸

    B.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随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料想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遁:逃跑

    D.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再:再次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②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③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④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

    ⑤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⑦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   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 ①②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⑧⑦⑧ C. ②⑥③⑤⑦⑧ D. ①②④⑥⑦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锦书,古代书信的美称,指写在锦帛上的信,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是反用其义,指在外丈夫寄给妻子的信。

    B. 瀛洲、蓬菜和方丈,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五岳,中国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C.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D. 妃嫔媵嫱,在《阿房宫赋》中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归鹿门歌》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

    B. 《扬州慢》下片词眼是“冷”。无论写景、叙事、抒情都在围绕一个“冷”字展开。因为“冷”环境才显得凄清,因为凄清才显得冷。“冷”表现作者的彻骨之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

    C. 《六国论》虽是一篇论说文,却也写得匠心独运,自由洒脱第一段是总纲,劈头提出“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D. 在《项羽之死》中,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司马迁将自己的爱、怜、怨、恨,以至满腔的血全部的泪融注笔端,谱写出一曲英雄悲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___________,在习惯了刷屏浏览点点戳截的生活之后,很多人都感慨“书太难读”,似乎以前啃艰涩的大部头小说却___________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阅读,绝不仅仅是一个信息获取的过程,更关乎人的精神趣味。正如一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筛选的信息同样不值得读。而这,恐怕就是读屏与读书的区别所在。换而言之,虽然数字化浪潮带来了阅读场景的深刻改变,但通过读书沉淀思想进而形成系统思维的人生成长规律不会变。曾经,电视的到来引发了人们对“沙发土豆”的深刻担忧,而身处“读屏时代”,比蜷缩沙发带来的“肢体萎缩”更危险的,无疑是“大脑萎缩”:思维在_______中变得僵化,在众声喧哗中变得无知。习惯了“数字阅读”的跳跃、零碎和_______,我们或许更需要回归传统阅读的节奏、系统与静心思考,找寻那些日渐退化的思维能力。

    数字化浪潮中,“会阅读”是一种能力。对于读过万卷书的一代人来说,再去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或许是一种讽制。但事实证明,我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和讨论阅读的意义。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反对科技进步的保守派,我非常愿意看到科技推动进步力量的成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科技的副作用保持警惕。“能阅读”和“会阅读”是两个概念,我们的生活让前者保持了趣味性,而能塑造和培养我们的思维和精神的后者、却推动了文明的进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毋庸置疑   甘之如怡   斑驳陆离   浮光掠影

    B. 毋庸置疑   安之若素   光怪陆离   走马观花

    C. 毋庸讳言   甘之如怡   光怪陆离   浮光掠影

    D. 毋庸讳言   安之若素   斑驳陆离   走马观花

    2.文中画橫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者让我们对生活保持趣味性,而后者却能打造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推动文明的进阶。

    B. 前者让我们的生活保持趣味性,而后者却能塑造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推动文明的进阶。

    C. 前者保持了生活对我们来说的趣味性,而后者却能塑造我们的思维和精神,推动文明的进步。

    D. 前者让我们的生活保持了趣味性,而后者却能在我们的思维和精神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推动文明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春江花月夜》)

    (2)韦庄《菩萨蛮》描绘江南的人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官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夜归鹿门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作者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出作者隐逸自得的志趣。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敢于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7)《六国论》第四段先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如果这样,“_________________”。但六国毕竟没有这样做,而最终为秦国所灭。终于逼出“_________________”的沉痛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蚁群中,大部分的蚂蚁都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天无所事事,东张西望,被称为“懒蚂蚁”。但当蚁群陷入困境时,勤快的蚂蚁们往往一筹莫展,“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蚁向他们早已侦查到的安全境地转移。此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