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5 题,单选题 1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政府户籍制度的严格限制,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辫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体制、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浙江义乌人通过“二鸡毛换糖”起家,发展小商品经济进而创业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电视剧故事梗概如下:陈家村乡民在雪地中检起了一个傲傲待哺的孤儿,取名为鸡毛(后改名陈江河)。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鸡毛换糖,他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获得最大利益。村民出去鸡毛换糖讨生计,被当作“投机倒把”而被抓,鸡毛火烧仓库救下乡亲,却被迫离乡避难,走南闯北跑遍大半个中国。陈江河先后倒卖过小商品、承包过袜厂、卖过五金和百货,过五关斩六将,克服了诚信危机、赢得了市场信任,做出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商品,将传统零售业做到极致时又做互联网电商,加入到国家“一带一路”的洪流中将生意铺向世界。

    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北共有79.6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年3月,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之初,法国还坚持肢解德国的立场。然而就在会议开始后的第三天,杜鲁门主义出笼,从此美苏开始了全面的冷战对峙……美英为了拉拢法国对抗苏联,在向法国施压的同时,面对法国对萨尔问题的立场,又同意接受法国的意见……在1947年年底的苏、美、英、法四国伦敦外长会议上,法国不仅只字不提肤解德国的要求,相反法国外长皮杜尔私下向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表示:法国准备与美英讨论西方三个占领区的合并问题。

    ——摘编自王国范《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对德国政策变化的主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奥诺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1799年出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不仅要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

    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特罗亚《巴尔扎克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尔扎克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

    B. 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C. 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D. 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授权总统为扩大对外贸易,可以与外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可以在现行关税上下50%的范围内调整关税。此外,该法还规定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从而使双边协定达到了多边开放的效果。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该法

    A. 是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直接产物

    B. 属于政治霸权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C. 推动了美国贸易自由化发展进程

    D. 突破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基本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文学家把孔子的时代描述为“中国正处于愁闷时期”,“急于求变的她愿意抛弃一切曾经优良的传统与制度,允许有志之士从事变革”。对上述描述解读正确的是

    A. “变革”的典范是商鞅变法

    B. “曾经优良”的制度包含郡县制

    C. “急于求变”是指要求尽快建立中央集权

    D. “愁闷时期”具有礼崩乐坏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B.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C. 强化了士人祟儒入世的观念

    D. 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

    A. 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 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C. 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 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陈旭麓先生认为,(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决定了革命与改良在互相对立中又互相联结,在不同一性中具有同一性。“同一性”,体现在

    A. 变革道路

    B. 变革方式

    C. 领导阶层

    D. 发展实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政治权利状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

    A. 中国政治文明呈现曲折性

    B. 中国民主化水平逐步提升

    C. 公民权益得到法律保证

    D. 国家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古希腊社会中,人与神的关系诚如让・皮埃尔・韦尔南所说:“凡人们从属于神,没有神的同意,下界的任何事都成不了。”但是在其他民族中得到大量印证的“神的奴隶”的表达,在希腊人中并不通用。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希腊人文主义的发达

    B. 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

    C. 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D. 希腊人并不是真正敬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530年,马丁・路德建议政府把煽动暴乱和反私有财产的所有异教徒、所有宣扬基督是人而不是神的异端……统统处以极刑。上述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A. 维护上帝权威

    B. 思想具有非理性

    C. 捍卫信仰自由

    D. 仇视教会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B. 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 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

    D. 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列宁认为,在俄国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居民的合作化,俄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没法建成,而没有文化程度、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居民的合作化就难以完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列宁言论的主旨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其实施的必然性

    B. 集体农庄是苏俄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之路

    C. 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 新经济政策被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取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 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

    B. 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C. 其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

    D. 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