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单选题 27 题,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7 题
  1. 一条小船,诞生一个大党,“红船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

    A. 发动武装起义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开展国共合作

    D. 领导工人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孙中山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表演说:“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该会议是

    A.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 中共一大

    C.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

    D. 国民党一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邱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 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

    B. 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 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 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 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

    C. 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

    D. 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

    A. 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

    B. 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

    C. 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

    D. 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B. 爱国商人发挥了巨大作用

    C. 中国共产党起了决定作用

    D. 爱国学生充当了急先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 政权更替频繁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 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朝廷察举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做官吏幕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

    D. 重视农业成为社会共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 金田起义

    B. 天京事变

    C. 定都天京

    D. 永安建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

    A. 土地革命

    B. 抗日战争

    C. 国民革命

    D. 南昌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枢密副使

    C. 知府

    D. 通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从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下列最能全面代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主题的是

    A. 救亡图存

    B. 工业化

    C. 民主化

    D. 近代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承担的义务是

    A. 征派赋役

    B. 设置官员

    C. 建立武装

    D. 镇守疆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限制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

    A. 组建“中朝”

    B. 设立政事堂

    C. 增设参知政事

    D. 设置门下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由表可见,汉代察举制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A. 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

    B. 兼顾了各阶层利益

    C. 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D. 沿袭了皇位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比较甲、乙两图,由甲图到乙图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 以分权实现集权

    C. 尚书省权力最大

    D. 太尉权力分到兵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明初废丞相后,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政务繁忙。因此明成祖设立

    A. “中外朝”制

    B. 内阁制度

    C. 军机处

    D. 密折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

    A. 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 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 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842年,美国第六任总统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把要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该场战争”导致

    A.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本获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力

    D. 各国在北京设立使馆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茫茫黄海静无涛,隼袭龙鳞雾正高。不信廉颇已遗矢,终因白起是屠刀。舰旗枪炮欲交接,天地鬼神皆怒号。屈子临归马回首,邓公喋血犬逾豪。”与上述内容有关的诗句是

    A. 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B.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C. 八千十万神兵起,扫灭洋人世界新

    D. 黄花碧血埋先烈,七二英名百世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半个世纪的外国人的侮辱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傲慢的外国公使、领事和咄咄逼人的传教士及商人,经常使他们想起中国的不幸。日益增长的不平之感,再加上一些更大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宗教的因素,酿成了一场广泛的排外运动。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帝国主义虽然被迫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梦想,但是他们都准备在和清政府举行的议和谈判中,勒索重大的侵略权益并加强自己对清政府的控制。”这场“议和谈判”

    A. 允许外国开始在华投资设厂

    B.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C. 允许西方列强公使进驻北京

    D. 新设外务部,隶属六部,专门处理涉外事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抗战时期,中共建立的根据地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种转移的原因是

    A. 共产国际的指示转移

    B.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 日本侵华地区的转移

    D.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秦……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 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

    C.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D.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