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29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9 题
  1.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

    A. 列强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 列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

    C. 列强的贷款提供了资金

    D. 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

    ①“早期启蒙”模式

    ②“冲击——反应”模式

    ③“侵略——革命”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明中后期

    B.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太平天国

    C.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 开设银行和争当中国的债主

    B. 在中国投资筑路和开办工厂

    C. 大量倾销工业品和资本输出

    D. 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外国投资

    B. 列强的资本输出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维新变法运动的刺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后“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主要有

    ①农田水利法

    ②保甲法和保马法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

    ④改革科举制度和太学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促进民族交融

    B. “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激化民族矛盾

    C. “班赐冠服”——废除鲜卑文化

    D. “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削弱国家对人民的控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B. 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D.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青苗法、募役法

    B.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C. 免役法、更戍法

    D.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的历史依据是

    A. 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

    B. 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C. 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

    D.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是《史记》中对商鞅变法的描述,其中体现了经济制度转型的是

    A.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 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C.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D.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A.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改革土地所有制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是

    A. 吴起

    B. 商鞅

    C. 管仲

    D. 李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志赐爵制的开始

    B. 使宗室贵族失去授爵机会

    C. 宗室贵族仍可“衣食租税”,保留军籍

    D. 使秦逐渐成为“虎狼之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B.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C. 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趋势

    D. 顺应了从割据走向统一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耕织的措施,主要目的是

    ①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增强国家的实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至唐(中期),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 说明均田制被破坏是偶然的

    B. 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 全面分析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 说明唐朝没有实行过均田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

    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

    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

    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

    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②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读下图,判断发生在下列各地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①西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B. ②开封: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C. ③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 ④上海: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是利用封建国家权力干预经济

    ②有利于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 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 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和1861年俄国“解放”农奴的共同之处是

    A. 巩固了封建地主的统治

    B. 缓和了阶级矛盾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完成以后,真正掌握国家政权的主要阶级是

    A. 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资产阶级为辅

    B. 以资产阶级为主,封建地主阶级为辅

    C. 资产阶级单独掌权

    D. 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

    A. “四民平等”

    B. “文明开化”

    C. “废藩置县”

    D. “殖产兴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1868年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成立

    B.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C.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

    D.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A. 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 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 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 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资本输出是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资本输出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A. 主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B.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 维新派的软弱妥协

    C. 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 帝国主义的破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搞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A.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8年,吉田松阴在《对策一道》中写道:“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说;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以国家大计之言,欲与发展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以为之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缩,非亡又何待耶?”

    材料二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由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以人民之勉励工业与否为其胚胎,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政官诱导奖励之力。”

    材料三1860年,福泽谕吉第一次赴美时表示:“过去的西洋文明全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已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骤然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这样才能调和适意。”

    请回答:

    (1)分别归纳上述三则材料的核心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2)上述思想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矣……是故真有救国之心,爱民之诚,但言民权自由可矣,不必谈革命也。

    ——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

    材料二:中国与法国民情最相反,路梭(卢梭)诸贤之论,施之于法国,诚为取乱之具,而施之于中国,适为兴治之机。……先生日虑及此,弟子窃以为过矣。……法国革命影响于全欧者多矣。弟子谓法人自受苦难,以易全欧国民之安荣,法人诚可怜亦可敬也。

    ——梁启超《致康有为书》(190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政治观点。结合所学,简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梁启超的观点与康有为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