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3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4 题
  1. 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 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

    B. 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

    C. 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

    D. 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这主要是因为

    A.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

    B. 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C. 确立“陶片放逐法”

    D. 推动雅典民主制达到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相同点在于

    A. 变法目的

    B. 变法方式

    C. 变法结果

    D. 变法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根据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A. 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 提倡信仰绝对自由

    C. 得到了西欧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D. 促进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是

    A. 开辟田畴、戮力农业

    B. 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C. 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 分科取士,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是

    A. 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B.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增设“明法”新科,考试内容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在“明法”考试中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列在及第进士之上。“明法”新科的设立

    A. 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B. 选拔了变法需要的人才

    C. 反映北宋开始以法家思想治国

    D. 滋长了官场腐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孝文帝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这表明孝文帝

    A. 据守黄河流域

    B. 执意改变风俗习惯

    C. 治理中原地区

    D. 决心迁都洛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的民主改革

    A. 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B. 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 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D. 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A. 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 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 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 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 缓和民族矛盾

    B. 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 平息阶级矛盾

    D. 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这一看法

    A. 客观中肯,切中时弊

    B. 背离事实,无端歪曲

    C. 过于拔高,服务现实

    D. 标新立异,创新史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B. 农业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D. 汉化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

    A. 主张立法为民

    B. 强调有法可依

    C. 关注法律实施

    D. 重视赏罚并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B. 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C. 开始出现私有土地

    D. 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

    A. 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

    B. 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

    C. 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

    D. 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A. 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 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 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下列机构属于梭伦时期创建的有

    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议事会

    ③公民陪审法庭

    ④十将军委员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

    C. 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

    D. 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 信仰得救

    B. 先定论

    C. 教众平等

    D. 教随国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A. 中庸和不偏不倚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 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A. 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B. 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C. 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 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主要反对的是神秘主义和教会的腐败,而不是基督教。它不像其他宗教一样往往把崇拜对象具体化,而是将上帝作为抽象的存在。”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宗教改革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对象

    B. 基督教思想与神秘主义的辩证统一

    C. 基督教思想与理性精神的内在关联

    D. 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北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变

    A. “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

    B. “贫者以苦瘠之亩,苛数倍之输”

    C. “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D. “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 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D. 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 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 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 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 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自最早贅(贅: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①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②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③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④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

    A. 佛教的传入

    B. 疆域的扩大

    C. 民族的融合

    D. 全国的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 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 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募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解决该问题他颁布了

    A. 保甲法和保马法

    B. 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 将兵法和均输法

    D. 市易法和募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秩”为官员等级标准,“禄”为官员的报酬)以“石”表示,如万石、二千石等;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万石月俸三百五十斛等。

    在隋唐时期官员俸禄形式主要有米、田两种。隋代官员的俸禄分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至五顷不等。

    至于宋代则因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俸禄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  开明专制是指在不触动专制体制的前提下,实行有限的民主和法治。18世纪,俄国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开明专制的主要原因是启蒙运动的影响、东欧国家开明专制的实践,以建国内社会经济矛盾日道激化。俄国的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所谓的“自由经济”;在政治上,依靠贵族加强中央柴权,进行行政区化改革;在军事上,重视海军建设,改革旧的军被制度,以提高俄国军队的战斗力,为俄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叶卡特琳娜二世推行的开明专制政策,没有从根本上改造贵族政治,反而加强了贵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垄断地位。这就注定了开明专制政策具有鲜明的贵族特质。因此,开明专制政策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在普加乔夫起义后就归于破产,保守主义力量再次主导了俄国社会组织生活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1)据材料概括叶卡特琳娜二世“开明专制政策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黄期实施”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