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选择题 9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姓氏,不亚于“四大发明”的发明

    中国人的姓氏有两个特点:一是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五千多年了;二是中国人的姓氏是按照父系传承的,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除了极为罕见的异常,一代代的只要是男性,就会一直传下去。

    我们的祖先太聪明了,他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用“姓”给自己的家族做了命名。当然,我们祖先这么做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古人提倡同姓不婚)。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举一下子给他们家族的染色体Y打上了标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因为生生死死,承载着姓的一代代的人都消失了,但染色体Y却与“姓”结合在一起,流传至今。姓的传递,就是Y染色体的传递。这真是人世与自然神奇的同构。我甚至认为姓氏是我们中国人的一项不亚于四大发明的伟大发明。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男孩是染色体Y的承载者,而人体其他的45条染色体在人类一代一代的繁殖过程中被反复地打乱重组,加之配偶的染色体不断地补充进来,基因被逐渐地“稀释”。但是除了少数的突变外,Y染色体躲过了被“稀释”的命运,它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一直延续下去。

    “姓”告诉我们的,不仅是传承,更重要的还有竞争。今天新百家姓排行榜上的前19个姓,包括了汉族人口数的一半。但是中国人的姓氏现今仍在使用的有4000多个,也就是说,不到0.5%的姓,占据了50%的人口。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23000多个姓。如果把姓氏看做是物种,那么那些消失的姓氏就是灭绝了的物种,留存下来的则是成功者。最“成功”的是那些大姓,比如张、王、李、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刘、李、赵、朱这几个大姓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常见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同时,姓氏也是一笔珍贵的资源,不仅是文化的,还是生物的,尤其是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想想看,在漫长的历史惊涛骇浪中,这些小姓、奇姓没有借助任何权势的力量,竟然在姓氏的竞争中走了过来,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多一个姓,不仅多了一份家族史,一份文化史,更是多了一份基因史。

    然而在今天,这些小姓和奇姓,有的正在消失,有的正处于濒危的边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不常见的小姓、奇姓,因为一个不常见姓的文化价值和生物学价值并不比大熊猫差。既然我们对濒危的野生动物那么关心,对野生动物一个物种的灭绝忧心忡忡,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稀有的姓氏的灭绝无动于衷呢?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影响远比生物学特征的继承重要得多,我们无意推崇男尊女卑,也无意阻止人们的姓氏随意化的倾向。但是,中国传统的以男性为姓氏传承者的聪明之举,值得延续。在你想变动你的姓氏,取得一个时尚的新的“社会姓氏”时,不要忘记记录下你原有的“生物姓氏”,即“Y染色体姓氏”。这对于遗传素质和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的研究,对于文化现象的揭秘,对中国人的迁徙,甚至对中国人来源的研究和探索,以及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许多问题的揭示,都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的姓氏,是让外国非常羡慕的资源,因为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更珍贵的是它稳定地通过男性一脉相传。它是Y染色体的标记,可以说它就是“姓氏基因”。如果今天现代文明对中国姓氏的延续有严重冲击的话,为“姓”申报世界遗产可能极有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1.下列对于“姓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姓氏的一个特点是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懂得了用“姓”来给自己的家族命名。

    B. 中国人的姓氏按照父系传承,这一点恰恰与遗传学中的Y染色体的传递方式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姓氏”,就是染色体Y的“姓”。

    C. 中国人在传统上特别看重生男孩。这种现象不仅有文化、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意义,而且还有着更深的生物学上的意义。

    D. 姓氏除了传承,更为重要的是还有竞争,如果把姓氏看作物种的话,那些消亡了的姓氏就可以看作是灭绝了的物种。

    2.下列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使皇权行使者自身的姓氏发展为大姓,中国所有的大姓都和姓氏发展中的“皇室效应”有关。

    B. 目前,有些小姓或奇姓正在消失或正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只要国家制订了相关保护政策,就能避免其消亡。

    C. 中国人的姓氏,是一种让外国欣羡不已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称:姓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遗产。

    D. 如果把姓氏看作一笔珍贵的资源,那么那些小姓、奇姓、罕见的姓更是一种珍稀的资源。它至少给我们保存了一份独一无二的Y染色体的遗产。

    3.下列不属于对“姓氏”作用的解说一项是:()

    A. 提醒人们在取得一个“社会姓氏”的同时,不忘记自己原有的“生物姓氏”可以阻止人们姓氏随意化的倾向。

    B. 一个人原有的“生物姓氏”对于研究遗传素质、人类健康以及疾病,揭秘文化现象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C. 姓氏不仅仅能够标识自己,区别他人,尤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近亲繁殖。

    D. 一个人原有的“生物姓氏”对于研究和探索中国人的来源,揭示我们今天未能预见的许多问题,意义无可估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面子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树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他,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都回答:没空儿。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他说不忙。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我有些生气。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走了的木匠:“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我说:“这人,怪啊。”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春节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我问他:“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摘编自《百花园》,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 “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C. 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D. 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E. 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2.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3.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学和诗一样让我喜欢

    很多人觉得搞数学很枯燥,谷超豪却说:“数学世界充满了精神的创造,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奥妙无穷。”

    1946年,在浙江大学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开始了研究数学的历程。因为才华出众,他被破例允许同时参加两位名家的课程——苏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和陈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数论与傅立叶分析专题讨论。从两者著名数学家那里,谷超豪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从1948年到1956年,谷超豪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在苏步青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数学研究生涯,在K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现出数学方面创造性的才能,迅速成为苏步青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学术骨干。

    法国科学院院士布瑞艾特曾经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这样介绍谷超豪:“谷超豪先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我最初是通过他的著述认识他,特别是他首次阐明的关于杨——米切斯场的存在定理的著作。这项由一位数学家完成的关于物理问题的工作是谷超豪先生独特、高雅、深入、多变的工作风格的典型范例。他是一位向难题进攻(有时是几何学,有时是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这段话是对谷超豪数学人生的精妙写照。谷超豪正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1956年,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瞩目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尖端技术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偏微分方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他致力于把数学应用到航天中去,经其反复设计、选用的方法在我国导弹“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的计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我国国防科研做出了贡献。

    “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作为数学家,谷超豪的身上始终带着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科学的感性。“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是这样。”谷超豪说。

    谷超豪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数学研究中,谷超豪经常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数字化枯燥为神奇的无穷乐趣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1986年,他乘船去浙江舟山讲学时,曾写过一首诗:“昨辞匡庐今蓬莱,浪拍船舷夜不眠。曲面全凸形难变,线素双曲群可迁。晴空灿烂霞掩日,碧海苍茫水映天。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其中,第二句讲的是微分几何的两个著名定理,最后一句则是自己人生的写照。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是谷超豪20年前写的一首诗。他抒发了自己对数学的眷恋之情,也道出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在复旦大学的师生心中,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边学边教”,经常把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1959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根据国家需要,开展了与超音速流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及数值计算的研究。他边学边教,开设了空气动力学和差分法的新课程,培养出了一批力学和数值计算方面的新生力量,现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家春、郭柏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当他开拓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推上这一领域的前沿,而自己又去开拓另一更新的领域。上世纪60年代初,谷超豪率先解决了空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平面超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比美国著名数学家Schaeffer等人的相应结果早了十几年。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李大潜院士在这一领域里建立和发展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局部解理论,并在美国出版了专著。

    “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谷超豪说:“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 大学期间,谷超豪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从他那里谷超豪不仅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B. 在学术研究方面,谷超豪具有的独特、高雅、深入和多变的工作风格受到国际科学界人士的赞誉,他被认为是很有成就和影响的数学家。

    C. 谷超豪在数学方面有创造性的才能,他在K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空间等方面的独到研究使他很快成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骨干。

    D. 谷超豪在导弹研究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他将数学应用于导弹研究,为导弹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是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技术精英。

    E. 本文通过记述了数学家谷超豪数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几个片断,着重表现了他严谨治学、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和悉心培育新人的精神品质。

    2.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他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3.结合谷超豪的认识,谈谈“学理”为什么不能“轻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拘于时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以为桂林、像郡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为天下笑者,何也? ⑦聚之咸阳 ⑧申之以孝悌之义

    A. ①⑦/ ②/ ④⑤⑧ /③⑥ B. ①⑥ / ②④/ ⑤⑧/③⑦

    C. ①⑥ / ②/ ④⑤⑧/③⑦ D. ①⑥ / ②③/ ⑤⑧/④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圣明

    B.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C. 奋六世之余烈 余烈:功业

    D.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人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外连衡而斗诸侯

    A. 天下云集响应

    B.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C.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 树之以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尝跂而望矣             锲而不舍

    B.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杀之以应陈涉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 以为桂林、象郡            自以为关中之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脚镣(liào)    棕榈(lǘ)      刽子手(kuài)    繁文缛节(rù)

    B. 篡夺(cuàn)   戕害(qiāng)   汗涔涔(chén)   乍暖还寒(huán)

    C. 孱(càn)头    埋怨(mái)     恓惶(xī)      冠(guàn)冕堂皇

    D. 蹩(bié)进    罪愆(qiān)    狼居胥(xū)     古陌荒阡(qiā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亢旱    尸骸     脉博     玉枕纱橱

    B. 楔子    辩别     国玺     人才倍出

    C. 蟊贼    珠玑     罗琦     礼上往来

    D. 凝噎    樯橹     料峭     前合后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认为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B.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付,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C. 针对班级学生语文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王老师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 这件事对我而言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备受社会关注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审慎地研究制定过程中,不少专家建议将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分开,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B. 话剧《活在阳光下》由著名编剧孟冰领衔主创,由胡宗琪担任导演,演员方面众星云集:有表演艺术家强梅棣,还有夏喆、吴蕾等一批青年演员共同出演。

    C. 以“梦想中国,诗意绵阳”为主题的“中国第四届诗歌节”4月4日在我市隆重开幕,主办方举办的丰富多彩、新颖独特的主题活动,受到了市民们的热捧。

    D. 南昌大学2014年春季运动会模拟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各个班级的入场式采用演绎不同国家民族风情的形式,精彩频现,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③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

    ④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篮。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牵及英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审.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覘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一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帅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

    B. 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

    C.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踪迹:追踪探访

    D. 帝以践阼岁久            践祚:登上帝位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

    B. 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 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D. 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霖铃》

    (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兴八首》其一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难》

    (4)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

    (6) ___________________,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8)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9)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在不舍。《劝学》 

    (11)履至尊而制六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  

    (12)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  

    (1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李清照·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心理学家为了测定儿童的勇敢,设计了一个名叫“拾柴火”的教育性试验。实验者以保育院的40个小朋友为对象,把一些湿的柴火放在离宿舍不远的地方,而把一些干柴火放在山沟里。在冬天的夜晚,实验者要求儿童去取柴火,发现有些孩子勇敢地到山沟里去取柴,________。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教育,______________,但仍有20多个孩子没有多大变化。这个实验使实验者观察到,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