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7 题,选择题 1 题,null 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7 题
  1. 《法律与人权》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古罗马法学家的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的是

    A. 万民法

    B. 公民法

    C. 《十二铜表法》

    D.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 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 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 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 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材料中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这最有可能出自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 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B.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 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 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

    A.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没有取得实际权力

    B. 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

    C. 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 国共两党必将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战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作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由衷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哪一战役高超的指挥艺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2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三个市(新兴工业城市)的人口总计50万,却从未派出一名议员;而衰败选邑老萨勒姆已成为无人居住的农田,却拥有7张选票。这表明

    A. 英国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B. 英国政府不重视工业的发展

    C.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 新兴工业城市不愿派出议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

    A. 生产力高度发展

    B. 武装暴动

    C. 无产阶级联合

    D. 欧洲一体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雅典,所谓的“公民”,即“一个公民是一个兵士、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分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要亲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须亲自发言与投票”。这说明古代雅典

    A. 防范了专制独裁

    B. 易制定正确国策

    C. 民主范围的广泛

    D. 实行直接民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A. 分封制受到冲击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扩大行省权力   B. 提高行政效率   C. 强化君主专制   D. 加强地方监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  )

    A. 法国1875年宪法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英国《权利法案》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原日本侵华士兵三谷翔回忆1937年12月初的南京时说:“在中山北路附近的广场上,我望见一堆堆尸体,每堆至少五六十具……有很多老人、妇女甚至还有孩子……惨不忍睹……陆军做得太无耻、太过分。”该材料

    A. 可以反映当时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

    B. 可以用于研究日本的“扫荡”政策

    C. 对于揭发日军侵华暴行有重要价值

    D. 可以证实南京国民政府消极抵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宋太祖曾下令:“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 扩大官吏来源

    B. 增加考核难度

    C. 提高官员素质

    D. 防止徇私舞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集权加强

    B. 中央官制简化

    C. 君主专制强化

    D. 行政效率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人认为:“(中国)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 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权力,体现这一目的主要规定是

    A.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 实行责任内阁制

    D. 实行总统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反映了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B. 湖南农民运动高涨

    C. 新的革命道路的开辟

    D.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语汇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与下图相符合的语汇是

    A.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D.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

    A.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长征

    C. 上井冈山

    D. 重庆谈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A. 图①具有民主共和制色彩

    B. 图②诞生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图③确定于七届二中全会

    D. 图①②③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共同纲领》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

    A. 缺乏变革的创断性

    B. 具有历史的延承性

    C. 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D. 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巴黎公社

    A. 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B. 曾经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当天,赤卫队轻而易举地占领了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攻打冬宫时,大门是冬宫防卫长官亲自打开的。这反映了

    A. 沙皇专制统治不堪一击

    B. 工兵代表苏维埃已经掌权

    C. “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方向

    D.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人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至今,共通过了27项修正案。186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在合众国境内或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或强迫劳役都不得存在……。”2009年l月奥巴马在林肯雕像下发表了被戏称为在林肯怀中的演讲。这一情景是对这条修正案最好的注脚。下列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奥巴马和林肯一样都是美国伟大的总统

    B. 美国的民主制度在不断修正中日臻完善

    C. 废除奴隶制后黑人和白人一样有当总统的权利

    D. 奥巴马能够当选总统是林肯废除奴隶制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领导阶级相同

    B. 革命任务相同

    C. 指导思想相同

    D. 革命对象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作出了妥协,这一妥协的显著成果是

    A. 加速清朝统治覆灭

    B. 加快中国独立步伐

    C. 巩固民主共和政体

    D. 推进近代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來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了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我们人民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已经结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中国君主政体的观点。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二中“光荣革命”创造的完美的政治设计是指什么。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体现。在发展民主方面,新中国建立的民主与中华民国时期的民主性质有何不同。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民主政体是指什么。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认为其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才选拔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设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节选自百度百科《科举制度·进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科举制以前的原有选官制度是什么?与原有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那些进步性。

    材料二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8月8日关于科学与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了恢复高考制度。通过恢复高考制度这一重大决策,使其后整个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国家30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来说,没有当年恢复高考,也就没有国家今天的发展成就,因为任何时候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人才培养是最关键的因素。

    ——摘自戴家干《历史的抉择与时代的任务》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与现代高考制度在人才选拔方式和选拔标准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现代高考制度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参观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的会址。结合相关史实,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撰写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表述简练。)

    (2)依据以上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历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