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4 题,材料作文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则易于枯萎。在将对方以及自己的思维极端化的背后,标签是认知上的________,以及对________式教条的渴望,而公民的理性乃至德性需要好的制度来________。

    A. 懒散 墨守成规 滋润 B. 懒惰 墨守成规 滋润

    C. 懒散 一劳永逸 滋养 D. 懒惰 一劳永逸 滋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房的一项是(  )

    A.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B.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C.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D. 斗酒纵观廿一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丁精神的基本特征就是深刻、崇高、锲而不舍的自我批判、自我忏悔、自我完善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全民族、全人类道德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思虑和关切。在人类物质进步的发展历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算社会历史的和精神观念的陈腐垃圾的基本原因

    ②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每前进一步总要有一批思想家最先挺身而出

    ③事实上,这种但丁精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历史进步

    ④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批判精神、忏悔意识和进取意志

    ⑤而个人、民族和人类在精神文明的发展历程中

    ⑥离不开精神进步这一重要层面

    A. ⑥②①⑤④③ B. ④②①⑤⑥③ C. ④③⑤⑥②① D. ⑥⑤④②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科学活动是累积和渐进的,阅读科学史犹如登山,有时我们也可能跑一小段下坡路,或是绕过斜坡,但总的方向还是向上的,每个科学家都可以从前人达到的最高水平起步。相反地,艺术史则是一片冰天雪地,这里参差不齐地散布着许多小山。你可以攀登这些山峰中的一个,并达到极点——但却不能继续登高,只得下山回到平地,不断地重新开始。

    A. 研究科学和艺术都要关注过去和未来。

    B. 科学史和艺术史的阅读方法各不相同。

    C. 科学发展是累积渐进的,艺术发展是非连续性的。

    D. 科学活动经久不衰,相反地,艺术活动短暂易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家》中,以陈姨太为首的长辈借口在家生孩子有“血光之灾”,会冲犯高老太爷的亡灵,强迫瑞珏到城外分娩,致其难产而死。而真正害死瑞珏的是残酷愚昧的封建礼教。

    B. 孔明屯军五丈原,派人挑衅魏军,后者并不出战。孔明就用大盒子装了女子的饰物和衣服,并写了一封信送给司马懿。司马懿看后非常恼怒:“孔明视我为妇人耶!”立刻发兵迎战。

    C. 哈姆莱特请求霍拉旭在戏剧《捕鼠机》上演时,集中精神注视国王克劳狄斯。王子认为如果国王在听到戏词后,隐藏的罪恶仍不露一丝痕迹,就证明他们见到的鬼魂是恶魔。

    D. 葛朗台提出打算帮弟弟还债,德·格拉桑自告奋勇要替葛朗台见债权人,向他们收回债券,把付款日期往后推,只是要葛朗台在清盘总数上多付一笔附加费。提议被葛朗台拒绝了。

    E. 《茶馆》中的小丁宝虽然年纪轻轻,却有胆有识。她讽刺小刘麻子要开办的是缺德公司,警告王利发茶馆要被占。而她为王利发求情,剧终为王利发哭泣,又体现出她善良的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狂士桑悦

    蒋一葵

    桑悦,居海虞之沙溪。家贫亡所蓄书,从肆中鬻得,读过辄焚弃之。时以孟轲自况,每书刺曰:“江南才子桑悦。”

    十九举乡试,春闱策有“胸中有长剑,一日几回磨”等语,为吴检讨汝贤所黜。又作《学以至圣人之道论》,有“我去而夫子来”等语,考官缩舌曰:“岂江南桑生耶?狂士!”遂下第。再试春闱得乙榜,年二十六,籍误以二为六,请谢不为官,不许。

    调邑博士,大学士丘浚慕悦名,召令观所为文,绐曰:“某先辈撰。”悦心知之,曰:“明公谓悦不怯秽乎?奈何得若文而令悦观。”浚曰:“然则,生试更为之。”归撰以奏,浚称善。逾年,按察视学者别浚,浚曰:“吾故人桑悦,幸无以属吏视也。”按察既行部抵邑,不见悦,顾问长吏:“悦今安在?岂有恙乎?”长吏素衔悦,皆曰:“无恙,自负不肯迎耳。”乃使吏往召之,悦曰:“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按察久不能待,更两吏促之,悦益怒曰:“若真无耳者!即按察力能屈博士,可屈桑先生乎?为若期三日,先生来;不三日,不来矣。”按察欲遂收悦,缘浚不果。三日,悦诣按察,长揖立,不跪。按察厉声曰:“博士分不当得跪耶!”悦前曰:“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①,明公贵岂逾大将军?而长孺固亡贤于悦,奈何以面皮相恐,寥廓天下士哉!悦今去,天下自谓明公不容悦,曷解耳?”因脱帽径出。按察度亡已,乃下留之。

    他日当选两博士自随,悦在选。故事,御史出按郡邑,博士侍左右立竟日,悦请曰:“犬马齿长,不能以筋力为礼,亦不能久任立,愿假借且使得坐。”御史闻悦名,数召问,谓曰:“匡说诗,解人颐。子有诸?”曰:“悦所谈玄妙,何匡鼎敢望?即鼎在,亦解颐。公幸赐清燕②,毕顷刻之长。”御史壮之,令坐讲。少休,悦除袜,跣而爬足垢,御史不能禁。

    寻复荐之,迁长沙倅,再调柳州,悦实恶州荒落,不欲往,人问之,辄曰:“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为柳州岁馀,不堪,思归。会丁外艰,服阕,遂不起。既家居,益任诞,褐衣楚制,往来郡邑间。

    (选自《尧山堂外纪》,有删改)

    (注)①汉汲长孺长揖大将军:出自《史记》,汲长孺,指汲黯。汲黯长揖大将军卫青,卫青不但不怪罪,反而更加敬重汲黯。②清燕:清闲,闲暇。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书刺(刺:讽刺)

    B. 绐曰:“某先辈撰。”(绐:哄骗)

    C. 长吏素衔悦(衔:怀恨)

    D. 博士侍左右立竟日(竟:整,从头到尾)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闱,指明清时期春季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应考者为各省举人。

    B. 博士,古代职官名,秦汉时掌管典籍。文中指最高级别的学位。

    C. 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礼节,大多用于平辈之间。

    D. 服阕,古代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官员守丧期满后可继续做官。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连宵旦雨淫,传舍圯,守妻子亡暇,何候若?

    (2)宗元小生,擅此州名久,吾一旦往,掩夺其上,不安耳。

    4.第四段中,桑悦的“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1.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

    诗有叙事叙语者,较史尤不易。史才固以檃栝生色而从实著笔自易诗则即事生情即语绘状一用史法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矣。此《上山采蘼芜》一诗,所以妙夺天工也。杜子美仿之作《石壕吏》,亦将酷肖,而每于刻画处,犹以逼写见真,终觉于史有余,于诗不足。论者乃以“诗史”誉杜,见驼则恨马背之不肿,是则名为可怜悯者。

    (王夫之《古诗评选》)

    2.王夫之与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3.根据材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诗与史的区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对酒①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②,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① 宣和六年,诗人时任符宝郎,后因事罢职而出监陈留酒税。② 裁:写诗

    1.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请简要概括全诗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潜《饮酒》)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投我以木瓜,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木瓜》)

    (8)度尽劫波兄弟在,________________。(鲁迅《题三义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写对子

    贾大山

    梦庄是个贫苦的地方,可是过年的时候,人们很爱贴对子,并且贴得很铺张:街门上贴屋门上也贴,树身上贴个“栽子”,影壁上贴个“斗方”,猪圈的草棚上也要贴个“黑猪满圈”,队里的大车上也要贴个“日行千里”,贴得村里一片火红,十分好看。——遇到雪天,白雪红对子,更好看。

    村里能写对子的人好像不多:一个是西街的黄玉明,一个是东街的路老鹤,后来我也算一个。一到年根,我们就在街上放一张桌子,给人们写对子,东街一摊,西街一摊,大队门口一摊。谁写对子谁拿纸,大队供给墨汁。

    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件很愉快的工作。暖和的阳光下,人们众星捧月似的围绕了我,人人喜气洋洋的,情绪像梅红纸。干部们喜欢写新词,社员们喜欢写古词。新词报纸上有,古词在人们心里:春回大地呀,万象更新呀,三星在户呀,五福临门呀……尽是人间最美好的话语。

    有一天,村南口的路老杏也来写对子。路老杏五十多岁了,高大的身材,焦黄的脸,我到梦庄一年了,从没见他和人说过话,人们也不和他说话——他头上戴着一顶富农的帽子。治保主任见他拿着红纸过来了,说:

    “路老杏,你也写对子?”

    “行么?”他问。

    治保主任也姓路,叫铁棍,平时脸色如铁,说话像棍,人们都很怕他。这时候,却也笑着说:

    “行,过年嘛,你写吧!”

    我却有些作难了,给他写什么词句呢?他想写个“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人们便笑着呵斥他:

    “不行,你有了福气,我们就该受罪了!”

    “要不,写个爱国的内容吧?”

    “你爱国也是假的!”

    他也呵呵笑了,笑得十分好看。他知道人们是在“批逗”他,而不是批斗他——一年到头,他是难得这么一回“批逗”的。他像戏台上的丑角,又是蹙眉,又是咂嘴,抓耳挠腮地表演了一番,然后望着我说:

    “你是城里的学生,有文化,你给琢磨两句吧!”

    我想了一下,挥笔给他写了一副:

    有空多拾粪

    没事少赶集

    横批:

    奉公守法

    人们看了哈哈大笑,都说我写得好,编得也好,果然有文化。路老杏也很满意,“好,就是它了,年年是它了!”墨迹未干,他便一手提了一幅,飞一般走了。“飞”到拐弯的地方,他还故意蹦了两蹦,像扭秧歌,人们笑得更欢了。那天地上有雪,铁棍放声笑着,竟然望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

    “慢走呵,大伯,别摔倒了!”

    铁棍嗓门大,一声呐喊,震得树上的雪簌簌落了一片。

    (选自《梦庄记事》)

    1.简析小说第一段的作用。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请探究小说结尾的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技术与公共利益

    张帆

    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食品加工到金融领域,各种类型的技术专家赢得了空前的器重。

    从就业岗位的占领到市场价格的竞争,工科学生屡屡胜出,一次又一次地巩固了技术至上的观念。他们中流行:“学好英语,学好计算机,努力工作,好好挣钱。”可见,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市场价格被看作评价技术的唯一标准。

    因此,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专家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的制作到互联网诈骗,舆论同声谴责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技术专家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专家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不少人觉得,技术必定是社会历史之中的“正能量”,技术与道德的关系远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大多数技术专家似乎未曾意识到公德对于专业工作的规约。

    相当长一段时间,技术游离于这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之外。可以完成卫星上天的难题而没有兴趣解决抽水马桶漏水,这种状况生动地表明了技术的远大志向。当大部分技术专家簇拥在核潜艇研制、国家电网设计或者石油勘探等各种国家重大项目周围的时候,道德已经提前做出了首肯。从电视机、电冰箱的更新换代到白木耳加工或者橙子保鲜,技术与各种民生问题的结缘是不久以前的事情。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突破,技术与利润之间的联系立竿见影地显现;然而,技术与道德之间的思考并未及时跟上。

    技术免遭道德问责的另一个原因是依傍于“科学”。作为跨入现代社会的一个历史地标,“科学”几乎都是作为褒义词出现。许多语境之中,“技术”与“科学”相提并论,享有同等的尊荣——并且,“技术”常常由于显著的实效而远为引人瞩目。尽管如此,“技术”与“科学”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科学”更多地从理论意义上考察自然界规律,“技术”注重解决某一个领域的具体目标。正是因此,“技术”必须比“科学”更多地考虑具体目标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许多时候,这即是“技术”道德自律的重要内容。人们没有理由忽视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征——罪恶的技术含量正在与日俱增。

    在我看来,现在已经到了谈论技术与公共利益关系的时候了。公共利益通常指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技术专家必须在专业工作之中意识到公共利益的存在,不能因为某一个具体目标带来的利润而放肆地损害公共利益。如果个人或者某个利益共同体的局部收益可能以社会大多数人的损失为代价,这种项目必须坚决否决。由于前景、适用范围以及后果尚未确定,某些技术项目对于公共利益的影响仍在争议阶段,例如生物技术克隆人类器官,转基因农产品充当人类的主要食物。相对地说,另一些技术带来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用福尔马林浸泡肉类食品,将过量的抗菌素掺入动物饲料,或者研制消费者无法识别的假鸡蛋、假大米如此等等,作为技术专家,他们当然深知后果的严重。可是,为什么他们的良知神情安详地默许了这一切?

    不要将公共利益仅仅想象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公共利益事关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那些技术专家。如果电器工程师吃到的是地沟油烹煮的食品,制作假药者买到了冒牌的山寨手机,他们的愤怒决不亚于身边的大众。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践踏公德的后果迟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即使那些腰缠万贯的技术专家也不会例外。

    (选自《民主》2014年1月)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在舆论谴责相关企业、商家、骗子和监管机构时,却容易忽略相关技术专家的责任。

    B. 当不良社会事件爆发后,很少有相关的技术专家公开道歉,这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以为技术是“正能量”,不应受到公德的规约。

    C. 相对于“科学”,“技术”更显实效,注重解决某一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因而需要更多地考虑具体目标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D. 技术专家不能因为利润而放肆地损害公共利益。对于损害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项目,必须否决。

    2.下面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二段用工科学生的流行语,证明当下技术与市场联系紧密,市场价格被看作评价技术的唯一标准。

    B. 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比较,本文强调了“技术”在涉及具体目标时,要考虑到公共利益,要有道德自律。

    C. 通过举生物技术克隆人类器官、转基因食品的例子,来证明技术专家不应违背良知,参加这些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存在争议的项目。

    D. 最后一段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公共利益事关每一个社会成员,践踏公德的后果迟早落在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每个人头上。

    3.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技术长期免遭道德问责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

    宋宇

    在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百年诞辰之际,译林出版社出齐了他现有的四部作品。作家之子兼塞林格基金会负责人马特·塞林格先生第一次来到中国,造访了五座城市。

    塞林格后半生竭尽全力地求取清静,反而每每事与愿违。1951年,他因《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而声名鹊起。1953年,迷人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面世,他搬离家乡纽约,前往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的山区隐居。从34岁到91岁,他都定居在小镇科尼什。

    对于自己的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塞林格是极为抵触的。“媒体、读者从维基百科或传记里读到的,离真实的塞林格非常遥远。”马特从今年起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他不喜欢做父亲的代言人,但必须如此,“真正了解他的人,包含我在内,可能只有三四个”。塞林格经常说:“所有你们想知道的关于我的事情,都在我的作品里。”

    马特亲眼见到塞林格逃避名利和纷扰。“我相信其实他只享受了一天,但是他完全看透了出名这件事的本质,他甚至后悔自己有24小时感觉自己成了名人。虽然如此,他还是一直挣扎自己应不应该或要不要继续发表。”他回忆道。塞林格从1965年后就不再发表作品,1980年后再也不接受采访。他一度想再出版一本书,终究没了下文。

    “塞林格认为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非常神圣而伟大。他觉得,如果能以匿名形式发表,如果能隐居在不公开的环境里,作品秘密地发表,没人知道他住在哪儿的话,他可能会一直发表作品。”马特说,隐居中的塞林格每天都写作五个小时,自己已经花近十年功夫整理,有些“素材”即将出版。

    1974年,因散见于杂志的早期作品被疑似加州伯克利大学生自行编印成选集,塞林格愤而打破沉默,罕见地通过《纽约时报》发声:“我从来不想出版它们,我想让它们完完全全地自然死亡……我不是想掩藏年轻时的笨拙,只是认为它们不值得出版。”“有些故事、我的财产被偷走了。”塞林格原计划只说一两分钟,结果滔滔不绝地申诉下去,“有些人占有了它们,这是非法行为,是不正当的。设想一下,你特别喜欢一件外套,结果别人从你衣橱里偷走了。这就是我的感觉。”“出版是对我隐私的严重侵扰。我喜欢写,热爱写,但只为我自己和我的快乐而写。”塞林格一次又一次靠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利和隐私,但外界的好奇目光始终没有消失。

    1941年11月,从军前夕的塞林格与玛乔丽·希尔德通信过几年。一封信里,他请她在即将出版的《纽约客》杂志寻找自己的新作,评价“霍尔顿系列的第一篇故事”。此前,希尔德一直在《时尚先生》和《科利尔》等杂志上阅读他最早的短篇故事。塞林格推荐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海明威的作品,还提及自己写了小说《哈里·耶稣》,并夸口:“这本书绝对会撕裂这个国家的心脏……并用一个新的、更宝贵的器官替代。”

    从战场归来后,塞林格实现了“霍尔顿”渴望的逃离和隐居。他感到被当地学校的校报记者欺骗,校报记者把这篇难得的访谈交给了更大的报纸。他在自己的农场周围圈上栅栏,那个活泼和充满未知的年轻人藏了起来。他远离世界,世界似乎也逐渐远去。

    “我父亲并不相信所谓现实生活,他更相信二元论的观点,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是梦境。可能这些梦境让人温暖或者快乐,但是他其实一直追求的是他心中认为的那个现实。”马特相信,安静的环境更利于塞林格探索,“他喜欢看到松树生长的地方,看下雪的地方,下雪的过程。”镇民们尊重塞林格的意愿,他们为不请自来的拜访者指路时,往往把他们骗去杂草丛。他们看着大作家购物、进餐、买报纸,并不惊扰他。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去世。马特代表家人发表了声明:

    “塞林格说过,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他的身体离去了,但家人希望他依然与那些他热爱的人同在,无论是宗教或历史人物,私人朋友或小说角色。”

    (选自《南方周末》2019年3月28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塞林格为逃避名利和纷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放弃了发表作品,甚至一度放弃写作。

    B. 加州伯克利大学学生疑似未经允许编印塞林格的作品,作家对此发声表达不满。

    C. 虽然塞林格极力回避大众的关注,维护自己的隐私,但外界的注视始终没有中断过。

    D. 出于对作家意愿的尊重,小镇居民给予了塞林格配合与支持,帮助作家排除外界干扰。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特·塞林格开始向公众回忆父亲,此举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塞林格及其作品。

    B. 塞林格后半生有意和人群保持距离,这也导致了真正了解作家的人寥寥无几。

    C. 1980年后塞林格再不接受采访,主要是因为此前有一段非常不愉快的采访经历。

    D. 1941年塞林格参军前与希尔德的通信表明,年轻的作家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

    3.“他身处这个世界,但不属于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西方科学的大传统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建立了以追求确定性知识和逻辑演绎体系为主要标志的理性科学,而古代中国没有。这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的核心是人文理念。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人民与土地高度绑定,因而是熟人文化、血缘文化、亲情文化,以“仁爱”为理想人性,以“礼”为人文教化的手段。希腊文化是海洋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的混合体,迁徙是常态,因而是生人文化、契约文化,以“自由”为理想人性,以“科学”为人文教化的手段。“科学”就是希腊人的“人文”。

    “自由”即成为“自己”,而“自己”只有通过永恒不变者才可达成。作为自由的学术,希腊的理性科学具有非实用性和内在演绎两大特征。自由的科学为着“自身”而存在,缺乏外在的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自由的科学不借助外部经验,纯粹依靠内在演绎来展开“自身”。中国古代在演绎科学方面欠发达,是因为缺乏自由的人性理想,因为不可能对无实用价值的自由的科学情有独钟。

    希腊理性科学的基础层面是数学四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高阶层面是哲学。希腊数学是自由学术的典范。希腊哲学从自然哲学开始,“自然”是希腊人的伟大发明。在早期希腊思想家那里,“自然”的基本意思是“本源”和“根据”。“论自然”即论万物之“本源”和“根据”。“自然的发明”意味着理性思维方式的发明,即通过内在性的方式(演绎推理)追究内在性(本性)。而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思是“自己如此”。相信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国文化从未把天地万物视作独立于人的客观对象,也从未将这个客观的存在领域统一命名为“自然”。缺乏“自然”概念,是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决定性证据。

    希腊理性科学形成了西方科学的大传统,其精神气质贯穿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始终,为现代西方科学所继承。我们可以把希腊理性科学的精神称为“科学精神”。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有删改)

    1.文章第三段引用老子《道德经》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请根据材料,分析古代中国无法建立“理性科学”的原因。

    3.请根据材料概括“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补,本义指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补,可能是画龙点睛,也可能是画蛇添足……不同的“补”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简答题。

    (1)《红楼梦》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描写到:

    (宝钗)心中吃惊,想到:“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xx的言语。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这段话中,宝钗想到的人是谁?请分析宝钗这样评价此人的原因。

    (2)请概括《呐喊》中王九妈(《明天》)、杨二嫂(《故乡》)、七斤嫂(《风波》)三位女性性格上的共同点和各自最突出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