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技术与公共利益

张帆

一个崇尚技术的时代已经到来。从机械制造、电子设备、食品加工到金融领域,各种类型的技术专家赢得了空前的器重。

从就业岗位的占领到市场价格的竞争,工科学生屡屡胜出,一次又一次地巩固了技术至上的观念。他们中流行:“学好英语,学好计算机,努力工作,好好挣钱。”可见,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市场价格被看作评价技术的唯一标准。

因此,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专家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的制作到互联网诈骗,舆论同声谴责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技术专家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专家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不少人觉得,技术必定是社会历史之中的“正能量”,技术与道德的关系远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大多数技术专家似乎未曾意识到公德对于专业工作的规约。

相当长一段时间,技术游离于这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之外。可以完成卫星上天的难题而没有兴趣解决抽水马桶漏水,这种状况生动地表明了技术的远大志向。当大部分技术专家簇拥在核潜艇研制、国家电网设计或者石油勘探等各种国家重大项目周围的时候,道德已经提前做出了首肯。从电视机、电冰箱的更新换代到白木耳加工或者橙子保鲜,技术与各种民生问题的结缘是不久以前的事情。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突破,技术与利润之间的联系立竿见影地显现;然而,技术与道德之间的思考并未及时跟上。

技术免遭道德问责的另一个原因是依傍于“科学”。作为跨入现代社会的一个历史地标,“科学”几乎都是作为褒义词出现。许多语境之中,“技术”与“科学”相提并论,享有同等的尊荣——并且,“技术”常常由于显著的实效而远为引人瞩目。尽管如此,“技术”与“科学”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科学”更多地从理论意义上考察自然界规律,“技术”注重解决某一个领域的具体目标。正是因此,“技术”必须比“科学”更多地考虑具体目标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许多时候,这即是“技术”道德自律的重要内容。人们没有理由忽视现代社会的另一个特征——罪恶的技术含量正在与日俱增。

在我看来,现在已经到了谈论技术与公共利益关系的时候了。公共利益通常指一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技术专家必须在专业工作之中意识到公共利益的存在,不能因为某一个具体目标带来的利润而放肆地损害公共利益。如果个人或者某个利益共同体的局部收益可能以社会大多数人的损失为代价,这种项目必须坚决否决。由于前景、适用范围以及后果尚未确定,某些技术项目对于公共利益的影响仍在争议阶段,例如生物技术克隆人类器官,转基因农产品充当人类的主要食物。相对地说,另一些技术带来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用福尔马林浸泡肉类食品,将过量的抗菌素掺入动物饲料,或者研制消费者无法识别的假鸡蛋、假大米如此等等,作为技术专家,他们当然深知后果的严重。可是,为什么他们的良知神情安详地默许了这一切?

不要将公共利益仅仅想象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公共利益事关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那些技术专家。如果电器工程师吃到的是地沟油烹煮的食品,制作假药者买到了冒牌的山寨手机,他们的愤怒决不亚于身边的大众。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践踏公德的后果迟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即使那些腰缠万贯的技术专家也不会例外。

(选自《民主》2014年1月)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在舆论谴责相关企业、商家、骗子和监管机构时,却容易忽略相关技术专家的责任。

B. 当不良社会事件爆发后,很少有相关的技术专家公开道歉,这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自以为技术是“正能量”,不应受到公德的规约。

C. 相对于“科学”,“技术”更显实效,注重解决某一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因而需要更多地考虑具体目标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D. 技术专家不能因为利润而放肆地损害公共利益。对于损害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项目,必须否决。

2.下面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第二段用工科学生的流行语,证明当下技术与市场联系紧密,市场价格被看作评价技术的唯一标准。

B. 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比较,本文强调了“技术”在涉及具体目标时,要考虑到公共利益,要有道德自律。

C. 通过举生物技术克隆人类器官、转基因食品的例子,来证明技术专家不应违背良知,参加这些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存在争议的项目。

D. 最后一段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公共利益事关每一个社会成员,践踏公德的后果迟早落在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每个人头上。

3.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技术长期免遭道德问责的原因。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