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推断题 2 题,工业流程 1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蚕丝、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C.所有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 B.乙醇和乙醚 C.乙酸乙酯和丁酸 D.石墨和C6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炔的结构式: HC≡CH

    B.苯的比例模型: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Na2S 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高能原子轰击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熔合,生成一个112号元素的原子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12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

    B. 此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C. 科学家合成的112号元素是金属元素

    D. 112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ⅡB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69 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16 个族,分别对应 7 个横行、16 个纵行

    B.元素周期表指导科学家们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C.第 88 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IIA 族

    D.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有32 种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化学反应总伴随着多彩的颜色变化。下列对化学实验中颜色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呈蓝色

    B.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并微热 4-5 分钟, 再加入少量新制 Cu(OH)2 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溶液变黄

    D.将硬脂酸甘油酯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的红棕色褪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被提纯物质

    乙醇(水)

    硝基苯(二氧化氮)

    乙烷(乙烯)

    溴苯(溴)

    除杂试剂

    生石灰

    NaOH 溶液

    酸性 KMnO4 溶液

    KI 溶液

    分离方法

    过滤

    分液

    洗气

    分液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W、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 和 Y同族, X 和Z 同族, X 的简单离子和 Y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W 和 X、Z 能分别形成分子式为 XW3、 ZW3 的共价化合物,这两种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均呈碱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中Y 的金属性最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 > X

    C.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 W>Y

    D.化合物 YW  与水反应能生成还原性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二氯化二硫(S2Cl2 ) 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 其分子结构与 H2O2相似。常温下,S2Cl2 遇水易水解, 并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S2Cl2分子中含有 1 mol 非极性共价键和 2 mol 极性共价键

    B.S2Cl2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

    C.S2Br2 与S2Cl2 结构相似,沸点: S2Br2 < S2Cl2

    D.S2Cl2 与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2 S2Cl2+2H2O=SO2↑+ 3S↓+ 4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对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H3CH2OOCCOOCH2CH3

    系统命名

    2- 甲基-2-丁烯

    2-乙基丁烷

    3-己酸

    二乙酸二乙酯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海洋是人类资源的宝库。下列关于实际工业中海洋资源的利用, 正确的是 (   )

    A.制钠: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再电解纯净的 NaCl 水溶液

    B.提镁:以海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制备氧化镁固体,用氢气高温下还原

    C.提溴:向浓海水中通入足量氯气,然后直接蒸馏所得溴水

    D.提碘:将海带灼烧、加水浸取、过滤得浸取液,再进行后续分离提纯操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若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4 g 白磷(P4)中含有 0.06NA 个非极性共价键

    B.标准状况下 22.4 L CS2 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4NA

    C.1 mol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NA个乙酸分子

    D.电解 13.35 g 熔融态AlCl3,所得 Cl2 的分子数目为 0.15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   )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橙红色

    C.若欲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可将c 中碳酸钠溶液更换为硝酸银溶液

    D.反应结束后将a 中混合液直接倒入NaOH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分液并进行后续分离提纯操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展示了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a 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缓缓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最后加入乙酸。

    B.试管a 中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酸,目的在于提高乙醇的转化率

    C.试管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目的在于防止倒吸

    D.反应结束后,若观察到试管b 中有少量白色固体析出,该固体可能为NaH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为某“导电分子线”的结构,下列对该有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有 7 个原子共线

    B.最多有 13 个碳原子共面

    C.可发生加成、酯化、消去反应

    D.不考虑立体异构,该分子中共有 7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近年来分枝酸称为某些生化研究的热点,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5,且含有两种官能团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C.1mol 分枝酸最多能与 3mol NaOH 发生中和反应

    D.1mol 分枝酸与1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可能得到4 种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Kevlar(凯夫拉),原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具有超高的机械性能,是制作防弹衣的原材料。Kevlar 的结构片段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evlar 属于聚酰胺类合成高分子材料

    B.图中虚线表示高分子链之间形成了类似肽链间的多重氢键,增强了材料的机械性能

    C.Kevlar 可以发生完全水解,得到一种单体分子,该分子中既含有-COOH,又含有-NH2

    D.Kevlar 高分子链的结构简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下列对以下A、B、C 三种萜类化合物的论述,正确的是(   )

    A.A、B、C 三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B.通过C-C 单键的旋转,物质B 可实现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若不考虑立体异构,A和B  两种物质的等效氢种数不同

    D.A、B、C 三种物质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科学发展是旧理论不断被质疑、被打破的过程。苯曾被认为是“环己三烯”的结构,后经修正成为我们今天所学的理论。如图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环状多烯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丙烯、环丁二烯和环戊二烯均可分别实现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B.上述五种化合物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上述五种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

    D.依照上述环状多烯的结构规律,可以推测“环辛四烯”的分子式为C8H1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芳香酯(分子式:C8H8O2)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的产物重新组合成酯。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则可重新形成的酯共有(   )

    A.10 种 B.12 种 C.15 种 D.18 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现有 A、B、C、D、E、F 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相关性质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电子数和周期序数相等

    C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D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 4,常温下单质为固体

    E

    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F

    M 层比L 层少 1 个电子

    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请给出元素 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2)请将 A、D、E、F 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按照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序(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

    (3)请给出化合物 BFC 的电子式: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 E 与 F 形成化合物 EF 的过程:______。

    (5)请将 A、D、F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按照酸性由强到弱排序(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

    (6)元素 A 的单质常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7)单质 A 能溶于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请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水解反应:(R 代表烃基)R—X+NaOH R—OH+NaBr。A、B、C、D、E、F、G、H 八种有机化合物有如下转换关系,部分化合物的分子式已给出。

    其中,某烃 C 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化合物 A 属于芳香烃,且苯环上的所有氢原子等效(处于相同的化学环境)。高分子聚合物 H 是工业上重要的聚酯纤维,被大量用于制作矿泉水瓶和衣物纤维。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 A 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A 的二氯代物有____种,A 的分子中最多可能有____个原子共平面。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_____,化合物 D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并指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_____。

    (5)二取代芳香族化合物 I 是化合物 B 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条件: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不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CO2;③苯环上只含有一种取代基

    试写出 I 的任意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工业流程 共 1 题
  1. 铝土矿是工业上制备金属铝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Al2O3,同时还含有SiO2 和Fe2O3。工业上可使用碱浸法提取铝土矿中的 Al2O3,其工业流程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铝土矿的浸取效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第一次沉淀时发生了一系列离子反应,除了生成固体 B 的反应外,还有另外两个反应,请分别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液体试剂 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该工艺的副产品存在于滤液 X 中,除 Na2SO4 外,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试列举一项该副产品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_。

    (5)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样品应放置在_______中。

    (6)最后一步电解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冰晶石,其作用是 __________。

    (7)取 10.0 g 铝土矿按照上述工艺进行处理,并在工艺中使用 5.0 mol/L 的稀硫酸。第一次沉淀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铝土矿样品中 Al2O3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可利用乙酸与异戊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制备乙酸异戊酯。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本实验采用环己烷作为溶剂。

    ++H2O

    物质

    摩尔质量(g/mol)

    密度(g/mL)

    沸点(℃)

    水中的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

    131

    微溶

    乙酸

    60

    1.05

    118

    可溶

    乙酸异戊酯

    130

    0.80

    142

    难溶

    环己烷

    84

    0.78

    81

    难溶

    实验步骤:

    ①在A中加入 4.4 g 的异戊醇、6.0 g 的冰醋酸、1.0 mL 浓硫酸、25 mL 环己烷和搅拌磁子。在仪器A上方放置仪器B,保证磨口严密,并将整个装置固定。

    ②打开磁力搅拌并缓慢加热A,直到溶剂开始回流。保持此温度加热,维持体系回流 50 分钟。

    ③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25mL水洗一次,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至中性。

    ④最后再用水洗涤有机层一次,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

    ⑤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合适馏分,得乙酸异戊酯 3.51 g。

    (1)仪器B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在“打开磁力搅拌并缓慢加热A”前,遗漏了一个重要操作。此疏漏可造成整个实验失败并引起火灾风险。此遗漏的操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步骤④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

    (4)步骤⑤中通过蒸馏获得最终产品时,实验者应在_________℃ 左右收集产品。通过计算,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

    (5)在真实的合成实验中,往往会在装置 A 与装置 B 之间添加一个分水器(如图)。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溶剂环己烷和反应中生成的水形成二元共沸物,沸腾时二者共同蒸出,经冷凝后落入分水器中。此时分水器中液体也会分层,被带出的水分处于_________层(选填上或下)。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分水器在此实验中最大的作用是________。分水器的另一重要用途是观察和控制反应进度。假设本实验产率达到 100%,且反应生成的水被全部蒸出并完全冷凝,则分水器中可分离得到的水的体积为_____mL。(水的密度取1.00 g/mL,不考虑浓硫酸中的水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