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A.  B.

    C.  D.

    2.对上图所示地区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形区是该国人口、粮食生产最少的地区 B. 丙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C. 乙地形区是该国重要的石油产区 D. ②~⑤各河流皆属北冰洋水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艘船从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该货船装载的是某食用货品,最可能是:

    A. 咖啡豆 B. 香蕉 C. 大米 D. 牛肉

    2.该货船经过图中海峡时,当地居民说  C岛南部群岛上的动物视力退化严重,出现了白内障羊、盲兔、盲鸟、盲鱼等怪现象。分析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全球变暖 B. 臭氧层破坏

    C. 赤潮危害 D. 酸雨污染

    3.当B地天气干燥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春旱 B. 洪涝 C. 台风 D. 寒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A中是黑海唯一出海门户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与图B所示气候类型(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相符的地区位于

    A. ①、②海峡附近地区 B. ②、③海峡附近地区

    C. ①、③海峡附近地区 D. ③、④海峡附近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充分利用海陆风 B. 避开天敌

    C. 低湿地分布较广 D.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B.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D. 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 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上升气流显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为地中海气候 B. 降水北少南多

    C. 沿岸渔业资源贫乏 D. 科罗拉多河航运价值不高

    2.近年来,墨西卡利芯片制造业获得较快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原料丰富,便于就近加工

    ②土地价格、工资水平低

    ③原有科技基础雄厚

    ④靠近美国西部“硅谷”,交通便利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 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 图②中部为天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 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 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2.对图中四省区农业生产的表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是

    A. ①②③④都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B. ②④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 ②是我国著名的绿洲农业区,④分布着河谷农业

    D. ①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地基,②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 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 丙是我国十大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 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要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出现水质变差、污染严重的现象。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附近胜利建成。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泰山站地方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77°E,74°S)正式建成开站。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164°E,75°S)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材料二 据报道,美国准备花5年时间,耗资1.25亿美元修建南极“高速公路”。这种特殊的“高速公路”起点站是麦克默多,横跨罗斯冰架,越过南极山脉,到达南极点,全程1 600千米。

    材料三 南极地区图和泰山站图。

    (1) 有关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考站所在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B.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均位于东半球

    C.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罗斯海新站位于泰山站的东南方向

    D.泰山站的房屋设计(如上右图所示),主要目的是防紫外线辐射

    (2)我国在冰穹A附近建立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的意义重大,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展对南极冰层、大气和气候等的研究活动

    B.展示我国的国力和科考水平

    C.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地点

    D.拥有和开发周围地区的矿产资源

    (3)南极“高速公路”起点站麦克默多的纬度大约是       ;若沿南极“高速公路”从麦克默多驱车前往南极点,前进方向是      

    (4)当泰山站建成开站时:北京时间为       ;过了这一天,武威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      

    (5)每年的7月17日左右,我国南极中山站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都会迎来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此,中山站每年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天左右,罗斯海新站每年极夜持续的时间比中山站更       (长/短)。

    (6)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简述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