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2017年我国文化总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9%。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程式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其中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材料二:

    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

    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

    在这种理念下,强势游戏“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人物,让人们在游戏中体会文化。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这个过程是长线的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匠心,需要更开放的连接协作。

    (节选自李慧《新文创呼唤匠心》)

    材料三:

    2018年6月27日,北京电影小镇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一期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届时,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来助力黑庄户乡的发展与振兴。

    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变成实际操作的东西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特别像电影产业等则需要一定的土地。对于国内的很多乡村来说,土地一大片,缺少的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而文化产业则是最适合进入乡村、拉动乡村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样,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农村也可以解决。如此看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没有污染,同时乡村也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创新源泉,可见,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理想选择。

    另一方面,从农村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振兴,就一定要和城市结合起来,把城市的要素、资本、人才、产业引到广大的农村,二者融合发展。实际上,即将建成的北京电影小镇就是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

    北京电影小镇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北京电影小镇以广大的土地为基础打造配套居住区、电影产业核心区、文化旅游生态区,聚焦生产—生态—生活,形成“三生”融合的小镇空间格局。北京电影小镇这种发展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典范。

    (摘编自《北京电影小镇: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文创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增长,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产业。

    B. 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却很落后,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仅为4%多一些,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C. 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工的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创产业发展来推动当地乡村的振兴,实现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D. 传统文创产业只注重娱乐,而不关注产品在生成、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不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符合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也很好的实践了政府倡导的“互联网+”这一理念。

    B. 文化产业之所以适合进入乡村,能很好地推动乡村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文化产业没有污染,二是乡村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源泉。

    C. 北京电影小镇将在黑庄户乡打造出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这一发展模式可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

    D. “王者荣耀”、《一人之下》、《庆余年》、《藏地密码》等游戏和文化作品,是产业运作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品。

    3.如何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数据”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小说想要表达的是,技术是反诗意的,对于依赖个体心灵和内在情感的诗歌来说,技术永远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日前,《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又引发众人关注。这促使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是否合理?让小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进入诗词是否合适?

    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二者各自的特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正所谓各言其志,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而诗作的水准则由诗人的才性神思所决定。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需要在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不啻为对诗词的解构。

    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体察涵咏,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腻深刻地触及其内涵和义旨。

    小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的诗词教育?事实上,我国古代一直有绵延不绝的“诗教”传统,古典诗词的关键功能在于涵养人的性情,使之归于温厚。正如钱穆所说,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家的全部人格,它对读者的劝诫安慰如朋友兄弟般亲切。伟大的诗人修辞立其诚,吐露真性情,读者阅读其诗,不仅会为其真情感动,也很容易为其人格及人生境界感动,而心向往之。小学生使用大数据固然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但这与诗词的教育旨趣相异。拿苏轼诗词来说,让孩子们将其看作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具体作品中感受苏轼的悲欢离合、开朗豁达与家国情怀,并进一步培养起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是比作为大数据视野下的客观对象而得出粗浅认知,要更有意义吗?

    《庄子•天地》篇中激烈地拒斥技术,认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那么小学生使用大数据,有没有技术的“滥用”之嫌?这个问题姑置不论,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蓬勃诗心不要就此遮蔽。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以一篇小说和报道为例,提出了两个问题,作者认为“大数据”对当前工作没有帮助。

    B. 文章通过对诗词和大数据各自特质的分析,论证了大数据研究诗词的不合理性。

    C. 文章将体察涵咏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论述了感性启发对诗词教育的意义。

    D. 文章论述两个论题之后,指出了大数据对孩子诗心的危害,回应了开头提出的疑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没有注意到诗词主观性、整体性的特质,无法触及诗歌的本质。

    B. 诗词中的意象和兴味往往只可意会,所以读者无法感知、理解诗人的人文精神。

    C. 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很难真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D. 在诗词教育中应通过情感教育来帮助人涵养性情,塑造人格,提升人生的境界。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古典诗词的主观性极强,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故事,能流露出作者的人格。

    B. 对诗词的欣赏研究只能采取整体感知到方法,而大数据无法对诗词进行整体化处理。

    C. 《庄子·天地》篇中指出技术的滥用会导致心灵的遮蔽。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技术。

    D. 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只能获得理性认识,而不能与诗词内外的自然生命发生情感共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孤   儿

    邓元琼

    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

    小时候,除了上学,就是每家轮着去吃饭。谁敢对我不好,他家就遭报应,不是新衣服突然冒个洞,就是他家的菜莫名其妙地消失。我能不知不觉拿走任何一家的东西。我知道哪家桃最甜,哪家桔最酸,哪家鸭子下绿蛋……

    十岁那年的春天,队里来了一男一女。队长说,大家注意,这是当年的小地主陈友文,和他老婆从英国回来,曾在省城做大学教授。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我问了所有的小孩,有的说,男的是牛神,女的是蛇神。有的说可能白天是人,晚上就是鬼和神。我也觉得他们有问题,首先皮肤比一般人白,走路的样子也不一般,特别是那女人,只有神仙和妖怪才会那么好看。

    晚上,我带上水枪,钻进了他们床底下,想着等他们变牛或变蛇时,就给他们喷水,看他们还变不变。他们用野菜拌稀粥后,就在那慢条斯理地咽,我等得不耐烦,就撕扯他们的毯子。饭后,他们举着昏暗的煤油灯,来到另一个屋里,我轻轻跟上。他们神神秘秘地下了地窖,我毛发就竖了起来:快变了!突然一阵颤抖,水枪也掉了,先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然后就静下来。我悄悄来到地窖口,我的妈呀,地窖里全是书!他们就坐在煤油灯下看着,那神情很专注。我突然激动起来,偷!不,是拿!半夜里我抱走了一摞书。看完后,我就悄悄还回去。当然,弄脏了些,没办法,又换另外的看。过了段时间,我还发现了儿童故事书,有一本《安徒生童话》,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我好喜欢。

    早上,看他们静静地去放牛,天黑时,静静地带着野菜回家,好像什么都没发生,我想特务真笨。有一天,那个女特务晕倒在男特务的背上,我听一个妇女在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都快饿死了。”我就突然一阵心酸,眼泪涌了出来。那一刻,我很惊奇,自己居然会哭,好像从前从来没有流过泪。不能让他们饿死。我才想起,已经好久没偷过东西了。晚上去了一趟队长家的鸡窝,还真有两个蛋。换书时,偷偷地放到他们灶上。我常常到小河去,捉了鱼,悄悄放在他们盆子里,有时也顺便拿集体种的一些菜和嫩玉米红苕之类的给他们。

    秋天的时候,我的小床上,烂席换成了一床线毯,还有两套改小了的旧衣服。我的泪又出来了,我知道那线毯就是我撕过的那床。

    那个冬天好暖和。

    春节的时候,我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没有谁替我高兴。我把奖状名字抹去,悄悄地放他们桌上。也不知为什么要那么做。像往常一样我抱着书翻窗而去,却被两个人影堵在窗下:“孩子,不要跑了。”女特务声音很温柔,“走,到屋里去说话。”我发现桌上放着一碗回锅肉,还有三大碗蒸饭,口水就不停往下咽,男特务声音有些沙哑:“今晚我们专门请你吃饭,因为我们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平反了,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特务了。”回锅肉就堵在我的咽喉里,下不去,上不来,任眼泪往下淌。我多么希望他们永远在这里当特务。女人给我擦干眼泪,它又流下来了。女人也哭了,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孩子,我们——从来——没想——过,在这——里救我们——命的是一个这么小的——孤——儿……”

    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头写”我是天下最自由的孩子”,不仅为下文中“我”的许多“出格”行为作铺垫,还暗扣标题“孤儿”。

    B. 小说写小朋友们对春天来的一男一女的推测以及“我”对他们的感觉,是为了印证队长的话:他们是特务,牛鬼蛇神。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女“特务”晕倒后,一个妇女说“造孽啊,饭都没得吃”体现了普通人的善良。

    D. 从“我”与素不相识的一对“特务”之间的故事,能看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2.小说三次写到了“我”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小说以“他们走的时候,送了我一地窖书”结尾有怎样的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①

    杜牧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②。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③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④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注释: ①此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  ②一阳生:指冬至日。 ③辇下:京城,此指长安。   ④姜被:后汉姜肱与兄弟常共被而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向是(   )

    A. 第一句写作者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

    B. 第四句作者从对方落笔,遥想在京城的弟弟此时也惦念着自己。

    C. 第五句“姜被”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思念和关爱。

    D. 作品感情深挚,联想丰富,语言深婉,格调高雅,富有生活气息。

    2.尾联“疑”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B. 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C. 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D. 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诏,特指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诏令,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策、令、玺书、教、谕等。

    B. 迟明,古代用于表示时辰的词语,意思是天亮的比较晚。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各时辰各有其名,诸如平明、质明、平旦、旦明、食时、晡时、黄昏、人定等。

    C. 移,指调动官职,是平级调动。迁,也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D. 左右,是古今异义词,文中指侍从,与“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一句中“左右”同意;现代汉语中,一般作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也可作实词讲,意思是支配,操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 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 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 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位于我国大西北腹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被沙漠包围,生态系统脆弱,长期处于荒漠化的威胁中。多年来,宁夏几代治沙人     ,用辛勤和智慧,锁住了漫天黄沙,构筑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创造了一个个绿色奇迹。

    “黄沙滚滚不见路,跟着驼铃找宁夏。”这是60多年前宁夏的真实写照。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只要刮一场大风,上了房顶的沙子和沙漠连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着沙坡走上自家房顶。随着荒漠化的日益严重和沙漠的不断进逼,很多村庄甚至被迫数次搬迁。(   )。在灵武市的黄河东岸,百余亩“天使林”“师生林”等公益林在阳光下      ,与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起默默抵御着风沙的侵蚀。在这片万亩荒滩上植树造林的带头人是“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40年来他带领宁夏白芟滩防风固沙林场干部职工一起战沙魔,营造了63万亩绿色屏障,阻挡住毛乌素沙漠向西侵蚀,创造了世界闻名的“白芨滩治沙路径”。从被迫抗争到主动出击,从“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从“老典型”到“新面孔” ……在与沙漠            的搏战中,不断涌现出的治沙人,建起了片片绿色“长城”,改变了宁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仆后继  抚今追昔  亭亭玉立  旷日持久

    B. 前赴后继  曾几何时  傲然挺立  经年累月

    C. 前赴后继  抚今追昔  傲然挺立  旷日持久

    D. 前仆后继  曾几何时  亭亭玉立  经年累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B.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C. 严重的沙害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安全。

    D. 严重的沙害不仅长期威胁着当地群众生活和生产安全,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面对困境乃至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

    B. 面对困境和绝境,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

    C. 宁夏治沙人对于困境乃至绝境没有屈服

    D. 宁夏治沙人没有屈服于困境乃至绝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最多不超过25个字。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传统通信”有了即时通信,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没有颠覆传统通信行业,________;在金融领域,“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支付宝,互联网金融正在有序推进;在传统零售、集市、百货卖场等商业领域,“互联网+”促进其加速升级换代,迅猛发展。事实上,________,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工业、农业的“互联网+”正在全面推动其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2月3日,杭州惠兴中学的晨会上,学校为优秀学生颁发了一件特别的奖品——两棵学校自种的青菜,这一“前无古人”的做法吸引了不少眼球。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的福建南安九都中学“‘期中考’表彰大会”上,学校将土猪蹄和腿肉作为奖励颁发给优秀学生,赢得了参会家长的一致好评。是效仿了古时候的功名肉做法,以祝愿学子们能够“筋膀蹄名”。

    针对这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感触?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