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情景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王昌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开篇点题,流露诗人漂泊羁旅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与思考紧密相连,孔子在《论语》中早就有了精辟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5)请把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默写完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 bié(__________)。

    (2)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__________)?

    (3)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 zhòng(______________)。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鹰从天空中俯冲下来,把一只野兔抓走了。

    B. 只见父亲斜侮在沙发靠背上,随意地摆弄健身球,心平气和,神情安详。

    C. 有一位邻居,总是无理硬拗到有理,见异思迁,令人头痛。

    D. 他在讲台上说错了一句话,立刻引起哄堂大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

    A. 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署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季节”应改为“地方”)

    B. 一个人民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删掉“党的教育事业”)

    C. 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把“水平”改为“需求”)

    D. 毛泽东同志“高峡出平湖”的伟大预言终于达到了。(“达到”应改为“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

    人人需要关心,需要快乐,需要祝福。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关心,那我就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那我就送你一条银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元方年七岁

    (2)尊君在

    (3)元方人门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对文意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C. 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陈太丘和友人之间的活动。

    D.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驾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眉眼口鼻争能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丑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吾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子不知汝面安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位居吾上/常一人居外   B. 然后子方可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 故吾位居汝上/温故而知新   D. 尔有何能/子有何能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 能 观 美 丑 望 东 西 其 功 不 小 宜 居 汝 上 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皇帝的新装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    )

    A. 形容声音甜美   B. 形容单纯幼稚   C. 形容心底纯洁   D. 形容无所顾忌

    2.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横线的句子是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B. 结尾由个小孩说出真相,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 文中画波浪线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说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的心理。

    D. 本文中的皇帝是最大的骗子,因为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还欺骗臣民百姓。

    3.“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一句中“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向生命鞠躬

    (1)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2)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3)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4)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5)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6)“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7)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8)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9)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10)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

    2.第(2)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难以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鞠躬

    4.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学习上有拦路虎,思想上有包袱,感情上有疙瘩等,但我们又常常能得到乡亲邻里、同学老师父母长辈们的热情关怀和帮助。请你就以上某一方面为内容,以“当       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②“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

    (1)《朝花夕拾》里有不少与读书有关的叙述。请写出这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2)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用一句话,写出你读《朝花夕拾》的感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