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8 题,判断题 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

    A. 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

    C. 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

    D. 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8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

    A. 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

    B. 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

    C. 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

    D. 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 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 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他

    A. 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C. 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D.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 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 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 从天人感应出发

    C. 从万物本源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这反映了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追求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评价唐朝张旭的书法作品:“用笔的顿挫使转,刚柔变化,内撅外拓,千变万化,神采奕奕,有音乐的旋律,诗的激情,绘画的笔情墨趣。”该作品属于

    A. 小篆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

    A. 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 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 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

    A. “大一统”理念

    B. 天人感应思想

    C. 民本仁政观念

    D. 封建迷信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季路问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A. 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

    C.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C.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 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 《韩非子》

    B. 《论语》

    C. 《老子》

    D. 《墨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 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 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

    C. 主张“顺其自然”

    D. 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先秦比较完整体现这一思想的流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这表明他

    A. 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

    B. 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

    C. 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

    D. 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者认为,儒学从只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支,到进入王权的视野并形成独霸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儒学的法家化”,为了佐证这一观点,该学者最有可能引用的史料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D.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 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C. 出现了“诸子百家”

    D. 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列出了165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元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17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被称为“中国火药王”。古代“火药”

    A. 源自于道士炼丹的发现

    B. 宋元时期开始用于军事

    C. 推动欧洲“地理大发现”

    D. 由西方殖民者传遍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为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标志,它以《兰亭序》局部作背景,主体图案是王羲之所写的“书”字。对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主体图案结构形体严整

    B. 背景文字便于抒情达意

    C. 书法奖标志兼有楷书和草书

    D. 主体图案体现东晋书法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

    B. 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

    C. ③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D. 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繁盛期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 ①②④③

    B. 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 ③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宋元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文化需求不断扩大。下列文学作品中适应这一时期文化需求而出现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儒林外史》全书没有一个中心人物,它是由许多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构成的一本描写社会生活的书,其中商贾形象占有一定比例.而其间大部分是扬州盐典商人的形象。此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B. 扬州经济日趋繁荣

    C. 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D. 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5 题
  1. 楚辞产生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屈原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离骚》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朝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字体,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在开始形成之际就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原名文濬。大学期间他特别崇尚某一思想家的学说,取名“知行”。中年时,他又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为“行知”。据此判断,他曾崇尚的这一思想家是王阳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训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三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这一变革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了“以法为本”,强调文化教育是“为政之首”,有着不宜忽视的积极意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二  阳明继起,发为学贵自得之论,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  清初大儒黄宗羲虽宗阳明,但主张多读书以穷理之变化,并以实践为归。顾炎武不谈心性,他的治学范围,以典章制度、社会经济为主,诸家以顾氏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汉武帝“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是接受了哪一儒学家的建议?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变革”带来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分析阳明心学蕴含的思想价值。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大儒的共同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宋代问世或完善的三项科技发明,概括其外传到西欧后对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宋代儒学家在结合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创造的新儒学体系是什么?其集大成者是谁?对后世有何积极影响?

    (3)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指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它的流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