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多选题 3 题,综合题 2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3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9 题
  1. 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

    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 9.0L B. 13.5L C. 15.7L D. 16.8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   )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

    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微粒有多种表示方式,下列各组不同表示方式一定代表同种微粒的是

    A.C3H6、CH2=CHCH3 B.-OH、

    C. D.、1s22s22p63s23p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生活、生产必需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锌粒与盐酸反应时,若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可加快反应速率

    B.标准状况下,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7"

    C.氯化钠中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氯化钠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而熔融态氯化钠导电是物理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或CCl4均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PCl3和Na2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24Mg34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  3-甲基-1,3-丁二烯

    B.    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通常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B.化合物的内在结构----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C.反应温度的高低----化学平衡的移动程度

    D.反应物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pH试纸显红色的溶液中:Na+、NH4+、I-、NO3-

    B.含有0.1 mol/LFe3+ 的溶液中:K+、Mg2+、S2-、SO42-

    C.由水电离出来的c(H+) = 1×10-13 mol/L的溶液中:K+、CO32-、Cl-、NO3-

    D.常温下,的溶液:Na+、K+、CO32-、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右图是反应CO(g)+2H2(g) →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 510 kJ

    D.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 91 kJ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室温下,对于0.1mol/L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用相同浓度的硝酸中和该氨水,硝酸体积小于氨水时,溶液可能呈中性

    B.温度不变,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不变

    C.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D.该溶液的pH=1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表示水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线上任意点溶液均显中性

    B.b点时,溶液的pH=6,显酸性

    C.图中温度T1>T2

    D.在水中通入适量HCl气体可从a点变到c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对于常温下的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某氨水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若1mL pH=1的盐酸与100m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的pH=11

    C.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D.1.0×10-6mol/L盐酸的pH=6,1.0×10-8mol/L盐酸的pH=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 B.Ba(NO3)2 C.Na2S D.BaCl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1L 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数约为6.02×1023

    B.18g D2O(重水)完全电解,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

    C.34 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约为6.02×1023

    D.STP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约为3×6.02×10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中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装置①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2e-===Fe2+

    B.装置②研究的是电解CuCl2溶液,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装置③研究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三个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含0.1 mol H2SO4),恰好完全反应成盐和水,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A.6.4g B.3.2g C.1.6g D.0.8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相关实验中,由“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取某溶液少许,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含SO42-

    B

    向纯碱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苯酸钠溶液中,溶液变混浊

    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C

    某溶液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CO32-或SO32-

    D

    取少量Fe(NO3)2试样加稀硫酸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一定温度下,将1molA(g)和1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A(g)+ B(g)xC(g)+D(s)。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式中x=2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

    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

    B.往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Al3+完全沉淀: A13++2SO42-+2Ba2++3OH-A1(OH)3↓+2BaSO4↓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至刚好沉淀完全:

    D.向含有0.1 mol溶质的FeI2溶液中通入0.1 mol的Cl2:2I— +Cl2 I2+2C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c(CO32-)> c(HCO3-)> c(OH-)>c(H+)

    D.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如下图所示在一块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mol/L的KI(含淀粉溶液)、NaOH的酚酞(C20H14O4)试液、FeCl2(含KSCN)溶液各一滴,在圆心处放置一粒芝麻大小的KMnO4的晶体,向KMnO4的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用表面皿盖好。根据上述描述涉及到的元素,回答问题:

    (1)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共有______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长周期主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已学知识分析a、c处的可能出现的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溶液中,还原性为HSO3−>I-,氧化性为IO3−>I2>SO42−.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处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点→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溶液中的I-为0.5mol时,加入的KIO3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们学过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等,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有关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____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体系压强

    (3)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的_____。

    A.充入少量氨气      B.降温至0℃      C.充入少量硫化氢   D.加压

    (4)常温下,将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

    ① 浓度为的氨水b L;② 的氨水c L;③ 的氢氧化钡溶液d L。则a、b、c、d之间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取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___(填“A”或“B”);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质量为,则___。(选填“<”、“=”、“>”)

    (6)某温度时,在25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CH3COOH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B.在B点,,且有

    C.在C点:

    D.在D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Na2S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Na2S2,其溶液显黄色并有强碱性。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Na2S2的电子式___________该物质中所具有的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Na2S表现了_____________性,当生成1mol Na2S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2)在碱性溶液中,多硫化钠Na2Sx (x≥2),可被NaClO氧化为硫酸钠,而NaClO被还原为NaCl, 若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则X的值为________。

    A. 5            B. 4               C. 3                D. 2

    (3)常温下Na2S溶液显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pH=10的0.1mol/LNaH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

    (1)结构D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结构A的每两个碳原子之间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写出金刚烷的分子式___________;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该芳香烃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______

    a.它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它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4)下列有关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不符合通式CnH2n+2的烃都一定含不饱和键;

    b.烃分子中H原子个数不一定都比C原子个数多;

    c.若知道了某烃的C、H原子个数比,只能得出该烃的最简式,不可能得出分子式;

    d.烃分子中H%最高的是甲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填空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用于制取SO2和验证SO2的性质。已知:1.0mol/L的Fe(NO3)3溶液的。试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管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个装置分别先后验证了SO2的哪些性质_______。

    A.吸附性、酸性、还原性              B.还原性、酸性、还原性

    C.漂白性、酸性、还原性              D.漂白性、酸性、氧化性

    (3)SO2和品红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鼓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此操作是否有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分析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及观察到的现象。(写两种)可能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可能②: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

    (6)若用2.0mol/L 的NaOH溶液吸收SO2尾气,请画出该尾气吸收装置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Na2SO3固体因部分被氧化而变质。为测定样品纯度,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甲同学)称取m 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盐酸,再过滤,将残留固体洗涤后进行烘干,冷却后称得质量为m1 g。

    (1)BaCl2溶液必须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_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BaCl2溶液不足,还需继续在滤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进行过滤。洗涤残留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洗出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溶液,可以判断残留固体是否洗涤干净。

    (2)判断残留固体质量m1 g能够作为实验测定值代入计算式,推算样品纯度,必须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称取m g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用滴定管取V mL于锥形瓶中,用浓度为c mol/L的标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关系为:SO32- + MnO4-  SO42- + Mn2+ (未配平)

    (3)配制样品溶液时,不一定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选填答案编号)。

    a.容量瓶     b.玻璃棒     c.滴定管     d.烧杯

    (4)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管液面变化如图所示,从图Ⅰ图Ⅱ显示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液氯储罐中常混有NCl3,当液氯中NCl3的质量分数达到4%以上就有爆炸危险。

    (1)NCl3易水解生成一种碱性气体和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氯气中的NCl3含量,将一定量样品先通过足量盐酸吸收NCl3(反应为:NCl3+4HCl→NH4Cl+3Cl2),再用400 mL 20.0%(ρ=1.22g/cm3)的工业NaOH溶液吸收所有的Cl2,测得吸收后NaOH溶液增重51.4 g。经测定NCl3吸收管内NH4+质量为0.270 g。

    ①上述工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

    ②计算该样品中NCl3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样品是否安全?(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链烃A(C5H8)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链烃B是A的不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B经催化氢化转化为正戊烷,写出B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