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法律应该是

    A. 习惯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自然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中美开始结盟对抗苏联

    B. 国际形势影响美国对华态度

    C. 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D. 利于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    )

    A.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反动的时期,但如今人们重新思考,认为它自有其非同凡响和意义深长之处。下列各项,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有

    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②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孙中山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④出现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 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 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 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 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见证了英国13位首相的更迭,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据此可以

    看出,英国君主

    A. 为了显示公正,拒绝行使手中的权力

    B. 是世袭的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 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 是没有实权的虚君,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秦王请群臣议。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秦始皇纳其言。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A. 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B. 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

    C. 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

    D. 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B. 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 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D. 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

    A.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 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B. 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 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B.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D. 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王定保《唐摭言》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A. 选官制度始于隋朝

    B. 科举成为唐朝主要入仕途径

    C. 唐太宗时科举制达到鼎盛

    D. 位极人臣均有进士出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材料主要说明西周

    A. 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B. 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

    C. 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D. 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的工商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该阶层不可能

    A.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B. 不满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

    C. 要求改变平民的处境

    D. 反对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B. 地方相对独立

    C. 国家体制尚未健全   D. 固化家国一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01年3月,鉴于总理衙门法定地位不强,衙署和编制过于简单,根据驻北京外交使团的照会,李鸿章提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这反映了清政府

    A. 由被动外交转为主动外交

    B. 进一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 吸取了义和团事件的教训

    D. 与列强开始了平等交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密尔认为,代议制民主政治下,“它”的第一个职能是:“……谴责那些该受责备的行为,并且,如果组成政府的人员滥用职权,或者履行责任的方式同国民的明显舆论相冲突,就将他们撤职,并明白地或事实上任命其后继人。”这里的“它”是指

    A. 总统

    B. 议会

    C. 内阁

    D. 法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汉书》载:“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次改革

    A. 废除了分封制度

    B. 削弱了封国势力

    C. 体现了儒学独尊

    D. 改行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尖锐地批评皇帝所为,敢于自请辞官,还多次出现群体性的直接上朝抗争现象;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 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

    B. 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

    C. 丞相制度被废除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下对历史上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隋唐以后成为主要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B. 注重选拔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才

    C.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D. 客观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机构办事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蒋介石日记》载:“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综合判断,这则日记写于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全民族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国抗日名将孙立人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获得过由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第三等级不列颠帝国勋章,这主要是表彰他在

    A. 淞沪会战中痛击日军

    B. 太平洋战争中配合英军

    C. 缅甸对日作战中解救英军

    D. 南京沦陷时救护英国侨民不受日军屠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 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 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 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南书房、秦朝的御史大夫

    D. 明朝的内阁、宋朝的枢密院、元朝的行中书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A. 宗法制、郡县制

    B. 分封制、郡县制

    C. 分封制、行省制

    D. 郡县制、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 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B. 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 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深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异、神秘、壮观、肃穆……其中有不少城市还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个词,产生角逐。只有一个词,它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受用,它静静安踞在并不明亮的位置上,留给那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

    ——余秋雨《行者无疆》

    材料二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帕特农神庙被改为教堂。为了抹去异教的历史,许多雕刻被污损了。后来雅典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基督教堂随之被改为清真寺,寺旁还设置了尖塔,雕像遭到进一步污损。……1801年,英国大使埃尔金伯爵着手把雅典卫城的艺术品大批运回英国。……19世纪初,到这里来旅游的北欧贵族日益增多,数以百计的雕塑碎片被他们顺手拿走当作纪念品。现代人为的灾难所造成的破坏在对雅典娜奈克神庙的破坏中表现得最为显著。随着酸雨对大理石的溶解,雅典娜奈克庙可以说正在分崩离析。这座象征着胜利的庙宇,现在由于受到人类的破坏而形象怪诞,失魂落魄。

    ——《永久的辉煌·雅典卫城》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余秋雨把“伟大”这个词留给罗马的理由。

    (2)材料二指出雅典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上面临着怎样的问题。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雅典卫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你认为应该如何加以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1年,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竣工。1885年中法战争后,洋务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司——开平铁路公司。尽管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保守势力的反对最为激烈,洋务派往往在争论中寡不敌众,但是到1895年为止,全国仍陆续修建了360余公里的铁路。

    ——据冀城《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

    材料二  因而中国建设大业必须以交通政策为头等重要,交通则以修铁路为先。“建设之大计,当远测于十百年后,始能立国于基本于永久。建设最要之一件,则为交通。以今日之国势,交通最者,则为铁路。无交通,则国家无灵活运动之机械,则建设之事,千端万绪,皆不克举。故国家有之交通,如人之有手足四肢。人有手足始可以行动,始可以作事;国家有交通,始可以收政治运用后活之效。否则,国家有广大之土地,丰富之物产,高尚思想之人民,而无交通以贯输之,联络之,则亦有等于无。譬智之人而无手足,不能行动,不有发挥,即有聪明才力,亦归无用。是以人而无手足而为废人;国而无交通,是为废国。余以全力筹划铁道,即为国家谋自存之策。”

    ——据《孙中山全集》第2卷

    (1)根据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国人有关修筑铁路的主张。

    (2)综合材料一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阐述对铁路建设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