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困难题 2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明代都察院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为“三法司”,如果在办案的过程中,刑部或大理寺错误严重,都察院有权对其进行弹劾,都御史还有提督各道、考察百官、朝会纠仪的权力。明代都察院

    A. 削弱相权并监督百官

    B. 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 具有三权制衡的特点

    D. 保障了国家机器运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作品产生的背景

    A. 《悲惨世界》

    B. 《人间喜剧》

    C. 《母亲》

    D. 《等待戈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

    A. 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C. 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D.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

    A. 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

    B. 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

    C. 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

    D. 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到1991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 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B. 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C. 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这反映了

    A. 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

    B. 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

    C. 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

    D. 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投卷、荐举制度。所谓“投卷”,就是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机会。由此可见,唐代的投卷制度

    A. 使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 使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 导致攀结权贵的不良风气

    D. 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世纪六七年代,除欧洲外其他独立国家很少受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相反,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在美国和德国却找到了市场。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

    B. 自由贸易政策超越了时代潮流

    C. 经济实力影响国家外贸政策

    D. 美、德挑战英国的业霸主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

    A. 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B. 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

    C. 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

    D. 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

    A.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 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

    C. 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近代以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采用三权分立,而新中国成立创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却规定实行议行合一。这主要由于

    A. 人民在国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

    B. 国情及文化和价值理念的不同

    C. 不同阶级革命的结果必然不同

    D. 经济基础要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58年,戴高乐在法国重新掌权后推行: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摆脱美国的核保护;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建立一个摆脱美苏控制,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德联合为支柱的,由欧洲主权国家联合起来的“大欧洲联合”;用缓和的外交政策代替冷战。这主要表明

    A. 昔日欧洲霸主地位的情结仍在其心中

    B.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应掌握自己的命运

    D. 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根据1975年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第22条规则,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议员投票赞成,即可实施中止辩论规则,任何人的发言均不得超过一小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简化辩论程序

    B. 提高议事效率

    C. 维护宪政体制

    D. 保障国会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

    A. 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

    B. 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

    C. 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

    D. 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D.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以后,中国东南闽岭各地种棉者渐多,开始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占城稻以及由西北引进的西瓜,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进一步发展;在湖南洞庭湖区还出现了比较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这表明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种植结构

    B. 宋代农村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 宋代农村经济作物成为种植主体

    D.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B. 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社会的形成

    B. 民间教育的发达

    C. 宋代理学的兴起

    D. 频繁的对外交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甚至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甚至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 青铜器物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B. 是血缘同宗在文化上的体现

    C. 诸侯国的青铜器皆周王所赐

    D. 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同质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从1842年福州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机器制茶业兴起

    B. 海关关税的降低

    C. 国内政局的变动

    D. 清政府的扶植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A.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 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2015年3月,继英国之后,欧洲大国法、德、意均不顾美国的反对,宣布计划成为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该漫画的内容反映了

    A.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强化

    B.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开始形成

    C. 英、法、德、意与美国同盟关系己彻底破裂

    D. 英、法、德、意认同中国取代美国主导世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面是一幅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漫画。其主要寓意可能是

    A. 扩大经济合作范围融入全球化

    B. 提升整体实力应对外部挑战

    C. 打破地域障碍加强制度化建设

    D. 减少贸易壁垒以便优势互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关于妇女工作的部分文件

    时间

    颁布机构

    文件名

    内容或结果

    1937年5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与男子在选举和被选举权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937年9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

    《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增加她们的救亡知识,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

    1939年3月

    中共中央

    《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等

    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落成,它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妇女干部。

    1939年4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则。

    1943年2月

    中共中央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的第一次失败》

    材料二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

    ——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战争扩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主要参战国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吴敬梓,康熙四十年(1710)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一个官僚家庭。他深切渴望有朝一日能在科场上大显身手,二十三岁中秀才,之后一直没有中举。在逐渐看到了官僚的徇私舞弊,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他对举业由热衷到失望,从而潜心创作《儒林外史》。吴敬梓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以后,他不知不觉地对新鲜信息已有所吸收。他认为读经书,做学问采取“不在宋儒下盘旋,亦非汉、晋诸贤所能笼络”的态度,并公然斥责当时的理学家“于经生制举业外,未尝寓目,独好窃虚谈性命之言,以自便其固陋”。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笔触批判了科举制度,反对八股取士的办法,无情地讽刺和嘲笑了那些热衷功名富贵的人,并剖示了科举制度对他们的毒害。吴敬梓的笔触并没有停留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外显层次上,而是发展到宏观的民族文化的深隐层次,《儒林外史》触及知识分子的精神解放的问题,即知识分子在八股取士的牢笼下如何冲破精神罗网的问题。在艺术上,讽刺大师吴敬梓是用饱蘸辛酸泪水的笔来写喜剧,来描绘封建主义世界那幅变形的图画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林外史》的历史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回答下要列要求。

    材料一  目睹西方列强在中国大肆倾销商品,攫取巨额利润,近代有识之士产生利权意识,主张挽回利权。其主要策略和手段是振兴商务,鼓吹商战,商战成为中国人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之最响亮的口号。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大肆输出资本,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路权、矿权。与之相应,他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向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将主权与利权同时并提而将主权置诸重要地位。他们曾经寄希望于满清政府之自强御侮,然而清政府腐败无能,一次又一次地出卖国家利权,不能不令人大失所望。最后,他们总算从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中找到了民权思想,并将实现民权视作维护国权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对收回利权运动的发展与流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经济民族主义和近代早期英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主张的异同,并说明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或近代早期英国的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白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一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上表为16世纪到20世纪30-40年代内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请从表中任选两个时间段,并对其中的西方中国观加以解读。(要求:选明时间,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