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下图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一张1899年手绘草图。根据其设计原理发明的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该草图的作者应是(  )

    A.史蒂芬孙    B.莱特兄弟     C.福特       D.富尔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  )

    A.鸦片战争     B.普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世纪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常说“君主应为其人民服务”。这反映了她(  )

    A.坚信君权神授    B.受社会契约论影响   C.主张君主立宪      D.信奉人民主权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 (  )

    A.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         B.因人设法,违背法治精神

    C.防患专权,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D.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宜昌大撤退铭文》记载,1938年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临危受命,抢运近10万吨物资设备和3万人员如期转移人川,有人后来将“宜昌大撤退”比喻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国本次大撤退的主要作用是(  )

    A.滞碍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         B.改变中国工业结构的地理布局

    C.保存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          D.奠定民族资本主义黄金发展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所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

    A.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尼克松在1969年1月20日就任总统,当时《人民日报》发表了尼克松就职演说的全文,而且全国所有报纸通通转载……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让一切国家都知道,在本政府当政时,我们的 对话线路是敞开的……一个国家不管其人口多少,都不能生活在愤怒的孤独状态之中。”这说明(  )

    A.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          B.中美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C.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基本消失          D.中美谋求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法国历史学 家德尔玛指出:现代欧洲文明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因为欧洲人从希腊那里“继承了关于任何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而从罗马那里“继承了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下列选项对“动力线”和“一种范畴”的概括最全面准确对应的是(  )

    A.个人主义理想和民主社会观念,国家的权利和利益

    B.人民主权原则和轮番而治方式,个人尊重国家利益

    C.公民大会机制和陪审法庭监督,个人和团体的权利

    D.人文主义思想和民主政治形式,国家尊重个人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 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的推理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A.m=400,n=600                 B.m=800,n=200

    C.m=600,n=400                 D.m=900,n=10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里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材料意在强调 (  )

    A.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C.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D.理性使人们生活更幸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43年,后来被誉为“欧洲之父”的让•莫内在提交法兰西民族委员会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欧洲各国如果只是在民族独立的基础上重建各自的政府,强权政治和经济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欧洲就无和平可言。”据此,欧洲成为一个共同的经济单位是基于  (  )

    A.恢复欧洲应有的国际地位            B.欧洲统一的思想由 来已久

    C.“冷战”格局威胁欧洲的安全          D.对欧洲国家之间战争的反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 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

    材料二  就整个欧洲而言,工业革命之初的1800年,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23个,城市人口总数只有550万, 而到1900年,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则达到了135个,城市人口总数达到了4600万。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15 %。如果放宽尺度,把有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作为真正的 城市化的总标志,那么英国和荷兰就是欧洲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1946年,欧洲各国居住在一万人口以上的城镇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英国和荷兰为70%,意大利为53%,德国为47%,比利时为45%,而法国只占33%。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杜会变迁》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和欧洲近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2分)

    (2)依据材 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近代欧洲城市发展的最终结果或趋势,并从中外对比的角度分析其原因。(1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2分)

    民国政党源流大体可分为两支,其一为革命派,另一为立宪派。革命派以同盟会为正宗,源于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立宪派在清季为宪友会,亦为政闻社、咨议局联合会和江浙派。民国后,这些党派分别演变为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集团。具体演变情况如下:(清末民初党派演变示意图)

    ——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

    请从示意图中提取有关当时政党党派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户调式是西晋的基本经济和财政制度。是灭吴、统一中国的当年颁行的……

    三国时期,田地的占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封建国家所有,多以屯田的形式进行经营;一类为私人占有,多集中在世族门阀的手中。曹魏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许多屯田被贵族和大官僚据为已有,大量的屯田客沦为私家的农奴……

    ……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晋武帝司马炎……制定的不少政策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晋书•食货志》日:太康时期,“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

    (1)根据材料,概括晋武帝颁行户调式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武帝户调式改革的作用。(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和实践】

    材料  17世纪的中国和英国思想界都出现反封建思潮。

    中国思想家黄宗羲(1610—1695)认为:最初“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为君主,使天下受其利而释其害;后世君主“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为天下之大害”。进而提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非决于学校”。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认为: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府,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生命、财产及人身自由)。国王及其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管理国家的行政权。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

    ——摘编自张永忠《比较黄宗羲与洛克的政治哲学》等

    (1)根据材料,指出黄宗羲和洛克关于君主问题的研究视角并提炼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黄宗羲和洛克的政治主张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 土耳其党革命。……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

    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会一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

    ——摘编自张卉妍《一战全史》和徐国琦《中国与大战》等

    (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10分)

    (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世纪后半期,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斯宾塞不加区别的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及行为准则。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凭借内在的生命,不断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向前发展,最后目标是一种理想的静止状态。他认为,人类社会的这种理想境界只有通过自然选择才能实现,即社会发展的规律同生物进化的规律一样,也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强者荣华富贵、弱者卑微贫贱都是社会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自然地严厉惩罚。同时,为了确保人类自然选择的顺利进行,政府应该保障人们的政治自由。……斯宾塞的社会政治思想在英美等国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1897年在其翻译的《天演论》中,严复同意斯宾塞所认为的自然进化是适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又不接受斯氏把人类社会的弱肉强食视为理所当然的强权逻辑。他抱着“唯我所需”的态度……宣扬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性和“与天争胜”的必要性,强调……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倘若昧于时势而无所作为,必将被淘汰出局。

    ——李宪堂《严复与<天演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观点。(6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