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多选题 1 题,综合题 1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8 题
  1.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

    B. 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2OH--2e-===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 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氨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 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可清除铜制品表面的铜锈

    C.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儿可防止闸门被腐蚀

    D. 锌具有导电性和还原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 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C. 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浅

    B. 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

    C. 红棕色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①用Na2S溶液和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K2CO3溶液的方法获得K2CO3晶体③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   ④加热MgCl2溶液制取MgCl2固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常温时,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A是弱酸的是

    A.用HA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B.HA和CaCO3发生反应放出CO2

    C.pH=2的HA溶液稀释至100倍,pH小于4

    D.pH=3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为10-11mol·L-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pH=0的溶液:Fe2+、Mg2+、NO3-、SO42-

    B.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的溶液:Al3+、K+、SO42-、Cl-

    C. c (OH-)/c(H+)=1012的溶液中:Na+、SO42-、NO3-、HCO3-

    D. 滴加KSCN变红色的溶液:Na+、K+、Al3+、CO3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T ℃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 ℃时,在Y点和Z点,Ag2CrO4的Ksp相等

    B. 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不能使溶液

    由Y点变为X点

    C. T ℃时,Ag2CrO4的Ksp为1×10-8

    D. 图中a=×10-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4.3的CH3N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

    B. 根据Ksp (CaCO3)<Ksp (CaSO4),在生产中可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

    C. 常温下,将醋酸稀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D. 已知反应:3H2(g)+WO3(s)W(s)+3H2O(g)只有在高温时才能自发进行,则它的ΔS<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T ℃时,某NaOH溶液中c(H+)=10-amol·L-1,c(OH-)=10-bmol·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c的盐酸(T ℃),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中所示:

    序号

    NaOH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0.00

    0.00

    8

    20.00

    20.00

    6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A. 3   B. 4   C. 5   D. 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将CO2转化为甲醇的原理为 CO2(g)+3H2(g)CH3OH(g)+H2O(g) △H<0。500℃时,在体积为1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3molH2,测得CO2浓度与CH3OH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曲线X可以表示CH3OH(g)或H2O(g)的浓度变化

    B. 从反应开始到l0min时,H2的反应速率v(H2)=0.225   mol/(L·min)

    C.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75%

    D. 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0.02 mol/L HCN溶液与0.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溶液c(CN-)<c(Na+),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Na+)>c(CN-)>c(OH-)>c(H+)   B. c(HCN)+c(H+)=c(OH-)

    C. c (OH-)+c(CN-) =0.02mol/L   D. c(CN-)>c(HCN)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A. 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NH4+)>c(OH-)>c(H+)

    B.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C. 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D. VaL④与Vb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则Va ∶Vb= 11∶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0.2 mol·L-1的KI溶液和0.05 mol·L-1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 ①和②   B. ②和④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常温下,用 0.1 mol·L—1HCl溶液滴定10.0 mL浓度为0.1 mol·L—1 Na2C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V=0时:c(H+)+c(HCO3-)+c(H2CO3)=c(OH-)

    B. 当V=5时:c(CO32—)+c(HCO3-)+c(H2CO3)=c(Cl-)

    C. 当V=10时:c(Na+)>c(HCO3-)>c(CO32—)>c(H2CO3)

    D. 当V=a时:c(Na+)>c(Cl-)>c(H+)=c(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利用反应 6NO2 + 8NH3===7N2 + 12H2O 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 电极 A 极反应式为 2NH3 - 6e- ===N2 + 6H+

    D. 当有 4.48 L NO2( 标准状况 ) 被处理时,转移电子为 0.8 mo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常温下,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 1∶9   B. 1∶1   C. 1∶2   D. 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2e  2OH -+ H2↑

    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CrO42- + 2H+ Cr2O72- + H2O向右移动

    C. 该制备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CrO4 + 4H2O    2K2Cr2O7 + 4KOH + 2H2↑+ O2↑

    D. 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K/nCr) 为d,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d/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700℃时,H2(g)+CO2(g)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mol/(L•min),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起始浓度

    c(H2)/mol/L

    0.10

    0.20

    0.20

    c(CO2)/mol/L

    0.10

    0.10

    0.20

    A. 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等于50%

    B. 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 H2和0.20 mol/LCO2,到达平衡时c (CO)与乙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Ⅰ.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s)+H2O(g)===CO(g)+H2(g) ΔH=+131 kJ·mol-1,则C(s)+CO2(g)===2CO(g) ΔH=________。

    (3)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N≡N键的键能是948.9 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 kJ·mol-1;N—H键的键能是391.55 kJ·mol-1。则1/2N2(g)+3/2H2(g)===NH3(g) ΔH=________。

    Ⅱ.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是________装置,乙装置中电极A的名称是____。

    (2)甲装置中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电极B(Ag)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当丙池中产生112 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均匀搅拌丙池,所得溶液在25 ℃时的pH=________。(已知:NaCl溶液足量,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 mL)。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中通入________(写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Ⅰ)(1)已知在448℃时,反应H2(g)+I2(g)⇌2HI(g)ΔH<0的平衡常数K1为49,则该温度下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2为______;反应1/2H2(g)+1/2I2(g)⇌HI(g)的平衡常数K3为_______.

    (2)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容器内气体的颜色变深,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

    B.平衡不发生移动

    C.I2(g)的转化率增大,H2的平衡浓度变小

    D.改变条件前后,速率图象如图所示

    (Ⅱ)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判断此时温度为______℃.

    (5)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2mol/L (H2)=1.5mol/L 、 c(CO)=1mol/L 、  c(H2O)=3mol/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生产金属镉的流程如下:

    已知: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Cd)、钴(Co)等单质。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0.1 mol·L-1计算):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Cd(OH)2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2

    8.2

    沉淀完全的pH

    3.3

    9.9

    9.5

    10.6

    (1)为了提高铜镉渣浸出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_等。已知浸出的金属离子均为二价,写出浸出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除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活化剂Sb2O3,锌粉会与Sb2O3、Co2+的溶液形成微电池并产生合金CoSb。该微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铁的过程分两步进行:

    ①先加入适量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再加入ZnO控制反应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

    (4)除铁过程第①步,若加入KMnO4时条件控制不当,MnO2会继续反应,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若加入的KMnO4不足量,则待电解溶液中有Fe元素残余。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

    (5)净化后的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可获得镉单质。电解废液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是____。

    (6)处理含镉废水常用化学沉淀法,以下是几种镉的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Ksp(CdCO3)=5.210-12, Ksp(CdS)=3.610-29,Ksp(Cd(OH)2)=2.010-16,根据上述信息:

    沉淀Cd2+效果最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a.Na2CO3       b.Na2S     c.CaO

    若采用生石灰处理含镉废水最佳pH为11,此时溶液中c(Cd2+)=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探究反应过程中使褪色加快的主要原因,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应历程为:

    【提出假设】假假设1: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假设2:反应生成的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假设3: K+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该小组同学未提出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的假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完成实验】

    (1)称取_______g草酸晶体(H2C2O4·2H2O),配置500mL 0.10mol/L H2C2O4溶液。

    ①在上述过程中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托盘天平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A.称取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D.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加水再定容

    (2)完成探究,记录数据

    实验

    编号

    烧杯中所加试剂及用量(mL)

    控制条件

    溶液褪色时间(s)

    0.10mol/L

    H2C2O4溶液

    等浓度

    KMnO4溶液

    H2O

    0.50mol/L

    稀硫酸

    1

    30

    20

    30

    20

    18

    2

    30

    20

    30

    20

    水浴控制温度65℃

    15

    3

    30

    20

    30

    20

    加入少量MnSO4固体

    3.6

    4

    30

    20

    x

    20

    加入5mL 0.10mol/L

    K2SO4溶液

    18

    则x =________________,假设___________成立

    (3)由于KMnO4能氧化水中有机物等因素,配制好稳定的KMnO4溶液,其浓度需标定。取10.00 mL 0.10mol/L H2C2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0.50mol/L稀硫酸,用(2)中KMnO4溶液滴定并记录数据,平行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溶液40.00 mL,

    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