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7 题,实验题 4 题,作图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冬天的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雷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C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普通居民楼每层高约为3m D.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接收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

    A.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B.考场附近安装噪声监测仪

    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铃声渐弱,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声音由纸团振动发生

    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后,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说明酒精蒸发吸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蜡烛流出的烛“泪”

    B.冬天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

    D.厨房蒸笼旁的“白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强强同学利用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了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25.9mm、 25.8 mm、25.88mm、25.7mm、26.9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记录为(  )

    A.26.08mm B.25.8 mm C.25.82 mm D.26.0 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发现岸上的楼房变高了,能解释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A. B均为凸透镜主光轴上的点,光线AC折射后经过B点,且AO=12cm,OB=16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7cm C.8cm D.9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 选择的参照物是

    A.人本身 B.大舟 C.河岸 D.流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出发的小车的 s﹣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 s时间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10s,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平均速度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温度计示数为______℃;秒表读数为_______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活中有很多的光现象:

    (1)白天鹅公园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入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区域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__.另一外侧也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光,其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

    (3)色觉正常的小明直接观察课本中的鹦鹉图片,看到它的嘴部为红色的,翅膀为蓝色的;他再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同一图片,发现鹦鹉的嘴部呈_______色,翅膀呈______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投影仪,它由凸透镜、平面镜、光屏等组成.其中凸透镜是使投影片通过透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平面镜的主要作用是用来______射光线,使像成在屏幕上.若想使屏幕上的字变得大些,应将凸透镜向______(填“上”或“下”)调,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为0.02s,木块从1位置到3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m/s,从图中观察,木块在做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______ 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 或“放大镜”);当物体从距离透镜15cm处向 60cm处移动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一直变小”、“一直变大”、“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物体A经过眼睛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这是______视眼(选填“近”或“远”)成像的情况图。若想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配戴______透镜做成的眼镜(选填“凹”或“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0 月 1 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盛典在北京举行。秋日长空,战机翱翔,傲视苍穹。70 响礼炮响彻云霄,现场不少人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礼炮声是由空气的_____产生的, 它通过_____(填具体介质)传入人耳.此时礼炮声属于_________(填“乐音”或“噪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聪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图A组装器材的顺序应按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如图A实验装置存在的错误地方是_____,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此时气泡中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选填 “水蒸气”或“空气”)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小聪对温度计进行观察读数,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说明此时气压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②减小实验误差。根据收集的数据可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________。

    (5)同班的三、四两组虽然选用的实验仪器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 E: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中学“生活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 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玻璃板能透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应在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环境进行;实验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 A、B 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3)实验过程中,先在玻璃板前方2cm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①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跟蜡烛 A 的像重合,此处用蜡烛B代替蜡烛A的像用到的是物理方法中的___________。接着小组同学用光屏代替蜡烛 B,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②实验小组同学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1cm,B 蜡烛应与A相距_____cm才可能与A 的像完全重合, 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A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原平面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

    (5)小明同学还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据此,在小房间可以利用平面镜的这个特点来测视力。测视力时要求人离视力表的距离为5m,现在小房间的间距只有 3m,小明用图所示方法测视力,人要坐在离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的地方才能进行测量。

    (6)小琳将图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 O 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ON垂直镜面, 发现∠NOF______∠EON(选填“>”、“<”或“=” )

    (7)为了进一步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

    A.改变光线 EO 与 ON 之间的夹角     B.改变光线 OF 与 ON 之间的夹角

    (8)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到 O 点,看到反射光线沿________方向射出。组内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硬纸板上的光路,这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选填“漫反射”、“镜面反射”或“折射”)的缘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f=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位于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将图乙中的蜡烛替换成高3cm的LED光,并在光屏上贴上一层厚度不计的方格纸(每格为边长lcm的正方形),保持LED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发现光屏上的像高6格,若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右移___cm,光屏上可以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且像高____格。保持此时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理由是: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下图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烛焰,A′为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下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画出一个焦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光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作出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

    (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3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5

    11:50

    里程/km

    0

    84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29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

    (3)该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为1.8km的遂道,则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小车以25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以后过 0.6s开始 刹车,又经过4.4s滑行52m后车才停止运动。求:

    (1)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刹车,小车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2)在滑行52m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