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5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I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丈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发轫期,一切都在稚拙的前行,所有建设方兴未艾之时,如果不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一切变化都在顷刻之间。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仿佛处于阆苑仙阁,瞭望触不可及的繁星。浮躁学说________,网络空间________,曾经的忠信孝悌荡然无存,名媛公子早已成为昨日佳话。如果没有脚踏实地,一个国家或民族必定________,没有良好的思想引导,无论黄发垂髻,还是青年才俊,恐怕都难以顺遂。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必定受到磨挫。只有经过良好的引导,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芟除思想毒草,让脊背挺直,才能迎来人生真正的辉煌。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发韧(rěn)      稚拙(zhuō)      顷(qǐng)刻

    B. 阆苑(làng)     瞭(liào)望       名媛(yuàn)

    C. 黄发垂髻(tiáo)   顺遂(suì)       磨挫(cuò)

    D. 熏陶(táo)      芟(shān)除      脊(jí)背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如日中天         泥沙俱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 大行其道         泥沙俱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 如日中天         鱼龙混杂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 大行其道         鱼龙混杂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入冬以来,感冒的指数较高,专家指出: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适当增加衣物,加强体有锻炼,同时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B.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C. 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的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D. 业内专家认为,造成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煤与电之间的成本“剪刀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所列作家与作品的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商隐——晚唐——号义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B. 辛弃疾——南宋——号稼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 白居易——中唐——“新乐府运动”——《石壕吏》、《长恨歌》

    D. 徐志摩——现代——“现代诗派”——《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颜色的阶级性

    传统中国一向以等级分明壁垒森严著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以及介于统治阶层与布衣百姓间的知识分子集团,都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来标示和加固这种等级差异。而颜色,正是其重要方式之一。

    事实上,色彩本身是人类在生物性进化过程中,为加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把握而发展出的符号系统。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体系内,它却演化出维克多·特纳所谓仪式化特征,成为人们确立身份意识、分析阶层归属的视觉性载体。

    黄色在古代代表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非巨属或百姓可以染指。颜色的阶级性,在黄色的运用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但在先秦时期,黄色并不见得高责,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其龙袍却是黑色的。到了隋唐年间,黄色逐步受到重视。这是由于当时的皇帝们逐步接受了阴阳五行的学说,即君主是坐镇中央、指挥四方的,而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处于五行正中,其相应的颜色为“黄”,所以皇帝一定要使用和推崇黄色。其实唐宋年间,黄色虽逐步被皇室垄断,但尚未被皇帝个人独享。白居易在《卖炭翁》里写“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即是太监,他是皇室的奴仆,却也狐假虎威地穿着黄色。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大红色称为“朱”,这是诸侯们参加祭祀时礼服的颜色;浅红色才叫作“红”,是低贱的颜色,只能用来做内衣。为什么大红色能得到青睐呢?清代学者段玉载解释说,因为这是朝阳的颜色,自然受到崇拜和喜爱。按照春秋时的说法,紫色跟浅红色一样,都属于“间色”,是低等的色彩。然而紫色染料在当时非常难得。据《韩非子》记载,五匹素色的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绢,所以颇有些贵族喜欢借紫色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自春秋战国以来,紫色代表高贵这一观念越来越强,跟位居正色的“朱色”几乎并驾齐驱,在官服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青、白、黑三色,则较为平实素朴,既不具备黄色的哲学属性,又没有紫色那种物以稀为贵的特质,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是属于劳苦大众的颜色。如青色,汉代时,富贵人家的仆人们常用青巾裹头,所以被称作“苍头”。“苍”便指“苍翠”,即所谓深青色。两晋南北朝时,晋怀帝被匈奴抓走,还被强迫穿上仆人的青色衣服在宴会中当侍从,留下了“青衣行酒”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受人摆布。至于没有官阶的普通百姓被称作“白身”,整日劳作、凤吹日晒的农夫被称作“黎民”,都是兼备自然色彩与阶层色彩的。“黎”古通“黧”,形象地揭示出百娃在田里耕作,被太阳晒得“黧黑”的面孔。

    往事越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斑斓色彩如繁花照眼,但其背后,往往隐含着特权阶层恣意的骄奢和劳苦大众无奈的顺从,这是我们在读史时,常常需要加以留意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中国一向等级分明壁垒森严,颜色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以及知识分子集团用来标示和加固这种等级差别的一种重要方式。

    B. 在中国,浅红色是低贱的颜色,只能用来做内衣,只有大红色即“朱”才是高贵的颜色,是诸侯们参加祭祀时礼服的颜色;

    C. “金木水火土”中的“土”处于五行正中,可寄寓君主坐镇中央、指挥四方之意,而土为黄色,因此皇帝便使用和推崇黄色。

    D. 青、白、黑三色较为平实素朴,数千年来一直是属于劳苦大众的颜色,农夫被称作“黎民”,“黎”就是“黑”的意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色彩本身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符号系统,在古代中国却演化成为人们确立身份意识、分析阶层归属的视觉性载体。

    B. 黄色的地位有一个发展过程,原先并不高贵。随着五行学说的盛行,黄色逐渐得到皇帝的重视,从而成为高贵的颜色。

    C. “苍”是深青色,在古代有明显的阶级性,汉代富贵人家的仆人们就常用这种颜色的头巾裹头。

    D. 春秋战国时期,大红属“正色”,浅红色和紫色均属于“间色”。因紫色染料在当时非常难得,紫色便高贵起来,最终成为“正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色彩无贵贱,它所体现的贵贱特征是一种仪式化特征,是由人们根据颜色的哲学属性、稀缺与否的特质等因素而主观地赋予的。

    B. 唐朝时,太监也穿着黄色;两晋南北朝时,匈奴抓走了晋怀帝,强迫他“青衣行酒”。这两个,例子说明颜色代表等级的观念在人们的意识中十分鲜明强烈。

    C. 先秦时期人们的贵贱意识并不那么强烈,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皇帝,其龙袍不是黄色的,而是黑色的,隋唐年间黄色才逐步受到重视。

    D. 贵族喜欢借紫色来炫耀自己的财富,百姓、农夫被叫作“白身”“黎民”,这隐含着特权阶层恣意的骄奢和劳苦大众无奈的顺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静寂的园子

    巴金

    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

    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我刚刚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闲的快乐。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回答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我的话不能使它们留住,它们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

    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扰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

    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行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

    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顶,我不知道它们消失在什么地方。从我看不见的正面楼房屋顶上送过来一阵的乌鸦叫。这些小生物不知道人间的事情,它们不会带给我什么信息。

    我写到上面的一段,空袭警报就响了。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这时我觉得空气在动了。我听见巷外大街上汽车的叫声。我又听见飞机的发动机声,这大概是民航机飞出去躲警报。有时我们的驱逐机也会在这种时候排队飞出,等着攻击敌机。我不能再写了,便拿了一本书锁上园门,匆匆地走到外面去。

    在城门口经过一阵可怕的拥挤后,我终于到了郊外。在那里耽搁了两个多钟头,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还在草地上吃了他们带出去的午餐。警报解除后,我回来,打开锁,推开园门,迎面扑来的仍然是一个园子的静寂。

    我回到房间,回到书桌前面,打开玻璃窗,在继续执笔前还看看窗外。树上,地上,满个园子都是阳光。墙角一丛观音竹微微地在飘动它们的尖叶。一只大苍蝇带着嗡嗡声从开着的窗飞进房来,在我的头上盘旋。一两只乌鸦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叫。一只黄色小蝴蝶在白色小花间飞舞。忽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在对面屋瓦上响起来,又是那两只松鼠从高墙沿着洋铁滴水管溜下来。它们跑到那个支持松树的木架上,又跑到架子脚边有假山的水池的石栏杆下,在那里追逐了一回,又沿着木架跑上松枝,隐在松叶后面了。松叶动起来,桂树的小枝也动了,一只绿色小鸟刚刚歇在那上面。

    狗的声音还是听不见。我向右侧着身子去看那条没有阳光的窄小过道。房东家的小门紧紧地闭着。这些时候那里就没有一点声音。大概这家人大清早就到城外躲警报去了,现在还不曾回来。他们回来恐怕在太阳落坡的时候。那条肥壮的黄狗一定也跟着他们“疏散”了,否则会有狗抓门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来。

    我又坐在窗前写了这许多字。还是只有乌鸦和小鸟的叫声陪伴我。苍蝇的嗡嗡声早已寂灭了。现在在屋角又响起了老鼠啃东西的声音。都是响一回又静一回的,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

    然而像一把刀要划破万里晴空似的,嘹亮的机声突然响起来。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声音多么雄壮,它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我要放下笔到庭院中去看天空,看那些背负着金色阳光在蓝空里闪耀的灰色大蜻蜓。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象。

    1940年10月11日在昆明

    (选自《龙·虎·狗》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与其说本文吗的是“我”居住的园子,不如说是“我”内心的“圆子”“我”内心情感的变化既是因子带给“我”的,又反映了“我”对战争的关切和思考。

    B. 文章先后几处写到房东家的狗,作者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一条线索“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是希望狗吠声能打破眼前的静寂,给园子带来一些生气。

    C. 第(7)段中说“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一方面是空装警报的响起在预料之中,一方面又表明“我"欣喜地等到了我们自己的飞机起来攻击敌机。

    D. 文章结尾处情绪的突变,体现了“我”对民族、对未来的信心,激励了作者自己,也激励了更多抗战中的国人。

    E. 本文以细腻质朴的笔触描写了战乱中最寻常的一段生活,充满抒情色彩,总体给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2.“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寂寞”?

    3.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园子的静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尾处赞美“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的机声“多么雄壮”,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4.文章反复描写松鼠小鸟等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登西台恸哭记

    (宋)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①,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水边)。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张巡)庙及颜杲卿(颜真卿从兄)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船桨)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井壁),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同“眷”)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鸟嘴)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阮籍)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②。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选自《晞发集》)

    (注)①唐宰相鲁公,即颜真卿。本文明谓颜真卿,实指文天祥。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②《季汉月表》:一个朝代的末尾称“季”,“季汉”实指“季宋”表明宋亡。《秦楚之际》:《史记》中有《秦楚之际月表》,列举秦楚汉之间的大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      藉:凭借

    B. 与榜人治祭具           治:置办,备办

    C. 越宿而集              宿:露宿,宿营地

    D. 气薄林木              薄:迫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余以布衣从戎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 而独记别时语           涂有饿孽而不知发

    C. 乃以竹如意击石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D. 其为文词,因以达意      不如因善遇之

    3.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

    B. 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

    C. 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

    D. 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

    4.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作者对文天样怀念和敬仰的一组是(   )

    ①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②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

    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

    ④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

    ⑤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

    ⑥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本文是一篇感情真挚强烈的怀人之作,作者以沉郁深痛的笔触表达了对民族英雄文天样的追悼之情。行文一字三叹,泪溅满篇,读来令人动容。

    B. 在写西台恸哭的祭礼程序中,作者宕开一笔写道“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随后又回到现实,发出了“江山人物,隧焉若失”的感慨,这种历史的回味加重了作者的失落与沉郁。

    C. 这是古往今来哭人之作中的一篇奇文,它哭英烈而不直书英烈的姓名,全文重点叙述英烈生平事迹,将笔墨倾酒在生者对英烈亡灵的哭祭上。

    D. 本文在悼念文天祥时,表现得隐晦曲折。莫者为谁,并不明示,而是托言唐宰相鲁公,通篇以无特指的“公”指代,同登西台者为谁,仅以“甲乙丙”称代。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

    (2)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

    (3)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暑旱苦热

    王令①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②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①王令(1032-1059),宇逢原,广陵人,为人及才华深受王安石赏识,惜早逝。②昆仑及后文蓬莱,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C.“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借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D.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2)找出本诗运用的两种主要表达技巧,并分别说明其表达效果。

    (3)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前集》中盛赞此诗识度高远。请你结合本诗主旨,对刘克庄的这一说法作简要阐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阅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伤怀之美。《诗经·氓》塑造了一位有主见但又被爱情所伤的女子,她是这样警醒世人的:“于嗟女兮,__________”;《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感情深厚但分居两地的有情人,生怕直到年老都不能相见的无奈与悲伤而在《短歌行》中,曹操看到明月难以摘取,想到贤士难以求得,不由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为人生苦短,世事无常而痛惜,产生了这样的忧思:“_________,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周国平在作品中写道:“诗人之为诗人,就在于他对时光的流逝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诗便是他为逃脱这流逝自筑的避难所。摆脱时间有三种方式:活在回忆中,把过去永恒化;活在当下的:激情中,把现在永恒化;活在期待中,把未来永恒化。”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围绕“摆脱时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