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近年来,肯尼亚北部海域的拉穆群岛,不断有当地人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研究发现,该岛恰好位于环印度洋航线的交通要道,是郑和船队前往上述东非沿岸城市的必经之路;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对数百年前的事情根本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依靠口头相传;这些所谓的中国人后裔家中有世代相传的古瓷器,多数人的面目特征与当地人有较大差别,其中有些人颇像中国人。对以上材料的正确 解读是( )

    A.岛上居民一定是中国人的后裔 B.郑和一行当年到过该岛的可能性很大

    C.古瓷器一定是中国瓷器 D.暂不能确定当地人血统是否和中国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两幅画像,教育部新编初一历史教材一改传统教材中的朱元璋像(左图)而选择了右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左图中的朱元璋太丑陋 B.右图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C.喜欢右图的历史学家占多数 D.经考证,右图更可能接近真实的朱元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监控地方 B.强化皇权 C.提高政府效率 D.加强思想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股之害”包括(   )

    ①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②对考试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我发挥

    ③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④参与考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是死读书,脱离实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中央权力机构的变化开始于(  )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清顺治帝 D.清雍正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少保年谱耆编》)由此可见戚继光抗倭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军纪严明 B.皇帝支持 C.军事装备先进 D.戚继光淡泊名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三宝庙。与此历史遗迹有关的历史信息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D.郑成功收复台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明代历史人物与其主要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时珍——麻沸散 B.汤显祖——《牡丹亭》

    C.宋应星——《天工开物》 D.徐光启——《农政全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郑和船队满载着……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材料中的“物品”最有可能包括(  )

    ①丝绸            ②瓷器         ③茶叶            ④奇珍异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朝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然而,种种原因使它逐步走向覆亡。“种种原因”包括(  )

    ①政治日益腐败                 ②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③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④阶级矛盾尖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陕西通志》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这一社会现象诱发了( )

    A.李自成起义 B.崇祯皇帝自缢而亡

    C.清军入关 D.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B.清廷致力于对西藏的管辖

    C.清初推崇儒家学说 D.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清朝中央政府的对台措施包括(  )

    ①施琅收复台湾 ②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在台湾设行省④册封当地宗教首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对应的朝代是(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反映了清朝前期(  )

    A.农业生产发展 B.耕地面积扩大 C.人口的增长 D.商业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清代名画《盛世滋生图》(局部),从中可解读的信息有(  )

    ①政治日益腐败   ②繁华的市井风情    

    ③陆路和水路的人员往来频繁   ④阶级矛盾尖锐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材料描述的场所是(  )

    A.中书省 B.三司 C.厂卫机构 D.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反映清代的社会现象是(  )

    A.思想禁锢 B.官场腐败 C.军备废弛 D.贫富分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文化成就不属于昆曲艺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我国的传统节日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端午节赛龙舟反映的文化内涵是(  )

    A.生产 B.宗教 C.天文气象 D.娱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明朝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观察下列相关图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明朝疆域图    

    (1)请结合地图写出明朝的建立者及明初都城所在地;明成祖时,都城又迁至哪里?

    材料二:明长城示意图  

    (2)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代建立的。请写出明长城东西两端的地名;结合地图说明明朝修筑长城的战略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3)结合材料三写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点;这次航海壮举的意义怎样?

    材料四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4)结合地图写出农民起义军与清军进行的一次战役;这场农民起义对明王朝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阅读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朝廷设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学家赵翼)”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

    (1)材料一反映出清朝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这在思想文化领域有何表现?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国外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教材

    (2)写出材料二中横线上的历史名词;从材料二看,清政府推行该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18世纪时,西方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新的更大的市场成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迫切需求……而当时的中国仍处在封闭的状态中,以农业为主的传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在东西文明的冲撞中,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

    (3)依据材料三说明18世纪以来,西方社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中英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何不同?

    (4)综上所述,概括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以下是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 

    材料一 

    (1)请为材料一中的图片拟定一个题目并选取其中一部小说进行简单介绍。

    材料二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的成就……《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_与______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重点塑造了他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写出材料二横线上的人物名称;文艺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红楼梦》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柔和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昆曲盛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