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某位高三毕业生发给班主任的短信,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改正。

    张老师好,我在高三几次考试中成绩都不理想,能在高考时有所建树,成功卫冕,这都 是您慧眼识金并鼎力相助的结果。您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入圣,令同学们非常敬重,今日 一别如雨,谨祝教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段论述性语段,选出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   )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 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 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 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 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   

    A. 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

    B. 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

    C.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

    D. 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发展的努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   。这些“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    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      。人才数景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強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中       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C.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D.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

    B.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C. 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D. 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䜣,字元盛。父崇,冯跋吏部尚书。崇曰:“此子之生,相者言贵,吾每观,或未可知。”遂使入都为中书学生。太武幸中书学,见而异之,指谓从者曰:“此小子终效用于朕之子孙。” 因识眄之。帝舅阳平王杜超有女,将许贵戚,帝曰:“李䜣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 勿许他贵也!”遂劝成婚。文成即位,䜣以旧恩亲宠,迁仪曹尚书。出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百姓称之。䜣上疏求于州郡各立学官,使士望之流,衣冠之胄,就而受业。书奏,献文从之。以䜣政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自是遂有骄矜自得之志,受纳人财物,商胡珍宝。兵人告言。

    尚书李敷与䜣少长相好,每左右之。或有劝以奏闻,敷不许。献文闻罪状,槛车征䜣,拷劾抵罪。敷兄弟将见疏斥,有司讽以中旨嫌敷兄弟之意,令䜣告列敷等隐罪,可得自全。䜣深所不欲,且弗之知也,乃谓其女婿裴攸曰:“吾与李敷,族世虽远,情如一家。在事既有此劝,昨来引簪自刺,以带自绞,而不能致绝。且亦不知其事。”攸曰:“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䜣从其言。又赵郡范檦具列敷兄弟事状, 有司以闻, 敷坐得罪。诏列䜣贪冒应死,以纠李敷兄弟,故免。百鞭髡刑,配为厮役。未几而 复为太仓尚书,摄南部事。用范檦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道路群议曰:“畜聚敛之人, 未若 盗臣。”䜣弟左军将军璞谓曰:“范檦善能降人以色,假人以辞,未闻德义之言, 不早绝之, 后悔无及。”䜣不从,弥信之,腹心事皆以告檦。献文崩,䜣迁司空,范檦知文明太后之忿䜣, 又知内外疾之,太和元年,希旨告䜣外叛。文明太后征䜣至京师, 言其叛状。䜣曰:“无之。” 引檦证䜣。䜣慨然曰:“吾不用璞言,自贻伊戚,万悔于心, 何嗟及矣!”遂见诛。

    (选自《北史•李䜣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B.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C.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D. 何为/为他死/敷兄弟事衅可知/有冯阑者先/为敷杀/其家切恨之/但呼阑弟问之/足可知委/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是指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称呼,如“表”、“疏”等。

    B. 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或西域各民族的泛称,一般称呼与胡人相关的物品常冠以“胡”字,如胡床、胡服。

    C. 髡是我国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人施加的惩罚。

    D. 摄在文中是“统管”之意,它还有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语还有“假”、“转”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䜣生有贵相,与众不同。太武帝亲临中书学时,见到李䜣,认为他不同寻常,将来能为自己的子孙效劳。

    B. 李䜣善于理政,重视教育。他在相州任刺史时,因为政清廉,深得百姓称颂;曾上书请求在各州郡设立学校,被献文帝采纳。

    C. 李䜣为保自全,出卖朋友。他在囚禁期间,听从女婿劝告,捏造李敷犯罪事实,揭发检举,因此得以免去死刑。

    D. 李䜣一意孤行,终遭陷害。他没有听从弟弟李璞的劝诫,依然信任范檦,最终因范檦告发而被诛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李䜣后必官达,益人门户,可以妻之,勿许他贵也!

    (2)百姓竞以货赂,各求在前,于是远近大为困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 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 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 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 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 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 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 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 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 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 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 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 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 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 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 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 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 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 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 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 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 2011 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 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 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 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 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 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 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稻   香

    符浩勇

    李群忙完应酬,从亿丰商厦出来时已是晚上八点。他刚步入中年,却已是省城商业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次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应聘者各显神通,各个途径的招呼铺天盖地,让他应接 不暇。而二十多年前,他只身来到这座城市,却是举目无亲……

    那年,家乡遭荒,娘给他一个地址,让他进城找一个叫贾良的人,说他在家乡当过知青, 会帮忙的。走的前夜,他和青梅竹马的稻香道别,他动情地说:“等我在城里站稳脚,就回来接你。”稻香却婉拒了:“你进城去了,就好好地奔前程,别惦记我了。”说罢转身就走。他没有去 追她,却暗暗下了决心,在城里有出息了一定好好待她,就像他曾发誓不会忘记秋天田野的稻 香。

    次日,他挤上客车一路颠簸到了省城,好不容易辗转打听,来到一家门前。他敲开门,门 里挤出一张中年男人的长脸,警惕地盯着他:“你找谁?”他说:“我来找贾良,他在我的家乡 当过知青……”那张长脸皱了皱眉说:“贾良不住这里了,他早搬走了。”他急忙问:“那他搬到 哪里去了?”长脸回答说:“城里这么大,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哪里去找他,你还是回家去 吧。”说罢关上了门。

    第二天他去找工,准备先挣回家的盘缠。他走过几条街道,问了好多家店铺,也没找到工 作。他饥肠辘辘,看着店铺里熏蒸出笼的包子,记起了家乡田野的稻香。忽然,他发现一个七 八岁的小女孩在街边哭着,看样子显然是迷了路,一副又饿又怕的样子。许多人停下来看她, 却又都走开了。他想起小时候有一次稻香上山打柴迷路的情景,就上前去,用他身上仅有的钱 买了一块烧饼给了她。女孩不哭了,跟着他又拐过一个街口,却说不清家到底在哪里,他正焦 急,女孩的父亲突然出现,问清缘由后,对他谢天谢地。他已身无分文,正犹豫要不要索要回 家的路费,没想到女孩儿的父亲问:“你是进城找工作的吧?要不到我们公司来干吧。”他喜出 望外,差些流泪跪了下去。

    在公司,他勤勉、上进,很快便在对外营销方面独当一面。在一次公司收购兼并另一家公 司时,他在一张人员花名册上看到了贾良的名字。起初他还想天下之大,同名同姓的人多了, 等真正见到贾良时,发现居然正是当初自己刚进城时敲门后见到的那个长脸的中年男人。贾良 见到他时,脸也“唰”地红透了,不敢正视他。

    如今二十年过去,李群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有了一个温馨而安逸的家庭,妻子勤勉贤 惠,女儿争气上了大学。尽管这些年在城里打拼滚爬,疲于奔波,但每当驱车回到居住的小区, 看到楼上亮着柔和灯光的窗户,还有妻子倚窗期待的身影,他就感到无限幸福和温暖。

    他开车缓缓滑进车库,刚走出来,就有个女孩儿上前拦住他。他认为是为这次公司招考找 他的,故作惊讶地问:“你找谁?”

    女孩儿说:“我来找李群叔,是我娘叫我来的,我娘叫稻香。”他凝眼一怔,仿佛看到稻香 轻盈的身影。刚进城两年时,他回家乡,还带了城里的礼品去见稻香,她却已经嫁人了,山里 的风霜削走了她的俊俏,她衷心祝贺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再后来,母亲过世,他就很少回家乡了。这些年因为业务忙于应酬,一次次盛宴的记忆荡然无味,也早忘却秋天田野的稻香。现 在莫非家乡又遭了灾,稻香才想起了他,让女儿来投靠他?眼下已不是二十年前了,农民工涌 进城来,就业的机会极少,竞争非常激烈。况且找工作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她要住多长时间? 家里的房间也不宽敞。他不动声色地对女孩说:“李群已经不住这里了,他早就搬走了。”女孩 儿急问:“那他搬到哪里去了?”他说:“在城里,找一个人就像大海捞针,你找不到他的,还 是回家去吧。”刚一说完,他就觉得这句话似曾耳闻,竟出自自己的嘴里。

    女孩儿向他道谢准备离去。他忽然想起贾良。他心里一抖,记起稻香当年的温情,对女孩 儿说:“刚才没认出来,我就是你李群叔,先进家里住下吧,进城找工作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

    女孩儿听了,向他嫣然一笑,说:“李群叔,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找工作的,我去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上班,这次家乡要修大桥,我回去了一趟,我娘让我给你带土特产来了。” 他听了很羞愧,一脸窘态。待女孩走后,他忽然记起前不久接到过一张家乡的庆典请柬,

    他原打算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但此刻他决定了,不管多忙也要回一趟乡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李群发誓在城里站稳脚就回去接稻香时,稻香的婉拒表现了她的清醒,也暗示她有独立的个性,这与下文稻香的女儿并不是寻求李群帮忙的情节照应。

    B. 小说写贾良后来见到李群时,“脸‘唰’地红透了”,这一神态描写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出贾良由于当初自己欺骗李群,现在露馅儿而导致的窘态。

    C. 李群早已忘记了恋人稻香,对她不复有当年的爱怜之情,再加上自家的房间不宽散,所以不肯收留稻香之女,而他所说的话竟和当年贾良说的一样。

    D. 李群本来是不肯参加家乡的那个庆典的,但后来却决定无论多忙也要回去一趟,说明他惭愧于自己在稻香的女儿面前的言行,改变了错误的处世态度。

    2.小说的主要写作目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借贾良这一人物来突出小说的写作目的的?请简要分析。

    3.李群帮助小女孩儿的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极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

    B. 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

    C. 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辞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画面,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

    D. “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鹧鸪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身处物质条件优于自己的同学之中,却“略无慕艳意”的原 因是_____,_____。

    (2)《蜀道难》中与“手可摘星辰”一样用能够触及天上的星辰来凸显山势之高,令人叹息 的句子是 _____,_____。

    (3)《师说》中作者对老师的定义是_____,_____。

    (4)在屈原的《离骚》中,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 句子是:“_____,_____

    (5)在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

    (6)《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 获大的道理。

    (7)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既印证了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又让人读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8)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叫苍鹭的鸟,它的捕食方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先捉一些小虫投放到水里,引来一些鱼,但它并不急于捕捉,而是等鱼儿扎成堆之后,只吃一些游过它身边的鱼,吃饱后便会静悄悄地飞走,不留一点痕迹,因为苍鹭不想让鱼儿留意到自己,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捉鱼。科学家们也曾做过苍鹭的实验:把一只喂饱了的苍鹭放在一个永池里,并放许多小鱼在里面,苍鹭会想方设法地离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