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

    中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

    A. 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

    B. 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

    C. 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经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

    A. 社会宗法观念

    B. 血缘亲族团结

    C. 家族观念流行

    D. 散漫自私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落、君主封地等。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

    A. 居住村落   B. 帝王赐姓   C. 居住封地   D. 生活部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如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归纳整理大臣们的奏章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位高官应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代有人在中央负责政令的草拟工作,那么他应该任职于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 军政

    B. 民政

    C. 行政

    D. 财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诗句“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评价的是

    A.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C. 辛亥革命失败

    D.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

    A. “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

    B. “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

    C. “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D. “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 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世纪20年代,某文章宣称:“中国劳动团体为反抗资本家资本主义而战,就是为保全中国独立而战。”该文呼吁

    A. 支持五四爱国运动

    B.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C. 进行国民革命

    D. 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B.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 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所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 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

    C. 中国人民开始对日本局部抗战进程

    D. 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纪念抗战一周年到来的时期,作为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领导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七七”献金,短短五天内,参加献金的达五十万人以上,献金总额超过一百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A. 抗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

    B. 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 国民经济遭到战争残酷打击

    D. 国共合作推动民众抗日热情高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的胜利

    C.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毛泽东获悉人民解放军取得一场重大战役胜利后,欣然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口号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文化大革命已全面发动

    B.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 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 国家政治体制的倒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80年,第41届广州春季交易会规定可同来自港澳地区和旅居海外的华商洽谈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其直接背景是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两岸实现“三通”

    D.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2016年11月l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是

    A. 《告台湾同胞书》   B. “九二共识”   C. “一国两制”   D. 两岸“三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古代中国社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官标准“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四科取士”的选官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选官制度主要盛行于什么时期?

    (2)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制,你是如何看待这一机制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学界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存在诸多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简又文是少数在战乱时期就对太平天国历史进行过深入、广泛学术研究的学者,1949年以后移居香港,后移居海外。他认为:“客观上”“在吾国全部历史中,若连内乱外患合计,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盖无匹也。”太平军三次攻破扬州,使“扬州因死尸堆积如山,不堪其臭……官军埋尸,有一二里之长。”占领南京后,“有仓卒路遇者俱被杀,城初破,尸横街巷皆满。”太平军“每至一处,即肆意掳掠,必招本地无赖为眼目,就富家大小,以次搜索。有预为埋藏者,亦十不免一。”太平军攻湖州,“其田之无水者,则稻子早被贼割去,居民处无以为食”。

    ——摘编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材料二  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代宗师罗尔纲先生认为:“太平天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打破了清朝的统治机器,为辛亥革命铺平了道路;阻止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的企图,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摘编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位学者的观点。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同为太平天国史的专家,为何得出的观点迥然不同?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看法,我们该怎么办?谈谈你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百多年前武昌的枪声埋葬了一个旧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得票遥遥领先?南京为何会入选?如果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2)材料二说“民国”取代“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矛盾”的内涵。“民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无古人的变化”,请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角度加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时间

    事件

    5月4日

    北京学生3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派军警镇压,捕去学生32人。

    5月7日

    天津、济南等城市群众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

    5月8日

    北京政府再次颁布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

    5月9日

    南京、无锡等地及巴黎华人开国耻纪念大会。苏州、嘉兴等地发生学生游行。武汉学商两界集会,商议支持北京五四运动的办法。

    5月23日

    北京警察厅查封学生联合会刊物《五七》日刊。

    5月25日

    北京政府严令制止散发传单、集众游行、演讲。

    6月3日

    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被捕170余人;4日,又被捕700余人。

    6月4日

    上海、天津学生联合会分别急电全国,援救北京被捕学生。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6月10日

    天津工人酝酿大罢工。徐世昌被迫下令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3人辞职。

    6月28日

    在海内外各界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五四”的……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顾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述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及取得成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运动的一则口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因抗战从危亡中崛起,从危亡中复兴,其中的历史情怀与历史记忆,可以说覆盖了整个20世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不是“重新发现历史”,而是“重新书写历史”。提法改变的背后实际上是史观的改变,而这改变发生的进程是“民间倡议-官方回应”,有学者多年前就发出过相关呼吁。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2017年)

    材料二  据统计,自抗战以来,邮政部门先后发行了31套以抗战为题材的纪念邮票,小小方寸间浓缩了一部中华民族面对侵略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抗战历史。这些纪念邮票——节选了一些抗战中的重大事件,既反映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又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发挥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国共合作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救国情怀。

    2005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设计手法新颖,为四方联票,且含1枚小型张。该套票发行于2005年8月15日,全套4枚,图案内容分别为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6套抗战纪念邮票》(2017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背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是哪十四年?

    (2)据材料二,指出这些以抗战为题材的纪念邮票所承载的民族记忆的核心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邮票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请你设计70周年纪念邮票,你打算如何设计?谈谈你的构想及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