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6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43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 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 与上帝直接对话

    C. 追求思想自由和理性思考

    D. 批判神学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43 题
  1. 古希腊出现了总舵的思想家,其中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名言的是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柏拉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把对色彩、光线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他们的作品运用了许多色彩并且大多数都是户外的风景,而且非常明快和鲜明。这种画风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在今山东境内有齐郡、琅琊郡等。下列关于琅琊郡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辖区内有自己的封地

    B. 监督监察百官

    C. 负责地方行政

    D. 拥有世袭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选项

    区别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A

    革命背景

    沙皇统治矛盾重重

    和平夺权化为泡影

    B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C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D

    革命结果

    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 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 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 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 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思想家茹兆光先生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

    A. 通判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同学对分封制、宗法制的认识,请你对此判断正误

    ①甲同学认为分封制是把包括镐京、洛邑在内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乙同学认为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现象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

    ③丙同学认为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④丁同学认为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一定能够成为大宗。

    A.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B. 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C. 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 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

    B. 隋唐通过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

    C.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 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A. 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B. 政治家的涌现:梭伦一一克里斯提尼

    C. 罗马法的发展:公民法一一万民法

    D. 罗马法的作用: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典籍影响广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A. 中朝制度

    B. 郡国并行制度

    C. 刺史制度

    D. 推恩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下列语句与“此制”相符合的是

    A. 三代用人,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太祖曾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派文臣做知州

    B. 设“三衙”,收精兵

    C. 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 实行二府三司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 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 “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

    D.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国人尊重历史传统

    B. 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 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 英王在国家政治地位举足轻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国会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泰勒.哈里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 中央集权

    B. 责任内阁制

    C. 分权制衡

    D. 联邦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图是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 共和制

    B. 君主立宪

    C. 三权分立

    D. 总统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如图是世界史发展进程中的法制发展阶梯示意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

    ①法治

    ②共和

    ③民族

    ④民主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建构历史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中空白a、b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商品市场        

    B.开埠通商、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文中的“礼物”应指

    A. 火烧北京圆明园

    B. 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

    C. 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D. 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公使毫不客气地对各国公使说:“没有我们的‘功劳’,你们的‘好处’不可能上升到一个新阶段。”日本公使所说的“新阶段”是指

    A. 外国可在华设厂

    B. 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租界

    C. 扩展通商口岸

    D. 中国聘请日本人为顾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

    A. 建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

    B. 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C.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将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 席卷全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B. 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D. 陈独秀、李大钊领导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绊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B. 国共合作道路

    C. 民族统一战线道路

    D. 城市中心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十送红军》就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其中歌词中有“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应是

    A. 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

    C.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收复长江以南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读《日军伤亡人数统计表》(注:表中数据根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著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整理)此表作为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可以印证

    A. 敌后抗战有力地牵制了日军主力

    B. 国共双方协同作战取得重大胜利

    C.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积极抗战

    D. 日军最终未能占领上海及华东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应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B. 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 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图是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

    A. 1949年

    B. 1954年

    C. 1956年

    D. 1978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 提出一国两制政策

    B. 提出一边倒政策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冷战”下的世界

    B. 大国博弈下的国际关系

    C. 第三世界的兴起

    D. 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A. 克己复礼

    B. 仁者爱人

    C. 为政以德

    D. 施行仁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的哪一思想理念有关

    A. 主政者,当以民为本

    B.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 君主无为而治

    D. 相互关爱,反对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

    A. 指南针和印刷术

    B. 火药和指南针

    C. 造纸术和火药

    D. 印刷术和造纸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人性善

    B. 民贵君轻

    C. 义利观

    D. 兼爱非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下图反映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的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A. 卢梭的思想

    B. 孟德斯鸠的思想

    C. 伏尔泰的思想

    D. 康德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17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17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 经典力学

    B. 生物进化论

    C. 太阳中心说

    D. 电磁学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邓小平曾说:“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 “南方谈话”

    B.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美国1950年拍摄的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获得美国财政援助,生活生产重又回复正常。美国实施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B. 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C. 遏制苏联力量

    D. 建立北约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道路,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1)将表中的史实⑤⑥填写完整。并简述史实⑥的最主要意义。

    ①文艺复兴②工业革命③制度层面④器物层面⑤              

    (2)根据上表,指出中国近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和西方国家有何不同?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化遭受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