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德国汉学家指出“中国在11世纪至13世纪发生了根本的社会变化”。“根本的社会变化”在政治上体现为(  )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B. 二府三司取代了前朝的三公九卿

    C. 官僚政治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

    D. 文官政治取代了前朝以地方藩镇为代表的军人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B.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C. 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

    D. 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题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 立法服从于政治

    B. 行政服从于司法

    C.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

    A. 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 坚持国民革命路线

    C. 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 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 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 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 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世官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古代的姓与氏不同,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商周时期已有“同姓不婚”的习俗,那么下列周朝的封国中可以通婚的是

    A. 秦国、晋国

    B. 鲁国、卫国

    C. 晋国、鲁国

    D. 燕国、卫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面对西周大军兵临城下的危局,商纣王却镇定地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是何能为!”西周初年,统治者明确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表明

    A. 商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敬天尊祖制

    B. 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人事重于天命

    C. 商朝统治者不认可传统的天命观

    D. 西周统治者接受了儒家民本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 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 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央集权的加强往往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如多次出现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汉的州

    ②秦的郡

    ③唐的道

    ④宋的路

    ⑤元的行省

    ⑥清的省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古希腊世界城邦争霸一直是主旋律,但其中还蕴藏着某种走向更大规模的希腊国家的要求,如以提洛同盟为基础的“雅典帝国”的建立就可以看作是一次使希腊走向统一的尝试,但历史上却最终没有出现“希腊帝国”,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洋文明和商业的发展

    B. 泛希腊主义思想的制约

    C. 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D. 城邦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的一段名言。这段话表明雅典

    A. 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B. 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

    C. 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D. 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法律哲学的深度与高度上,罗马人远不如希腊人,他们不重视法的形而上学的研究。罗马的法学家多是法官、律师,他们更多的解答具体的法律问题。这说明罗马法

    A. 更加注重法律的实用性

    B. 与希腊文化并无关联

    C. 独特的法学家立法原则

    D. 明显落后于希腊法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英国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使老问题有了全新的意义:18世纪政治家想的不是如何取消对议会的需要,或如何压垮它。相反,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去操纵它。”材料表明,18世纪英国(  )

    A.议会与王权的矛盾不复存在

    B.议会内部斗争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

    C.议会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D.形成了内阁与议会互相制衡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朝永乐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②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③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麦迪逊提出这种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建立全民民主

    B. 改革邦联政治

    C. 实现权力制衡

    D. 强调地方自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人们对美国1787年宪法有过种种评价,19世纪的一名英国著名政治家说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你认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的主要任务是

    A. 实践三权分立的原则

    B. 建立联邦制共和政体

    C. 确认独立宣言的原则

    D. 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这反映出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B.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C. 并非是代议制的政体形式

    D. 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国王和两院一样有提出法律的权利”“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  )

    A. 统一后的德国不过是一个用议会装潢出来的专制国家

    B. 普鲁士的国家制度已经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C. 普鲁士在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同时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D. 普鲁士的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

    B.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C.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07年底民政部下发“妥拟自治章程,请旨饬下各省督抚,择地依此试办”的通知。到1908年前,国内直接以研究并促进地方自治为宗旨的社会团体约有30余个,筹办或试办地方自治的组织机构约有60余个(各省奉旨设立的自治总局不计)。据此可知,这场地方自治运动

    A. 是由清政府主动发起的

    B. 推动了晚清社会的政治变革

    C. 标志着汉族官僚的崛起

    D. 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群众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曾令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因而政府举行庆典,并在天安门举行阅兵式。教育部特令京中各校放假,尽管已近严冬,朝野乐此不疲,知识分子尤其亢奋。据此推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中国

    A. 成为一战的战胜国

    B.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C. 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二、三、四中雅典实施的是哪两项民主制度,分析这两项民主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4分)

    (3)材料一所述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权力划分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国家的行政权力;(三)司法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1875年宪法是如何体现分权与制衡?

    (3)材料二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规定立法、行政与司法权的?与欧美政体比较,它们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