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A. “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

    B.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 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这说明

    A. 西方记者秉持中国利益至上全程报导

    B.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起西方重视

    C. 国际时局变化影响西方媒体关注程度

    D. 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动员受西方肯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活动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认为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他意在

    A. 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发动民众支持国民大革命

    C.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D. 为中国革命争取国际援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 英国国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 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此举体现了英国

    A. 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 维护其在华侵略权益

    C. 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 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清朝在全国统治的继续和其间的变嬗都有很大影响,但它没有摆脱千百年来农民起义历史循环的结局,并不体现新的生产关系的生长。以下结论与上述观点不一致的是

    A. 《资政新篇》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理想化

    C. 太平天国运动使晚清中央集权被削弱

    D. 太平天国运动是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约公元前15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这反映出

    A. 罗马法不断完善

    B. 《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

    C. 古罗马依法治国

    D. 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

    A. 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

    B. 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

    C. 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

    D. 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A. 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

    B. 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

    C. 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

    D. 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

    A.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B. 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

    C. 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

    D. 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这里处的内容是

    A.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D. 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前期,国家实行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中国民间海外贸易商人沦为非法的私商。隆庆元年(1567年)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以后,中国才正式形成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商人。这一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主要掌握在闽广商人手里”。史载,广东“民之贾十三,而官之贾十七……近而广之十郡,远而东西二洋,无不有也”。……以伦敦公会大商人为主的英国特许贸易商人在这一时期英国海外贸易商人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1500年他们控制了英国出口贸易量的一半,到16世纪中叶甚至达到90。但是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学徒法案》(153年颁布)的实施,来自绅士、骑士、贵族以及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员都参与了英国海外贸易。

    ——摘编自张乃和《15—17世纪中英海外贸易商人主体权利之比较》

    材料二  1903年3月,上海绅商集会反对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即曾公开表示“我辈同为国民,休戚与共”,应“合心协力,团结一气”。不仅如此,当时的商人已不再拘泥于士农工商的传统定位,他们将自己誉为社会的中坚,自豪地表示:“今日实业之世界,论人数以商界为至众,论势力以商界为最优。”有的声称:“今日之商家,实操我民族存亡起废之权者也。”有的指出:“追文明进步,出产丰富,器用繁多,万国交通,因利生利。而商人居中控御,握一国之财政权,而农、工之有大销场,政界之有大举动,遂悉唯商人是赖。”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思想观念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5—17世纪中英海外贸易商人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商人群体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解读材料,围绕“制度变迁与人类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史教科书中,1983年之前一般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问题。

    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学历史专业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开始正面提到了这种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也对全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及其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影响和推动了各国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进步。

    在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从战争进程的角度点明了中国的作用,对于提升抗日战争的意义是有益的。

    ——以上资料根据李良玉《关于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整理

    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设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日战争研究发生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设立两个纪念日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