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基础知识综合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走进苏州园林,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及深邃的文化背景,绝对是诱发你灵感的好地方。尽管人工雕     (zhuó)的痕迹较浓,缺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纯属自然的异域景观,但苏州绝对是不寂寞的。她的变 (qiān),她的历史,她的古往今来的历史人物,她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等等,正是她的永     ( héng)的媚力所在,无时无刻不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被她所诱,被她所惑,为她而叹。在我眼里,小家壁玉般的苏州虽不及大家闺秀般的杭州来得气派,也缺乏像上海那样的大手笔,但从文化底     (yùn)来讲。苏州是有底气的。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雕     (zhuó)   ②变     (qiān)   ③永     ( héng)   ④底     (yùn)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3)把上文中的画线句改为肯定句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②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⑥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陆游《_________》)

    ⑧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写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词人_____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词句“_____”就出典于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蒋刑房等他说完了,慢慢提起来,说:“潘三哥在监里,前日再三和我说,听见尊驾回来了,意思要会一会,叙叙苦情。不知先生你意下何如?”A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蒋刑房道:“这本城的官并不是你先生做着,你只算去看看朋友,有甚么赏罚不明?”A道:“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到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蒋刑房自到监里回复潘三去了。

    ①文中的A是《儒林外史》中的哪个人物?选文中为什么蒋刑房会努力劝说A去监里探望潘三哥?

    ②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曾用“婉而多讽”来评价这部讽刺小说,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下面是关于《骆驼祥子》、《水浒传》、《西游记》、《平凡的世界》等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A.造成祥子在文化之城堕落的原因有很多,如兵痞的掠夺、孙侦探的敲诈、虎妞的引诱骗婚、老马祖孙俩的悲惨命运等等。最终,邻居夏先生的女儿小福子的自尽,让祥子仅存的理智和道德支柱终于崩溃,开始自暴自弃,吃喝嫖赌,甚至出卖朋友阮明,已然是一个地痞流氓的形象。

    B.在得阳江畔的琵琶亭酒馆,宋江、戴宗和李逵酌酒赏景。为了让大哥宋江喝到鲜鱼汤,李逵来到江边要求渔人开舱放鱼。面对渔人的阻拦,李逵发怒,赶打渔人,并强抢活鱼,甚至不顾宋江、戴宗的劝阻,与渔家主人船火儿张横在江上大战,结果被张横揪在水中,淹了何止数十遭。

    C.孙悟空因打杀强盗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六耳猕猴假冒悟空,用铁棍打伤唐僧,抢走了两个青毡包袱。沙僧来到南海观音处辨明真伪,找来真正的悟空。面对真假猴王,唐僧、玉帝、阎王、如来佛祖等均无法分辨,最后请来观音识破六耳猕猴,用金钵盂擒住猕猴,但最终被悟空一棍打死。

    D.《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革,以社会变革、思想转型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的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荡气回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给下面这幅漫画起个恰当的标题,并结合你的标题说说这幅漫画的内容及蕴含的意味。

    漫画标题:       ;

    漫画的内容及蕴含的意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以求暂时的安居。

    1.诗中画线句生动描绘了诗人独宿幕府的情景,请作赏析。

    2.结合全诗内容,请简要概括诗人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这一悲叹的原因。

    3.如果要你声情并貌地朗读这首诗,那么首联哪个字需要重读?请简述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条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②。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③仁者,皆爱惜焉。矧④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耳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⑤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殉者⑥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选自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注):①董生:董邵南,韩愈朋友,因仕途挫折,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之;②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③读“qiǎng”,勉力;④读“shěn”,况且;⑤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陷,离燕归赵,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⑥屠狗者,指高渐离一类风尘豪侠,这里喻不得志的豪士。

    1.下面哪二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无奔走之劳矣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C.岂他人之过哉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E.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

    ②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3.结合文体,说说(甲)(乙)两段选文的写作目的有什么异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1.前段时间,日本舞鹤市驰援我国大连市一批抗疫物资,在该批物资的包装纸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句子。这批写有诗句的物资传到微博后,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直呼“感动”。对此,小苏和小虞也进行了热烈交流。

    小苏:我查了资料,发现这两句诗的出处是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小虞:哦,原来是“七绝圣手”的作品啊!那你能给我讲讲它的意思吗?

    小苏:我的理解是                      

    小虞:嗯,我明白了,诗句的意思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2.面对疫情,小伙伴们都自觉地戴上了口罩,但口罩的戴法不一定规范正确,小苏和小虞就想在班级宣传栏里贴出口罩正确戴法的图解,让大家来学习。

    小苏:口罩虽小,作用却大。我们一定要看清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朝外,口罩上还有一道鼻夹金属条。

    小虞:我们戴口罩的时候先要区分正反面,然后就可以按上面的图解来正确戴好口罩。

    小苏:图解的第3步缺少了文字说明,请你添加完整好吗?

    小虞:好的,我把它写上去:          

    小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戴好口罩,养成习惯,远离病毒,有益健康!

    3.小苏妈妈在社区居委会工作,她们社区准备在微信群推送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但对网上搜集的5条宣传标语(见下表)拿不定主意,小苏准备请小虞来帮忙挑选出一条高质量的疫情防控宣传标语。

    序号

    标语内容

    挑选结果

    理由陈述

    1

    行动上的口罩不能摘,思想上的口罩不能松。

    2

    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3

    出门不戴口罩,等于在病毒里奔跑。

    4

    戴口罩,勤洗手,防止病毒感染。 

    5

    希望大家都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

    小虞:我选         ,我觉得              

    小苏:讲得太好了,我为你点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小苏和他的同班同学小虞在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疑问,请你为他解答一下。

    低语

    朱以撒

    ①我必须穿过几条小巷才能到达老家的门口,拐一个弯的时候,我又见到了很熟悉的场景:两个老妇人倚在门边,头挨得很近,正在交谈。她们注视着过往行人,调整着本来就很低的音量,以致低到只限定在两人的耳听范围内。一方口中的气息笼罩着时方的脸,如果是冬日,随着密谈的节奏,两张脸之间不时升起一片薄薄的雾。

    ②少年时经常遇到这么一种言说方式——悄悄地、窃窃地,有一种神秘在言说的背后。一有人靠近,话语戛然而止。好几次想逼近言谈的内容,却都徒劳。

    ③肯定是当时的生活状态使人如此。一种语言不是推到广大空间为人所知,而是有意控制在两人之间——对话的数量降低到最小值,也许就潜藏着戒备和保全的警觉。

    ④如果轻轻地言说也能传达出内在的意绪,那么,这个世界永在寥廓和清静之中。

    ⑤敛约、平和、徐徐溜出唇齿的话语,在耳际轻拂时,内心已开始温暖。同样地表明一种含蓄,如微风一般轻柔,听到了,甚至更为明晰。柔情似水,其中就包含了语言的柔软性,还有表达时运用恰当的速度。对于强音的普遍使用,肯定是代表某一种权力,企图压倒倾听的对方。噪音,有一部分就是这类话语的沉渣——那么多人在街市上冲着手机叫嚷,这一段路程就都充满了声浪,人像浪中的泳者,污浊没过头项,看不到宁静的岸。

    ⑥一个人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秘密,也不会有太多的人际关系,以前的人生在这方面趋于简单。找不到适合倾诉的人时,就一个人呆在田野上,直到黄昏才悄然返回——我自己就曾如此,只有面对旷野,才使自己轻快一些。而平日,语言被收藏着,如同储蓄罐中的硬币,不轻易掏一枚出来消费。一个乡村的孩童在前边引路,一路无语,只是在客人询问时答上一句。谈不上热情也不显出怯意,这种朴实得到了外乡人的好感。想想自己城市里的孩童,经常派出去充当迎接客人的小天使,伶牙俐齿地说着套话,好像在戏台上表演一样,却把自己很珍贵的童趣、稚气,蜕皮般地蜕掉了。一个人在她的孩童时期,看多了矫揉造作的表演和放纵张扬的渲染,不知不觉就收不住了。像家中有耳聋的老人,全家大小声调都要拔高许多,到了单位也是如此,把人吓了一大跳。

    ⑦趴在蓬松柔和的草坪上,有窸窸率率声传来,土地舒展着气孔,花瓣轻轻绽开,枯枝清脆落地。经过一片主人迟迟不来收拾的豆荚地,已经失去了等待耐性的枝条,借助秋阳的余威,在豆壳打开的同时,豆粒弹射到周围的土壤里。没有哪种拟声可以发出这种生命跃动的轻吟,在轻吟中划出一道优美降落的弧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运气好的时候,在古城老宅里走,有隔岸的箫声幽咽,像一条丝线在夜风中起落。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到这个生存的自然环境仍然可爱,就是这些低吟浅唱给予的——在人的声调越来越高昂的进化中,那些藏身于瓦砾石缝、田畴篱角的小生物,它们随寿季节到来又一次的啁啾、呢喃,依旧是委曲婉转,人坐在石阶上听着,一时不愿起身。

    ⑧接下来就是碰巧读到几帧弘一的墨迹,从落款处分析,离他圆寂时日已经不远了。几根萧疏的线条带着对于彼岸的眺望,静静地延伸,随心而信手。精神生活发生如此大变故的人的遗留物,我只是十分惊奇,自知进入它的内部毫无希望。从红尘喧嚣中毅然脱身来守候晨钟幕鼓,从李叔同墨痕的尖峭到弘一的清寒枯瘦,调子越来越低,声气越来越平,甚至就是旁人听不清的自言自语了。寂静的修行之路耗尽了朝觐者的体力,此时,笔墨里已经脱离了我们常规的体验。所以,我坦然地说看不懂或者不好看。晚景中的人生大多是在低语中度过的,自说自笑,自问自答,使人以为他正与另一个世界交流,属于现实中的虚幻部分。因此,见到有人临写弘一晚年的墨迹,我就有一种绝望感——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欣赏、赞美甚至怀疑它的构成是借助了超然的力量,可就是万万不能效仿——我一直固执地坚守着这种念头。

    ⑨一个时期过去了,悄悄地带走了低低的语调,还有低低的笔调。

    (选自《三十年散文观止》,有删改)

    1.小苏:小虞,全文篇幅较长,作者在文中究竟描写了哪些低语?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为我表述一下吗?

    小虞:可以呀,比如_______,还有弘一法师墨迹的清寒枯瘦。

    2.小苏:我在阅读时发现,文中第⑤、⑥段的两处画线句所写的内容,其实与上下文联系并不太紧密,完全可以删去。小虞,你认为呢?

    小虞:我觉得______。

    3.小苏:第⑦段中有这样一句画线句“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运气好的时候,在古城老宅里走,有隔岸的箫声幽咽,像一条丝线在夜风中起落”,我觉得把“幽咽的箫声”比作“夜风中起落的丝线”并不恰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你能为我讲讲吗?

    小虞:这本来就不是比喻呀,其实_______。

    4.小苏:小虞,本文题目为“低语”,但第⑧段却写到了弘一法师的墨迹,我觉得这使全文对“低语”的描述又进了一层。你能为我具体讲讲吗?

    小虞:是啊______。

    5.小苏:小虞,你能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结尾句“一个时期过去了,悄悄地带走了低低的语调,还有低低的笔调”中两处加点的“低低”到底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思吗?

    小虞:好的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有人说,时间是一条不能倒流的河,它让我们与生活有一次次的相遇,又有一场场的别离。但当你回首过往你会发现,其实总有一些人、事、物、景一直相伴身边,给你关爱,给你鼓励,给你支持,给你启迪……

    请以“         不曾远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