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填空题 6 题,多选题 1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操作说明声音的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

    A. 吹一细管,并将细管不断剪短,可以验证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B. 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近面颊,感到发麻,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 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汽车上倒车雷达是根据电磁波传递信息,而轮船上的声呐是利用超声导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莲花湖水中可看到拱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 “老花眼”戴的“老花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 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无关

    D. 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B.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D.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 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 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

    D. 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表①、②、③是电流表或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在中点。当开关S闭合后,三块电表均有示数。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①示数不变

    B. 若电阻并联,①、③是电流表,则表②示数变大

    C.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①示数变小

    D. 若电阻串联,①、③是电压表,则表③示数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的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   )

    ①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②天然气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③天然气浓度增大,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变小

    ④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上端为S极的条形磁体悬挂在一轻弹簧上。闭合开关条形磁体处于静止状态后,下端位于螺线管的上方。下列措施可以使条形磁体向上运动的是

    A. 滑片P向右缓慢移动

    B. 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C. 增大电源电压

    D. 将a、b间电源的正负极对换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 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使用手机时,消耗的电能是一次能源

    D. 手机掉入水中后,不要立即开机,是因为手机浸入水后电路可能发生断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我市的沂河水面宽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缘故;如果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它们之间一定具有不同的_____(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运期间小明乘坐的高铁动车沿直线匀速向南行驶回家,速度为270km/h合_____m/s,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90km/h的速度也匀速向南行驶,以小明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m,医院里常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m,那么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_____,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将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长春市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焊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_____而产生噪声。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_____(选填“毫米”或“微米”)的颗粒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这与验电器的原理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当他家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30min内转盘正好转过50圈,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_____W。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是分别通过A、B两个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若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1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_____V;将A、B并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A时,通过A的电流是_____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 当 t=t2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图中的三孔插座、灯泡与控灯泡的开关接到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上。

    (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小明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放入两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计,完成下列实验。

    (1)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①本实验使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通过两电阻丝串联的方式,控制通电时间和_____相同;还使用了转换的科学方法:把产生的热量转换为_____,为了保证这种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在两玻璃瓶内放入_____和初温相同的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液体,转换的理论依据是公式Q=cm△t。

    ②对于甲、乙两电阻丝,小明分别选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两种材料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最明显,可以选用表中的铜为甲电阻丝与_____为乙电阻丝进行对比。

    ③加热一段时间后,乙瓶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长1m、横截面积1m2的几种材料的电阻(20℃时)

    材料

    镍铬合金

    电阻/Ω

    0.0175

    0.029

    0.053

    1.0

    (2)小明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①实验器材需要作出的调整是:在甲、乙两瓶中放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液体,将两瓶中的电阻丝换成电阻值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阻丝。

    ②一段时间后,小明观察到乙瓶内温度计示数高一些,据此判断“乙瓶内液体吸收的热量多”。他的判断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理论依据是公式Q=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的部分装置。

    (1)在a、b两接线柱间接入_____(电压表/小量程电流表)。

    (2)闭合开关,将导体棒在磁场中沿左右运动,电表指针发生偏转,此过程中导体棒的机械能能转化为_____能。

    (3)闭合开关,将导体棒在磁场中沿上下运动,电表指针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偏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2kg。它有大小两个加热挡位,其内部电路如图所示,电热丝R1=56Ω,R2=44Ω,求:

    (1)大功率挡的额定功率。

    (2)若用大功率挡将水箱中0.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若用大功率挡加热这些水,所需时间为1分10秒,求熨烫机的加热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