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其影响的是(   )

    A.四川成都青城山 B.河南洛阳白马寺

    C.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D.《帝后礼佛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4世纪后期,氏族建立的政权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它是(   )

    A.东晋 B.前赵 C.前秦 D.鲜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选项中最能够证明该结论的是

    A.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

    B.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一些早期稻谷

    C.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D.半坡遗址出土了人面鱼纹陶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经过家门前那深情的一瞥,孩提的哭笑声,从此萦绕在你的身边;相见时,已隔了数年……感叹你聪颖的智慧,让那洪水猛兽,在你面前成为温顺的蛟龙……这首诗歌歌颂了

    A.盘古开天辟地 B.大禹治水 C.女娲造人 D.李冰修建都江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我国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司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它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

    A.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B.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历程

    C.商周时期青铜制作的高超工艺 D.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谈道:西周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郡县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该变化反映了

    A.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 B.周朝统治的灭亡

    C.分封制的瓦解 D.诸侯国君主掌控天下大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很久以前,成都平原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到后来却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主要是因为

    A.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B.商鞅变法的推行

    C.都江堰的修建 D.气候条件的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下列主张中体现其思想的是

    A.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人们应该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战争

    D.国家要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封建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远,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下列选项中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是

    A.开创了禅让制 B.开创了分封制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建立了刺史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材料反映的是

    A.国人暴动 B.大泽乡起义 C.黄巾起义 D.东汉军阀割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将棋盘分为两部分,两边摆上棋子后形成对峙之势,形象地再现了楚汉争夺天下的场景。下列人物不会出现在这个场景的是

    A.陈胜 B.刘邦 C.韩信 D.项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但是有些富豪却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为此,汉武帝

    A.建立刺史制度,监督富商大贾 B.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C.对他们征收重税 D.找各种借口抄家、夺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史料记载,西汉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这个专门机构设立的核心意义在于

    A.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保护来往的各国使团

    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 D.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果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其实非常有趣,很多历史事件好像之前都发生过。西汉和东汉初期统治者,他们创造盛世的做法就非常相似,即

    A.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B.合并州县,裁减官员

    C.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D.重视“以德化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冬春季节,因为天气寒冷、气候干旱,经常会出现流感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做好预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下列人物中提出过“预防疾病”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祖冲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人才辈出,成语典故层出不穷。下列典故出自该时期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三顾茅庐 C.闻鸡起舞 D.草木皆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观察下面示意图,为它制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魏蜀吴的更替 B.东汉的分裂

    C.吴国统一天下 D.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西晋末年,国家混乱不堪,物价飞涨,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往南方。与该现象联系最密切的历史事件是

    A.西晋灭吴,统一了北方 B.晋惠帝昏庸无能

    C.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D.八王之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次改革:它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次改革是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汉武帝币制改革 D.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他的行书和楷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作品体现该特点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并说明纸作为书写材料的优点和不足。

    (2)材料二中两幅示意图反映的信息都和一种经济发展形式有关,它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塞外的大漠戈壁,单调的驼铃跋涉……这是全长7000多千米的世界古代陆路交通要道留给诗人的印象之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中报的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将这条“古老的商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材料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陆上交通要道是什么。这一通道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谈一谈你是如何认识这条道路的请结合史实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兴五世,隆在建元(汉武帝年号),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编自《“大一统”之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文王和周武王实行的是哪一种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一弊端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选择了哪种统治思想,请结合史实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江南)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东晋南朝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的经济发展起来。

    (1)据材料一、三,概括指出我国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的原因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今经济发展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材料二  ……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已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又一次南迁浪潮。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将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的用意,它反映出怎样的民族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各民族之间战争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民族关系的变化,并谈一谈给你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