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7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是(  )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

    C.多肽、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味精、辛香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理解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

    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培养基的分装  ⑥称量

    A.①②⑥⑤③④      B.⑥①②⑤③④      C.⑥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⑤④⑥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04

    0.5g

    蔗糖

    10g

    (NH4)2SO

    0.4g

    H20

    100ml

    MgS04

    9.25g

    CaCl2

    0.5g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

    注:L—亮氨酸  S—链霉素  “+”—加入  “—”—不加入

    如:L—:不加亮氨酸  S+:加入链霉素

    选项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

    A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C

    L—  S+

    L+  S+

    L—  S—

    D

    L+  S—

    l—  S—

    L+  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激素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

    A.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高时

    B.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

    C.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适中时

    D.生长素的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相等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不需要的(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了3~4天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接种时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B.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待冷却就接种外植体

    C.愈伤组织形成初期没有给予充足的光照

    D.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pH的适宜,但没有及时调整各种营养物质、激素的比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科学家将月季花的花药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幼小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彼此性状极相似                        B.变异频率极高

    C.得到的植株高度不育                    D.都是纯合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用醋酸洋红法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原理是( )

    A.醋酸洋红可使细胞全部着色              B.醋酸洋红可使单核期细胞着色

    C.醋酸洋红可使花粉细胞核着色             D.其可进入细胞显示放射性标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接种和培养花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全对的一组是( )

    ①不损伤花药 ②彻底去除花丝 ③ 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④花药开裂释放出的幼小植株会分别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

    B.调节pH,使各组中的pH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其片剂是糖衣片,这样制作的目的是( )

    A.补充体内糖类物质的供给                B.防止胃液的消化

    C.经唾液消化后即可迅速起作用             D.使其中各种酶缓慢的起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为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是,正确的是( )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没有自变量                           D.因变量不能描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

    B.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是果糖

    C.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

    D.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可从糖浆中回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包埋法

    B.酶分子很小,易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

    D.细胞易采用包埋法固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右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

    B.图1中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C.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D.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在全营养的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不加植物激素也能成功

    C.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即可

    D.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先打开瓶口,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菊花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   )

    A.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只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成的培养基称为(  )

    A.天然培养基                           B.半合成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加富培养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

    A.碳源             B.氮源             C.凝固剂           D.生长因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具有一定湿度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铺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C.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CO2为惟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果胶酶能分解果胶,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提高水果的出汁率。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应同样时间后,再将反应液过滤同样时间,用量筒测出滤出苹果汁的体积。下列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有三个盛放葡萄糖液的密封瓶,已知一瓶混有酵母菌,一瓶混有乳酸菌,一瓶只有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气泡的瓶子肯定混有酵母菌

    B.发热的瓶子肯定混有乳酸菌

    C.只盛放葡萄糖液的瓶子能量会增加

    D.混有乳酸菌的瓶子物质种类会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接种是微生物培养和微生物选择的必要步骤之一。下列关于接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接种通常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B.接种之前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C.接种指无菌条件下将微生物接入培养基的操作

    D.接种时接种环要将培养基的表面划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

    即________和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________和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   ________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      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       

    (2)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3)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    ________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    ________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4)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请说明下列各项需要消毒,还是需要灭菌。

    ①培养基 ②培养皿 ③接种环 ④花蕾 ⑤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⑥三角锥形瓶。

          (填编号)需要灭菌,      (填编号)需要消毒。

    (5)试管苗移栽到土壤前,通常要进行壮苗处理,应如何壮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