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8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材料作文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1.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 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 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 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 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 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3.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那一代哲学家还大多惊叹于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将技术看作是人延长了的手臂,20世纪以后,两次世界大战催生出了技术的军事化用途,让诸如海德格尔这一代先贤大哲发现了技术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内在悖论。时至今日,技术早已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为人类自己为自己制造出的一个强大对手。自从AlphaGo与AlphaZero相继诞生,人们开始对于技术的自我增长产生了普遍的恐惧。人工智能——人的这个创造物战胜人的神话正在从科幻小说中走出来,变为现实。

    其实,今天人工智能对人类存在造成的危机与二战期间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恐慌并无二致。它所表达的也是技术对于人类生存构成的威胁。在哲学上,我们可以用知识论与存在论的对抗性关系来概括这一危机。技术本质上是哲学知识论的必然后果,其基本的诉求是试图将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进行形式化的抽象,也就是说,将一切都还原为抽象的数字,从而适用于可计算性。而存在论,则意味着对于人自身的关照,其中人的情绪、情感成为了关照的重心。大体说来,那些对于人工智能充满信心者,以及那些对于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者都不过是知识论的拥趸;而大部分的哲学家们都可能会立足于存在论,而对于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威胁不以为然。原因不难理【解析】
    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人的玄想能否成立,关键在于你将如何看待人的属性,如果你认为人的本质可以被还原为一组组数字,如同一部巨大机器上的零部件,他每一时刻的行为都是被规定好的,他未来的每一种可能性都可以被计算出来,那么你当然会觉得人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如果你认为人生就是偶然性事件串联在一起的一场戏剧,其间上演着的每一分钟都包含非确定性,它的精彩是不可预期的,那么你根本不会相信任何一部机器可以完全替代你的存在。

    人工智能给今天社会所带来的恐慌,一方面源自于资本的诉求,其有意制造话题。以便敞开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则源自于人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知识论的抽象原则所操控。比如人有了身价,成了可买卖的商品,人的工作时间十分固定,以至于一天的生活与一个月每一天的生活毫无二致。这在哲学家看来是一种典型的非人的存在样态。人工智能所代替的,也只能是非人之人,而非人本身。

    正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人越来越自省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人类活动当中究竟有多少是不可计算的部分,以便将我与机器区分开来。是的,正是人工智能,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人本身”。

    (摘编自夏莹《人工智能,让人看到“人本身”》,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恐惧始于AlphaGo与AlphaZero等人工智能产品的诞生。

    B. 对于人工智能充满信心者和对于人工智能所产生的威胁忧心忡忡者都是知识论的拥护者。

    C. 大部分哲学家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不以为然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本质是不能被数据化的。

    D. 资本诉求和人的生活被知识论的抽象原则所操控这两大因索导致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恐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不同时期哲人的观点,揭示了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

    B. 文章用知识论和存在论的对抗性关系,阐释了人类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C. 文章第二段通过对人工智能是否会对人类存在造成危机这一问题的分析,把论述引向了深入。

    D. 文章在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时,思维客观、缜密,论证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的创造物战胜人类的情况将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

    B. 人们只要立足存在论,以关照自身为重,保持人生的精彩,就不用担心被人工智能替代。

    C. 如果技术进步到可以将人的情绪、情感数据化,那它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D. 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恐慌,但也促进了人类更加深入地省察自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敦煌,黎明中升起

    许实

    清晨,第一缕曙光照在敦煌市中心的雕像上,新鲜而明媚。这是敦煌的飞天女,衣袂飘逸,花朵一样的笑容,她刚刚从夜里走来,反弹琵琶的声音,使漆黑的夜里翻腾咆哮的沙漠,此刻像天空一样宁静。

    沿着绿色铺开的道路,我穿过敦煌街道。夜雨早停了,屋檐上,灌木上,电线上,树上湿漉漉的,麻雀叫着,抖掉身上黑夜,蹲在树上观察日出前每一个细节。此时,我也像麻雀抖掉黑夜,游荡在敦煌大街上。一辆辆早起的出租车穿梭在大街上,偶尔刺耳的喇叭声,唤醒睡梦中的旅客。可是在阳关,干裂的阳光晒得脸皮疼,滚烫的风吹干了身体里的水。莫高窟绚烂的壁画,精美的彩塑,精彩的故事,九色鹿舍己救人,丑公主变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还在脑海里浮动,还想伸出手摸一下,惊讶地张大的嘴还没有合拢,让脑仁疼的喇叭声就钻进了耳朵。

    党河水安静地流淌,河岸上草木舔着水花自顾自地灿烂、摇曳、生长,还有鸟雀的栖息,这些繁盛的树木只想着在太阳出来之前吸足水分。我沿着河岸前行,荡荡的河水仿佛东汉“草圣”张芝[注]家的墨池。张芝、张昶兄弟俩每天清晨就开始练习书法,他们在临河的墨池里蘸一蘸笔尖就把水染黑了,还有他们家的庭院,到处挂满布,写着黑字的布在风里飘扬。这些集“月之阴柔,日之阳刚,地之宽厚,天之崇高”于一体的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像七月敦煌的天气滚烫、蒸熟生硬的果实。

    河岸上传来牛的哞叫声,几条狗在撕咬、打架,岸上是一排排土坯房子,有烟囱冒出了烟,是出租车司机刘家的,昨晚回家迟,几个来自远方的年轻游客租车去了雅丹。这是古丝绸路南道北干线,由此向西沿白龙堆沙漠穿越罗布泊直到楼兰,再从楼兰到若羌转入丝路南道,这条道为沙漠路。他们正值青春,对荒无人烟、没有生命、岑寂的沙漠充满梦想,记忆里肯定流淌着许多五彩缤纷的故事。中国古代旅行家法显,欧洲探险家斯文·赫定,就像天边升起一抹霞光,倏地扩张到整个天空,然后在他们心灵深处扎根了。

    年轻的斯文·赫定第一次从喀什到若羌,翻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在走进沙漠后,目之所及,全是荒芜贫瘠的黄色沙丘,茫茫沙海铺在眼前。干得能当火种的沙,掀起了干热的风,疯狂吸食身体里不多的水分,皮肤干成了牛皮纸。干渴让他的队伍分崩离析。在见不到一丝绿色和动物的痕迹、只有冷峻的星光划破死寂的夜里,斯文·赫定抽出沙里的身子,听着自己在沙上发出的沙沙声,趁着凉爽的黑夜前行。当他靠吃野草、树叶、芦苇芽、苦水里的小蝌蚪走出沙海,把最后一盏点亮的灯放在沙丘上时,多么希望失散的人员、骆驼、狗儿能跟来,沿着他留下的足迹,找到于阗河……就这样,百年来,斯文·赫定也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故事,吸引着无数人去寻找。他留下的足迹、灯盏像航标、浮标在沙海上漂动,像一枝水莲立于沙浪上。

    党河岸上,土坯房上,许多烟囱冒起了烟,人们在告别昨夜的梦吗?我听见有音乐从窗户里流出,有诵读声飘在村庄上空,这些美好的声音,让缀满果实的杏树心花怒放,让李广杏子像海绵球在墙上蹦跳。天空万里无云,无边无际,向四面舒展开去,丰沛、连绵、密集的阳光赋予敦煌灿烂无比的早晨。

    光焰四射的晨阳,漫过党河岸,洒向熙攘的城市、丰饶的村庄。在燃烧的阳光里,棉花裂开坚硬的外壳,纷披的李广杏子星星似的闪烁在绿叶里,大片大片杏林就是深邃的夜空。

    敦煌已经醒来,而且喧嚣起来,我听见有人诵读:

    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

    黎明中起身的敦煌——

    鸣沙山就在前面,太阳这个大火球,早把那点湿气舔干净了,沙子开始发烫,远处沙丘脊线上腾起火焰。这片沙漠背对海洋,这里的人们多么希望面朝大海啊。人们还记得大海的、海草的味;海浪拍击礁石的声音;水花溅在脸上热辣而冰凉,激起尖利的惊叫声。来自海边的人们在鸣沙山上逍遥,胀鼓鼓的风扫过一尘不染、炫目的沙丘,裹着花色披肩的年轻人吹着口哨,光屁股的孩子们在沙上厮打,从山脊上滚下来再爬上去。有马厩的气味飘来,有清脆的铃铛声传来,浩浩荡荡的驼队从更远的沙脊上走来,训练有素的骆驼,驮着欢乐的、唱着歌、尖叫的、互相拥抱汗津津的人们,穿越喷着火的沙丘。

    整个白天,鸣沙山持续不断的喧嚣、欢乐、呐喊,让平日里心情沉郁的人,此时容光焕发,心里不禁产生一种明媚的期望。

    黄昏降临,血色的太阳蔓延到身边。月亮升起,天边上星星亮起来。凉风吹来,沙丘上起了微波,似细细的音乐,轻轻踩过梦境。

    (选自《人民日报》)

    (注)张芝,东汉时敦煌酒泉人,曾在敦煌苦练书法。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从清晨的阳光写起,阳光“新鲜而明媚”的特点为下文的叙述奠定了愉悦、轻快的情感基词。

    B. 文章写张芝家的庭院中到处挂满布,上面写着黑字,“像篝火呼啦啦燃烧在黑夜”,表现了张芝对敦煌的影响。

    C. 文中通过人们诵读的“敦者,大也;煌者,盛大也”,既解释了敦煌的字面之意,又突出了其气势雄伟浩大。

    D. 文章将敦煌人面朝大海的愿望与来自海边的人们在此逍遥的行为进行对比,表达了敦煌人对鸣沙山恶劣环境的不满。

    2.文中写斯文·赫定之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7年,中国厦门,“金砖+”合作理念:扩大金砖合作的辐射和受益范围,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

    ②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3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

    ③有人说:“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师说》中,作者先指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然后提出“_____________”的观点;再说生在我前面的人,“_________________”,我应该跟从并把他当作老师。

    (2)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思念。

    (3)《诗经•氓》写氓从求婚到成亲的过程,其间交代占卜的细节,其结果“________”,婚后氓变心,女主人公直接而强烈地告诫天下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富士山由山脚至山顶按高度共分为十合,半山腰便称为富士五合目,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便是六合目、七合目,直至山顶的十合目。我们到的那天,山上没有大雾,站在五合目      ,富士五湖、八岳、南阿尔卑斯的美景秋色就尽收眼底啦,此情此景毕生难忘。随后,我们又来到迷人的河口湖,这是富士五湖之一,湖面上倒映着富士山的优美身影。湖畔约有500棵枫树,秋日红叶之盛形成了以红叶回廊为主的独特景观。红、黄色点缀的湖畔,湖水与红叶相映,从山林到湖畔,醉人的美景步步相连,令人       。富士山下还有另一处景点——忍野八海,这是富士山的雪水流经地层过滤而成的八个清泉。忍野八海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池中碧波粼粼,岸边柳树妖娆,与美丽的富士山合为一体,美不胜收

    日本秋季漫长又多枫叶、红叶,与山明水秀的风土     ,被视为世界上红叶最美的国家之一。其中红叶景观大部分在原野和庭园,也就是说,一部分属于原野自然景观,另一部分与人文景观交融,形成庭园景现。(   )。秋天的京都,满山遍野的枫红,放肆地在各处浸染风华。岚山、嵯峨野以及大原等处,皆以红叶美艳而     ,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居高临下   眼花缭乱   珠联璧合   举世闻名

    B. 神清气爽   眼花缭乱   珠联璧合   遐迩闻名

    C. 居高临下   目不暇接   相得益彰   遐迩闻名

    D. 神清气爽   目不暇接   相得益彰   举世闻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忍野八海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池中粼粼的碧波,岸边妖娆的柳树,与美丽的寓士山合为一体,美不胜收。

    B. 忍野八海自然环境优美,池中碧波粼粼,岸边柳树妖娆,与美丽的寓士山合为一体,美不胜收。

    C. 忍野八海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闻名,池中碧波粼粼,岸边柳树妖娆,与美丽的富士山合为一体,美不胜收。

    D. 忍野八海自然环境优美,池中粼粼的碧波,岸边妖娆的柳树,与美丽的富士山合为一体,美不胜收。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京都是秋季赏枫不可不去的地方

    B. 秋季赏枫,不可不去的地方便是京都

    C. 秋季赏枫,京都是不可不去的地方

    D. 京都不可不去,它是秋季赏枫的最佳之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送国棋王逢

    杜  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①,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伏柱②,鏖兵不羡霍嫖姚③。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注)①玉子纹楸:精美的棋子、棋盘;一路饶:即让一子。②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人手,“檐雨竹萧萧”烘托出幽雅惬意的环境。

    B. “羸形暗去春泉长”意思是说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

    C. “拔势横来野火烧”运用比喻,说明王逢进攻起来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

    D. 颈联不仅写出王逢以静制动、进攻厮杀的棋风,还写出了其精通兵法多才多艺。

    2.本诗全诗句句写“棋”,那么诗人是怎样借“棋”写别情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孔镛,字韶文,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年,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

    时贼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弛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公长遣数十骑拥还。镛止骑城外,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千人来降。

    公长既降,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亦降。治绩闻,赐诰命旌异。遭丧,服除,改广西。瑶僮闻镛至,悉远循。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清平部苗阿溪者,桀骜多智,守臣皆纳溪赂,骄不可制。镛至,询得溪所昵者二人。遂以计擒溪,磔之。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明史•孔镛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B.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C.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D. 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参加殿试及第者,进士科一甲三人,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B. 服除指守丧期满后脱掉孝服,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其中大功服穿一年,小功服穿六个月。

    C.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明代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时授以诰命。

    D. 工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属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镛仁厚爱民,治理有方。任县令时,他把粮仓建在水边,方便百姓交税;任知府时,他大开城门,接纳躲避灾祸的民众;恢复生产,修建道路,赢得百姓爱戴。

    B. 孔镛守信有义,以德服人。做太守时,深入盗贼地盘,留宿两晚后安全返回,并信守承诺送给他们粮食布匹;善待匪首冯晓妻儿,最终感化冯晓率领部下投降。

    C. 孔镛有勇有谋,处置果断。贵州苗人阿溪桀骜不驯,又狡猾异常,通过贿赂买通了当地官员,因此更加气焰嚣张;孔镛到任后,巧用计谋活捉阿溪并处死了他。

    D. 孔镛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他为官清正廉洁,三十多年里一直在边疆地区为官任职,贡献卓著。后因接触瘴气染病,他提出退休请求但未被批准,最终死于边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

    (2)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