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2015年,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下图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0-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A. 2010-2011年

    B. 2011-2012年

    C. 2012-2015年

    D. 2015-2025年

    2.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就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下列不属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成因的是(   )

    A. 生活水平的提高 B. 偏低的生育率

    C. 医疗条件的改善 D. 退休年龄的推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了(   )

    A. 直辖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比农村高

    B. 四川省城乡老年人口占比最高

    C.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镇明显

    D. 自治区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均未超过4%

    2.贵州、湖南等省份由于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多留守农村。这些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死亡率

    C. 人口迁移 D. 人口密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21世纪以来我国三大区域人口迁移关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 中部到西部 B. 中部到东部

    C. 东部到西部 D. 西部到东部

    2.据图可知(   )

    A. 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较小

    B. 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C. 中部成为净迁人地区

    D. 自然条件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北京市有关人口数据表,回答下面各题。

    1.从表中可知北京市(   )

    A. 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 人口合理容量为2019万人

    C. 环境承载力为3000万人 D. 人口合理容量为3000万人

    2.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

    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④向其他地区移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 “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

    A. 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

    A. 城市路网特色 B. 民居的建筑特色

    C. 无工业区分布 D. 商业网点的分布

    2.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自然因素

    C. 历史因素 D. 政策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完成下面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模式 B. 城市化速度慢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城市功能分区

    2.长江三角洲城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州与杭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 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 南京和宁波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杭州覆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示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与城市人口比重呈正相关

    B.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减慢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变化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空间差异

    D. 城市人口比重增速为正值,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业劳动力 B. 政府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C. 改革开放促进工业化进程 D.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门槛降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野生蓝莓生长于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果实为浆果,鲜果采收成本高。到1980年,美国已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100多个,目前蓝莓成为美国主栽果树树种。我国蓝莓产业化始于2000年,现广泛栽培于东北、华东、西南等区域,产品大多出口。

    据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1.美国蓝莓快速成为主栽果树树种主要得益于(   )

    A. 科技先进 B. 消费升级

    C. 气候多样 D. 种群优势

    2.我国蓝莓产品出口世界市场的比较优势是(   )

    A. 土地辽阔 B. 产量巨大

    C. 政策支持 D. 劳动力廉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我国三个省份的茶叶生产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叶需求旺盛,三省的产量均增加

    B. 福建茶农投入多,茶叶单产增加

    C. 江西劳动力不足,茶园面积最小

    D. 浙江经济发达,茶叶单产增幅最大

    2.受产销收益的影响,图中新增茶树最可能替代的作物是(     )

    A. 冬小麦 B. 棉花

    C. 油菜 D. 柑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 A地以种植业为主,B地以畜牧业为主

    B. B地比A地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C. A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气候,B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 AB两地农业的商品率都很高

    2.关于AB两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为亚寒带针叶林带,B地为热带草原带

    B. 七月份,两地均高温多雨

    C. 两地所在区域的东部沿海均受暖流影响

    D. 两地的地形类型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港口粮食吞吐量是指一年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并发生装卸活动的粮食吨数。下图为1997和2013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的空间格局演变示意图(圆圈大小表示粮食吞吐量大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1997年相比,2013年中国港口粮食吞吐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 粮食进口增加 B. 海运条件改善

    C. 粮食产量增长 D. 科技水平提高

    2.福建沿海港口粮食吞吐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     )

    A. 粮食供需矛盾加剧 B. 饮食结构转变

    C. 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D. 城市职能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I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图Ⅱ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Ⅲ为1950-2050年中国和世界14岁以下与65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含预测)统计折线图。

    (1)据图Ⅰ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结合图Ⅱ,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根据图Ⅲ可以看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北部,试述最初在此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试分析该城市商业区规划在该处的原因。

    (3)A、B、C、D四地为规划用地,哪块适宜建设化学工业园区?试简述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忌干早、怕渍水,喜湿润、要求光热充足。据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区域内温度过高不利于青蒿素积累,最适宜青蒿含量积累的气温条件为13~22℃。

    材料二重庆酉阳享有“世界青蒿之都”的美誉,是世界上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当地青蒿平均青蒿素含量可达8‰以上,部分优选品种甚至能达16‰,居最高水平。青蒿药用价值很高,青蒿素主治疟疾等。截至2010年底,全球106个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估计有2.16亿疟疾病例,其中81%疟疾病例和91%死亡发生在非洲地区。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类抗疟药品列为首选指导药,青蒿身价倍增,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野生青蒿遭到严重破坏。

    (1)分析重庆酉阳种植青蒿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04年后重庆酉阳青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3)指出重庆酉阳野生青蒿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稻原产中国,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高,水稻土最好。近年来,黑龙江双鸭山农场派遣农业种植技术人员,远赴非洲莫桑比克承包当地泥炭层厚、肥、广的沼泽地,发展水稻种植,在莫桑比克的林波波河下游右岸地区扶助的农户最多,种植规模也最大,这也是我国重要的援非农业项目之一。下图为莫桑比克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莫桑比克的水稻种植区集中分布在林波波河下游右岸地区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农业技术人员在莫桑比克种植水稻给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3)分析水稻成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