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1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 伏尔泰

    B. 贝多芬

    C. 莎士比亚

    D. 凡˙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 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B. 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 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 促使女性走上领导岗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有(  )

    ①重用人才

    ②统治残暴

    ③重视农业

    ④末代国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A.晋 B.齐 C.楚 D.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八大三中全会以来.习李新政的亮点之一是反腐力度的加强,提出“打老虎,也打苍蝇”、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在秦朝时,负责“打老虎”,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经过文帝和景帝近40余年的整治,西汉初年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对该局面的出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借鉴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取得巨大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A.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B.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汉代实行冶铁官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上述内容阐述了秦统一的

    A.原因

    B.过程

    C.特点

    D.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

    A.外戚宦官专权 B.道教开始兴起 C.王莽夺权改制 D.黄巾起义爆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9·11”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萨拉托加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  )

    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历史上,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   )

    A.公元前3世纪末 B.公元前2世纪初 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3世纪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江南地区开发 B. 北方战乱频繁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民族融合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①烧骨

    ②石器

    ③洞穴中的灰烬

    ④骨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他因才能出众,被国君赏识,直接派到某县任职

    D.后来,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大富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这场革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这里的“浪花”主要是指

    A.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二者的相同点主要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时,意思就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如下图所示精美的彩陶。他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

    C.炎、黄二部落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面结构图中①②处应填(  )

    A.世袭制、禅让制 B.禅让制、世袭制

    C.分封制、郡县制 D.郡县制、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④开凿了灵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列成语典故中,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①揭竿而起

    ②约法三章

    ③阵前倒戈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上述建议的目的是(  )

    A.加强思想控制 B.实行分封制 C.削弱相权 D.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变法失败了

    B.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C.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对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A.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B.是一个对外联系较发达的时期

    C.是一个科技发达、文化兴盛时期

    D.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张大爷是个京剧迷,没事就爱哼几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就了汉家业鼎足三分。”他唱的是三国时的

    A.曹操

    B.周瑜

    C.孙权

    D.诸葛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蜀东晋前秦 B.西楚东晋前秦 C.蜀东晋梁 D.蜀东晋张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作用 ④科技文化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列人物的行为不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华盛顿 D.林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 )

    A.废除贵族世袭制 B.推翻幕府统治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文明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

    A.引发了城市化 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加剧了贫富分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下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二虎”并存的局面,这两个政权是:(  )

    ①沙皇政府  ②临时政府  ③工人兵代表苏维埃  ④人民委员会  ⑤苏联。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各族儿女一家亲)

    材料一: 建元年间(前140年一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迁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城。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的目的。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三: 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2)据材料二、三,概括张骞通西域的作用。

    (对外交往共繁荣)

    材料四:

    (3)据丝绸之路示意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                  终点:

    (4)丝绸之路开通前东西方文明之间几乎是隔绝的,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明之间互通有无。写出下表中从中国传到西方和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物品各一例。

                                

    材料五: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5)根据材料五,说明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