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多选题 2 题,填空题 5 题,作图题 2 题,简答题 2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6 题
  1.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塑料 B.玻璃 C.海波 D.松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表明这两个物体(  )

    A.热量相同 B.比热容相同 C.温度相同 D.内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

    A. 凝固放热 B. 升华吸热 C. 液化放热 D. 蒸发吸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A.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

    B.一瓶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C.夏天从冰柜中拿出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了是熔化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冲程的示意图,此冲程的名称及能量转化是

    A.吸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热量、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

    D.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若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若甲、乙为同种液体,则乙液体的质量较大

    C.若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D.若甲、乙为同种液体,则液体的温度变化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第时是固态

    B. 甲在段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

    C. 甲的熔点是

    D. 乙是海波,因为海波是非晶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某市出现了首例“H7N9”病例之后,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到了体温计。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化成糖浆,用勺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糖浆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距“糖画”一段的距离,我们也能闻到淡淡的糖香味,这表明分子在_____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可燃冰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以10倍的关系计算,500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___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可以使_____kg的水从50℃加热至100℃.(q=4.2×10J/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轻小的物体,它们见面时相互吸引.由图中对话可以判断:甲物体可能带__________电或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如图所示为铺设在地板下的管道.这种取暖方式利用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利用水为媒介是因为水具有_________大的特性;某房间一个段时间内循环流动的水质量为1000kg,进水温度为52℃,出水温度为42℃.这段时间里水向外放热____________J.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如图给出了甲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图象,试在图中画出乙液体大致图象(已知c>c).

    (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质地均匀的实心木球漂浮在水面上,作出木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的同学发现,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车子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并在路面留下黑色印迹,同时车胎的温度也会升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此过程中的一个物理现象.

    例;现象:紧急刹车后,车最终停下. 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工厂采用热效率高的卧式燃煤锅炉烧水,将4000kg水从25加热到75,该锅炉烧水的效率为70%,所用烟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试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烧这些水锅炉需要消耗烟煤的质量是多少?(假设烟煤完全燃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5年3月30日,搭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送入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10km;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约为2.15×10km.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定位精度1—2m,定位时间3s,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________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若从地面向静止轨道卫星发送电磁波信号,至少需要________s信号可返回地面.(电磁波的速度为3×1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分钟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1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___铁圈.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4)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3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________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其中甲液体为水),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1)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多少?

    (2)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